夕陽的餘暉灑在京城的街巷,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煤煙味,街道兩旁的紅磚灰瓦,透著這個年代特有的樸素和滄桑。

周晨邁著從容的步伐,沿著熟悉的巷子口走出四合院。

低頭看了看手中的錢,微微一笑:剛剛從那幫禽獸手裡敲了一筆,口袋裡有了點餘糧,正好藉此機會好好改善一下生活。

雖然他是頂級工程師,但穿越後的這個世界,科技落後、生活節儉,想要融入其中,也得從最基礎的吃喝開始。

走了沒多遠,周晨在巷子口找到了家國營飯店。

那招牌雖然破舊,卻透著一股厚重的時代感。

飯店門口的幾張木凳上坐著幾個老人,叼著旱菸,絮絮叨叨地聊著家長裡短。

門口的風鈴偶爾被風吹得叮噹響,顯得格外寧靜。

抬腳走了進去,店裡的光線有些昏暗,大廳四周擺著幾張木桌,桌椅有些老舊,甚至有些地方已經掉了漆。

牆上貼著幾張發黃的宣傳畫,內容大多是“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之類的標語。

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油煙味,泛黃的燈泡散發著微弱的光芒,將整個飯店籠罩在一種朦朧的氛圍中。

店裡吃飯的人不多,多是些穿著打補丁衣裳的工人和一家老小,他們低聲交談,顯得有些拘謹。

這個年代物資緊缺,吃頓館子已經算是極大的奢侈,平時下館子的人家都不多,只有逢年過節或者家裡來了貴客,才會偶爾出來改善一下生活。

周晨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坐下,窗外正是巷子裡來來往往的行人。

偶爾還能看見幾輛老式腳踏車緩緩駛過,車鈴聲清脆悠長,彷彿讓人瞬間回到了那個充滿懷舊氣息的年代。

沒過多久,一名穿著灰色制服的女服務員走了過來,手裡拿著個小本子,臉上表情淡然。

大概二十來歲,面板因為長期暴露在廚房的油煙中,顯得有些黝黑。

目光在周晨身上掃了一眼,見他穿著體面,語氣裡帶著一絲職業化的客氣:“同志,您要吃點什麼?”

周晨想了想,心裡已經有了主意:“來一盤迴鍋肉,再要個白菜豆腐湯。”

話音剛落,服務員的眼睛明顯亮了一下,眼角帶著幾分驚訝。

這個年代的飯店裡,點肉菜可不是一般人能捨得的,尤其是回鍋肉這種菜,既費油又費肉,平時工人們連想都不敢想。

而豆腐雖然便宜,但也是緊俏貨,白菜豆腐湯加上回鍋肉,簡直就是一頓奢侈的享受。

“您這是又吃豆腐又吃肉啊!”服務員忍不住感嘆了一句,語氣裡帶著幾分羨慕。

周晨不以為然地笑了笑,掏出一疊糧票和錢遞了過去:“沒事,就按你這兒的規矩來。”

服務員見他這麼爽快,趕緊接過錢和票,麻利地數了數:

“回鍋肉要四兩肉票,白菜豆腐湯要兩張糧票,加錢一共三塊五。”

周晨點了點頭,心裡暗自感嘆:這個年代,吃頓像樣的飯可真不便宜。

不多時,飯菜就端了上來。

那盤迴鍋肉的分量十足,油亮的肥瘦相間的五花肉片,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配上幾片青蒜,頓時讓人食慾大開。

