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半天,不過是向北追擊罷了。”

“大家還愣著作甚?迅速出兵啊。”

張飛早有對陣呂布之心,心急如他早已是按捺不住了。

趙雲拍了拍他的肩甲道,又看向了嚴顏。

“嚴將軍,想必蜀侯也會派人去追,若真是如此,只怕成都城內只有蜀侯一人。”

“還請將軍領軍回城,好安城中百信之心。”

“追擊之事便交由我等麾下的騎兵了。”

嚴顏聞言拱手道,“趙將軍思慮周全,嚴某即可回城。”

“這張將軍便同二位同去吧,那呂布素有勇冠天下之名,若是陣前遇到也好有個助力。”

趙雲聞言拱了拱手,送離了嚴顏,他當即調了軍中最有經驗的斥候騎兵,命他們向著北面而去。

“先生,軍中軍馬尚多,何不與我們同去?”

賈詡聞言微微一笑道,“將軍放心,此番張魯也罷,呂布也好,定然不能成事。”

“我既來將軍軍中,自然要與將軍同去的。”

趙雲見狀,立刻又為賈詡安排了自己的親軍作為護衛,他既然是天子點名要的人,那就是必須要保護好的。

做完這一切,兩萬騎軍再次一同上馬,越過了北面的山坡,向著張魯逃遁的方向而去。

那張魯雖然提前走了一夜,但畢竟麾下都是步卒。

再加上一場大火的刺激,與今晨的冷雨,自是走不多遠的。

沒追出二十里,就見斥候前來回稟。

“將軍,張魯領著一萬賊軍,就在前方山坳之中。”

趙雲聞言道,“此地距綿竹還有多遠?”

“大約還有五里的山路。”

“好!全軍隨我截殺張魯!”

趙雲同高順對了一眼,兩人立刻領著先頭部隊,衝殺了過去。

那山坳背陰,沒有多少樹木,極為適合騎兵衝殺。

兩軍方才見面,那張魯麾下的賊軍連站起來拿住兵器的力氣都已經沒了,更別說起身列陣了。

他們眼見著兩個梯隊的騎兵衝殺過來,好似已經認命似的坐在原地,大口地喘著粗氣。

若論平時,趙雲定會收下這群降兵。

但此刻,他心中深知,張魯麾下的都是一群無惡不作的賊兵,再加上還有追擊呂布的任務。

即便拿下了這群賊人,不論是就地遣散,還是派人押送回成都,都是極為耗費人力的。

與其如此,倒不如一頓鐵蹄踏下,儘速瞭解了他們的好。

經過半個時辰的衝殺,原本約莫一萬人的賊兵,此刻只剩下了護住張魯身邊不到百人的賊寇。

趙雲這才下令停止進攻。

張魯看著趙雲、高順無奈地搖了搖頭,但搖頭之間,他竟然還瞥見了賈詡。

張魯指著賈詡道,“為何他能無事?”

趙雲指了指賈詡,“這位先生,是陛下欽點的,自然無事。”

張魯驚訝的張大了嘴巴,又咽了口唾沫道,“陛下欽點……?怎麼會?”

賈詡策馬來到張魯身邊,悠悠地說道,“我所謀劃的,陛下能懂,尤其是你等愚昧之人可懂的?”

“這兩位將軍並未接到要活捉你的命令,你若想活命,還是看看自己有什麼能打動人家的東西吧。”

賈詡說罷,張魯如同洩了氣的皮球一般,坐在了地上。

他哪裡還有什麼能打動趙雲他們的東西?

絕望之際,他正了正衣冠,站了起來,抽出了自己的佩劍,抵住了自己的脖頸,仰天長嘆。

趙雲、高順兩人見他要自盡,索性便由著他去了。

但當他們二人處理完了一眾賊兵後,那張魯還是保持著咬牙切齒,欲要拔劍自刎的姿態。

趙雲策馬來到他身前道,“郡守,可是此地有什麼不妥的?”

“這…在下…在下…惶恐,還是……”

不等張魯說罷,一杆長矛從他的心口穿體而過,隨後又迅速地收回趙雲手中。

那張魯還來不及叫喚一聲,便被一隻大黑手從背後推到了。

“真他娘墨跡!”

“還以為是什麼英雄好漢,敢騎兵造反,原是無膽鼠輩。”

張飛撮著牙花子,收回了手中的蛇矛。

“子龍,速速去追那呂布吧!”

“俺還想同他交手一番呢!莫要讓大哥麾下的蜀將爭先了才好!”

張飛說罷,獨自翻身上馬,朝著綿竹的方向就追擊了過去。

趙雲抽出佩劍,割下了張魯的頭顱,又命人拿來了木匣,將那頭顱安穩地放入了木匣之中,才好點兵繼續追擊。

賈詡在馬上捻著鬍鬚道,“如此賊人,若是無人攛掇,倒也不會起事,只是他們會像是埋在我大漢經脈中的吸血蟲一般。”

“一邊吮吸著大漢的血汗,一邊隨時準備著機會的到來。”

趙雲聞言,很是認可的點了點頭,“這話陛下也是說過的。”

“只是陛下作為天子,沒有辦法也沒有理由在他們沒有反應的時候動手。”

“所以啊,便需要我這般亂武之人的出現。”

“這場大戲該落幕了,有你們幾位已經聞名的大將,也不算冤屈了呂布的名聲!”

說罷,賈詡連著揮了數鞭,似是十分想看到捉拿呂布的場景。

而實際上,由於對路線的不熟悉,此刻的呂布早已被張遼、李嚴、黃權三人圍堵在了綿竹城下。

但是他們三人並未急著同呂布開戰,只是一味地拖著他的腳步,他走一步便跟一步。

他一回頭,三將立刻指揮大軍後撤列陣。

這樣一來,弄得呂布十分不爽,他單人單騎來到兩軍陣前朗聲道。

“打又不打,走又不走,究竟意欲何為?”

三將聽著呂布的問話,同時發出了會心的笑聲,難道還要他們三人與呂布言明,我家援軍馬上就會來嗎?

呂布連番挑釁,三將理都不理,急得那呂布不斷地怒吼。

那呂布思來想去,終究還是決定繼續行軍,而張遼三人依舊是遠遠的跟在他身後,並且沿途做了記號。

日上三竿,眼看著午時已過,趕了一日路程的呂布軍已經是人困馬乏了,再也不願多走一步。

而就在此時,趙雲同高順還有張飛率領的兩萬鐵騎,從呂布軍的左側殺將出來。

張遼見到那熟悉的軍旗,當即便道,“是子龍和高順來了!”

“兩位,你們領軍封住了呂布的後路便好,我即可與自家兵馬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