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斷定曹仁要拿下葉縣以作補給後,關羽當機立斷,留下偏將守㶏強,親引步騎五千前往葉縣。
曹仁先到。
本想趁著夜間偷襲葉縣,然而呂岱和朱治早有準備。
呂岱更是派人在城頭高呼:“曹子孝敗軍之將,有何膽量能拿下葉縣?”
曹仁氣得目眥欲裂,不顧徐晃的勸說,執意要攻下葉縣。
呂岱和朱治卻是不懼。
有城池為倚仗,守城戰比城外作戰可要簡單多了。
不論曹仁是箭矢拋射還是雲梯登城,都被呂岱和朱治擋住。
雙方大戰了一夜,葉縣城池穩如泰山。
徐晃見進攻不利,再諫道:“將軍,葉縣有準備,急切間難以攻克。”
“關羽若聞葉縣遭到攻擊,定會引兵來救,我軍糧草不濟,不宜在此久留,不如先去昆陽。”
曹仁不肯,冷哼道:“葉縣只有兩個無名之輩守城,能奈我何?”
“今日是我準備不足,待我伐木造衝車,我就不信拿不下這葉縣。”
“關羽即便得到訊息,至少也得三日才能趕來,三日之內,足夠我破城了!”
徐晃正欲再勸,曹仁則是揮手製止:“公明,我知道你心憂糧草,可昆陽的糧草也不多。若我引大軍前往,昆陽的糧草就會被大量消耗。”
“唯有奪下葉縣,取葉縣的糧草,才能讓我軍安然返回許都。”
“不必再勸。三日內若不能攻破葉縣,我就聽你的。”
徐晃轉念一想,曹仁的判斷也不是沒有道理。
關羽即便得到葉縣遭到攻擊的訊息,這引兵來馳援也是需要時間的。
曹純也同意了曹仁強攻葉縣三日的計劃。
見曹仁大軍在城外不肯離去,呂岱和朱治也猜到了曹仁的用意。
兩人也有心拖住曹仁以給關羽創造時機,每每曹仁攻城的時候都會出言挑釁。
就彷彿將臉湊到曹仁面前,高呼:來打我呀,你來打我呀,哎呀我閃,沒打著。
要多氣人,有多氣人。
最令曹仁氣惱的是,呂岱和朱治的守城花樣兒也多,不論曹仁用何種攻城詭計都被呂岱和朱治識破。
守城的將士只要足夠謹慎,就沒攻城的什麼事了。
畢竟城池就那麼大,曹仁的兵力優勢發揮不出來。
又有城池阻隔,曹純的騎兵也無用武之地。
很快。
三日過去。
徐晃再次勸諫:“將軍,城池難破,速往昆陽。”
看著依舊堅固的城池,曹仁只能放棄繼續強攻的想法。
若真讓關羽來了葉縣,曹仁也是沒自信能跟關羽比個高低的。
關羽萬軍中斬殺于禁,讓曹仁內心多多少少都有幾分懼意。
看著往昆陽方向而走的曹仁,呂岱和朱治一面派遣斥候確認曹仁是真的退兵而非詐退,一面整頓兵馬準備出城襲擾曹仁。
當斥候探得曹仁的輜重在後時,朱治判斷道:“輜重在後,行軍又急,定是擔心前軍遇到埋伏。”
“曹仁不是詐退,他是真要前往昆陽;你來守城,我帶兵出城追擊。”
呂岱搖頭:“曹仁有兩三萬步騎,你單獨去追,兵力恐不能用。”
“如今曹仁撤兵,我等也不用擔心南陽方向會有賊兵再襲葉縣。”
“你我合力出城,若是曹仁有準備,也能全身而退。”
仔細商議後。
呂岱和朱治決定全軍出城襲擾曹仁。
只要能拖延曹仁抵達昆陽的時間,就算功成。
只是呂岱和朱治剛出城,就遭到了曹純的虎豹騎伏擊。
曹仁也是身經百戰的宿將。
呂岱和朱治能料到的,曹仁同樣能料到。
故而讓曹純引虎豹騎埋伏在後方,打了呂岱和朱治一個措手不及。
也幸虧呂岱和朱治將葉縣的兵馬都帶出來了,否則被曹純一衝,呂岱和朱治至少得折了一個。
驚慌失措的呂岱和朱治,只能勉強穩住陣型,然後看著曹純氣焰囂張的離去。
朱治驚魂未定:“沒想到曹仁竟然還在此地設了伏兵,我軍新敗,恐難再追了。”
呂岱也是慶幸不已。
兩人商議一陣後,既不回城,也不繼續追擊,而是在原地紮營,然後派遣探子繼續打探。
曹純在擊退呂岱和朱治後,則是返回跟曹仁匯合。
得知追兵被擊退,曹仁這三日積累的怨氣也消了不少。
同時。
曹仁又有幾分懊惱:“可惜子和兵力不足,否則這次伏擊就能取了呂岱和朱治的首級,奪回葉縣”
曹純搖頭:“呂岱和朱治謹慎得很,若非我軍輜重在後又兵馬疾行,他們不可能出城的。”
“即便出城了,也帶了大量兵馬,若是多用兵馬埋伏,反而沒有此戰效果。”
徐晃則道:“此地到昆陽已經不到十里,不如先令將士休憩一陣再趕路。”
曹仁不同意徐晃的提議,道:“關羽大軍隨時都可能追來,只有早點入了昆陽城,我才能心安。”
徐晃有些無語。
早讓你去昆陽你不去,現在又急著去。
徐晃擔憂道:“可萬一前方有關羽的埋伏,而我軍又行軍疲憊,如何能擋?”