而那碗白菜豆腐湯,清清爽爽,漂浮著幾片嫩綠色的蔥花,雖然簡單,卻透著一股家常的溫暖。

周晨拿起筷子,夾起一片回鍋肉放進嘴裡,肥而不膩,入口即化,肉香伴隨著淡淡的蒜香在口腔中瀰漫開來,讓他忍不住多夾了幾片。

旁邊的幾桌人看著周晨吃得津津有味,眼中不免帶著幾分羨慕。

特別是那些家裡帶著孩子的,一家人只能點上一小盤炒肉絲和一個湯加幾碗米飯,偶爾吃一塊豆腐都覺得難得。

而周晨一個人卻能點一大盤迴鍋肉,外加一碗豆腐湯,這在他們眼中簡直是奢侈至極。

“哎喲,這小夥子挺能耐啊,一個人吃這麼多肉!”隔壁桌的中年男子低聲嘀咕了一句,眼神裡滿是羨慕。

旁邊他的妻子也忍不住接話道:“就是,咱們家一年也吃不了幾回肉,這小夥子是真捨得。”

周晨聽著這些低聲議論,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並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繼續慢條斯理地享受著這頓久違的美食。

吃飽喝足後,周晨擦了擦嘴,站起身來,準備去地安門百貨大樓轉轉。

記得原主的記憶中,那裡是這個年代最有名的地方,雖然物資緊缺,但只要有票和錢,還是能買到不少好東西的。

走出飯店,來到街邊的公交站臺。

站臺上已經聚集了不少等車的人,大家穿著樸素的衣裳,臉上多是風霜的痕跡。

站臺旁的木牌上寫著幾條公交線路,每一班車的間隔時間都比較長,站在一旁的老人們三三兩兩地聊著家常,偶爾還會有人低頭看看懷裡的布包或籃子,顯然都是奔著採購來的。

周晨抬頭看了看公交車的路線,找到通往地安門的那一路,站在一旁等待著。

沒過多久,一輛老式公交車緩緩駛來,車頂綁著一個鼓鼓的沼氣袋,這是60年代的常見景象。

因為當時汽油緊缺,公交車大多依靠沼氣袋作為燃料。

車身上斑駁的油漆已經開始剝落,而車窗上則貼著幾張“節約能源”的標語。

周晨跟著人群上了車,車內的座椅是木質的,有些地方已經被磨得發亮。

車廂裡雖然不算擁擠,但也坐滿了人,大多數都是穿著粗布衣裳的工人和老百姓。

車內的空氣中混合著淡淡的煤氣味和汗味,顯得有些沉悶。

而車上還有售票員,買了票找了個地方站著。

車開得不快,沿途的街景緩緩從車窗外掠過。

周晨透過車窗,看著那一排排低矮的平房,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大多數人都是騎著老式的二八腳踏車,偶爾還能看到一些推著獨輪車的小販,吆喝著賣糖葫蘆和燒餅。

街道兩旁的小攤販擺著自家的簡陋貨物,豆腐、鹹菜、手工製品,雖然種類不多,但也算是這個年代街頭常見的景象。

經過幾站路,公交車終於到達了地安門。

周晨隨著人群下了車,遠遠就能看到那座年代感十足的百貨大樓。

大樓的外牆上掛著幾條醒目的紅色標語,諸如“為人民服務”、“勤儉持家”等字樣赫然在目。

走進百貨大樓,周晨立刻感受到了一股濃郁的時代氣息。

這裡的人比街上的要多得多,雖然物資匱乏,但百貨大樓依舊是人們購物的首選。

大樓內部的空間寬敞明亮,貨架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商品,但大多數商品都需要票據才能購買。

售貨員們穿著統一的藍色制服,站在櫃檯後面,臉上表情多是冷淡而嚴肅。

牆壁上掛著幾條標語,其中一條尤為醒目:“不得無故毆打顧客。”

看得出來,這個年代的售貨員可不像後世那般講究服務態度。

這售貨員可是八大員之首,鐵飯碗,地位何其尊貴。

要是顧客惹毛了他們,動手打人也是常有的事兒。

周晨走過幾排貨架,看到不少顧客在挑選商品,買東西的流程也很特別。

售貨員將貨品開好票據,顧客把錢夾在票據上,順著鐵絲滑到會計那邊去。

會計核對無誤後,再把票據和找零滑回來,整個過程顯得井井有條。

走了一會兒,周晨終於來到了賣腳踏車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