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天下初一統,大業有根基。
漢末征途一統天下後能玩嗎 惟願無憂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今日方知,陛下為何同先生如此惺惺相惜啊。”
“我伴陛下多年,以陛下的性子來看,的確會如先生所言一般啊。”
賈詡擺了擺手道,“今日滿大人需要在意的唯有一事,若是大臣們出言建議陛下泰山封禪,滿大人該如何應對?”
“泰山封禪?”
“對,此刻天下大定,剩下的人再怎麼樣都掀不起風浪了,陛下想要他們什麼時候死,便會什麼時候死。”
“以陛下如今的文武功績,朝上沒有人提封禪一事,才是怪事吧?”
賈詡看著滿寵說道。
滿寵聞言一拍腦袋說道,“的確如此,但以陛下的性子,與其封禪耗財,不如用於軍務民生的。”
“我等作為陛下近臣,此事還是不言為好。”
賈詡聞言微微一笑,端起其他的文書,不再多言。
次日清晨,劉辯大開朝廷,京中所有官員皆要入殿朝拜。
山呼萬歲之後,劉辯命人帶上了劉焉父子,開始在朝廷上議論其罪。
朝臣們一見劉焉,自是沒有說的,一邊倒地要誅滅其族。
而劉辯卻一反常態的開口道。
“如今天下大定,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劉焉雖有過錯,但終究是皇親國戚。”
“朕不願染手同族之血,既然劉焉已經被奪了實權,就留他在京中當個閒散伯爵吧。”
劉辯說罷,朝堂之上鴉雀無聲。
放過意圖謀反的賊人,自古以來也是沒有先例的。
劉焉見朝中無人說話,自知該是自己出面的時候了。
他顫顫巍巍地跪在地上,朗聲道。
“陛下,臣有罪啊。”
“臣罪其一,便是諫言先帝放權給各地州牧,這才致使陛下臨朝之際大漢四分五裂。”
“陛下若是不殺臣,臣之餘生,定要為朝廷勸服各地州牧,放權歸朝。”
“臣罪其二,臣私自蓄養兵馬,雖然是為了對抗張魯那逆賊,卻也違反了皇家祖制。”
“臣罪其三,未教養好自己的孩兒,令其做出有辱陛下使臣之事。”
“臣實乃罪該萬死,望陛下誅殺老臣之後,可以將各地權柄盡數收歸朝廷所用,也好過讓臣帶著這罪過去見先祖啊。”
劉焉一番痛哭流涕,實際上朝中的大臣們,只聽到了他所說的額第一條罪名。
由於這第一條罪名太過驚人,卻讓朝臣們難以去逐字逐句地歸咎他後面的所言了。
劉辯見狀,自然不會給朝臣們反應的時間,他立刻道。
“老州牧既有悔改之心,又願意為朝廷收攏權柄,朕自然是十分欣喜的。”
“如此贖罪之法,也好過讓朕擔上弒殺親族的罪名不是?”
劉辯此言一出,尚書令荀彧立刻拱手道。
“陛下如此寬仁,實乃天下百姓之福也。”
“老州牧若是能在此事上贖罪,傳到後世,定然也會是一番佳話啊。”
此刻的荀彧,已經基本上是朝堂之上的意見領袖了。
許多提議和諫言,群臣都已經預設跟著荀彧所言走了。
此刻當然也不例外,眾臣子雖然還在思考這件事與放過劉焉謀反之間的聯絡,卻還是異口同聲地稱讚著劉辯。
劉辯見此,也不拖延,當即便封了劉焉一個閒散的伯爵名號,令其久居京中。
隨後他剛要下旨退朝之時,幾位老臣便聯手走了出來道。
“陛下,此刻天下已經大定,以陛下的文治武功,足可以在泰山封禪,告慰先祖先皇。”
“此事乃是家國大事,還請陛下早日定奪!”
劉辯聞言眉頭微微一皺,並未答應也並未拒絕,只是先行退了朝。
所謂的泰山封禪,不過是帝王向著天地祖宗表彰自己的功績罷了。
但若是帝王表彰了自己,便也要適時的封賞自己的臣屬了。
所以歷來封禪之事,往往都是皇帝不急,大臣急的。
此刻的劉辯,還不想將手下可用之人捧到高位之上,一旦如此做了,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們,便有了拉攏和打壓的物件。
日後的朝堂之上,便會變成各個世家明爭暗鬥的戰場。
而劉辯心中西擴西域,東出揚州的偉大理想,便難以實施下去了。
劉辯剛一回到勤政殿,便見太后挾著皇后前來。
“母后,今日怎有閒情逸致來此勤政殿啊?”
何太后瞥了他一眼道,“還不是皇帝多年不給哀家生個孫兒,叫哀家無事可做?”
劉辯聞言滿臉的尷尬,見此何太后立刻繼續道,“今日朝前,諸位老臣懇請皇帝泰山封禪之事,皇帝如何想的?”
劉辯聞言,微微一愣,他竟沒想到,這訊息傳的如此之快。
只怕是這群老臣在提請之前,就已經同這位太后說過了。
劉辯擺了擺手到,“朕還無甚功績,哪裡用得上去泰山封禪啊?”
“想我光武先祖,重鑄我大漢朝堂,最後也未去泰山。”
“與其勞師動眾,耗費錢糧,倒不如徹底改善民生,確立田畝稅收,建立新的人口賬冊來得實際。”
劉辯說罷,何太后嘆了口氣道,“皇帝可以一心為民,但跟著你的臣子終究是需要一份功名的。”
“若是我等皇家太過摳搜,倒叫天下有才人不敢前來做官了不是?”
此話一出,算是戳中了劉辯的軟肋。
如此說辭,不用多想,必是朝中的幾大世家之一教會這位太后的。
“想不到天下方才初定,朕還未施展宏圖遠志,朝中的世家大族便想著兌現分權了。”
“看來朕,還是太過仁慈了!”
“封禪之事,母后放心,待朕讓尚書檯重新算過各地的土地田畝、人丁賦稅之後,朕自然會去封禪。”
何太后聞言,心中一驚,立刻意識到了劉辯要做什麼,“皇帝莫要如此心急。”
“哀家只是想提醒皇帝早日誕下子嗣罷了。”
“其餘之事,都是政務,哀家便不多置喙了。”
何太后說罷,立刻拉著唐皇后告退離去。
劉辯看著自己生母的背影,雙眼微微眯起道,“看來這世家與皇權之爭,這才只是拉開了序幕啊。”
“張讓,你且去告訴賈文和,給朕定死了京中的幾個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