曹仁大笑:“你也說了,此地距離昆陽不到十里。且不說關羽會不會在前方埋伏,就算有埋伏也只會是小股兵馬,否則瞞不過昆陽的荀攸。”
“屆時戰事一起,昆陽守軍必然會出城相救,我在前,荀攸在後,就此擒了關羽,豈不樂哉?”
曹純也道:“將士自宛城而來,一路行軍疲憊,又在葉縣攻城三日,本就靠著一股氣撐著。”
“倘若這個時候休憩,恐怕就很難凝聚士氣了,野外休憩最是危險,我也認為可先入昆陽城池。”
見曹仁和曹純都不同意休憩,徐晃只能退而求其次:“既如此,不如將兵馬分成三部。”
“將軍引兵在前,我守輜重在後,子和引騎兵策應,如此,即便關羽真有伏擊,也能相互照應。”
曹仁不想同意如此麻煩且又多餘的部署,道:“就不到十里的路,何必如此麻煩,子和引騎兵在外圍策應,我等直接趕路就行。”
見曹仁固執不聽,徐晃也只能黯然退下。
而此刻。
五里外的山頭,關羽正親自引了五千步騎埋伏此地。
探得曹仁正引兵急急而來,關羽冷笑不已。
原本關羽是準備直接去葉縣的,又探得曹仁急攻葉縣,於是關羽臨時改變了戰術,將兵馬藏在此山頭。
人往往會在最快要成功的時候放鬆警惕。
關羽挑的地點也是如此。
此地距離昆陽城池不到五里,稍微小跑一陣就能抵達。
關羽料曹仁的兵馬到了此地後,連日以來的行軍疲憊會讓眾將士的戒心鬆弛到最低。
且。
此地設伏,也能削弱曹仁的兵力優勢。
道路兩側,雜草叢生。
關羽的兵馬就埋伏在雜草叢中。
不多時。
曹仁引兵在前,急急而奔。
關羽沒有出擊,而是放過了曹仁的前軍,將目光瞄準了曹仁的後軍輜重。
就在曹仁兵馬透過一般時,忽然間鑼鼓四起,五千步騎自兩側殺出,將曹仁的前軍和後軍分成了兩半。
曹仁大驚失色:“真被公明猜中了?”
雖然昆陽城就在前方,但後軍的輜重也不能不要。
曹仁立即策馬揮軍來救後方。
卻見大道中,關羽一身青色,跟坐騎的火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曹子孝,可認得漢壽亭侯關雲長乎?”關羽舉刀,揚聲大喝。
近日這青龍偃月刀,關羽是越用越順手,越用越喜愛。
不僅用的材質比以前的馬槊更好,重量對於關羽而言也是不輕不重剛剛好。
正常而言。
偃月刀由於其重量遠大於尋常武器,斬和劈的威力驚人,也因此不適合普通將士用於戰場殺敵。
更適合用於訓練、儀仗或宮殿侍衛。
然而。
關羽本就天生神力,又不似趙雲喜歡用巧勁,戰場上最合適關羽的反而就是重武器了。
劉標為關羽精心打造的青龍偃月刀,就如同關羽與生俱來的專屬武器一般。
見關羽威風凜凜,聲若洪鐘,曹仁不由心中有些驚懼。
可就此退去,曹仁又不心甘。
“我就不信,你能斬我!”
曹仁大喝一聲,引親衛騎兵直衝關羽。
關羽見曹仁衝來,也正有拿曹仁試刀的想法,於是也引親衛騎兵跟曹仁對沖。
兩騎相遇,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和曹仁的長矛碰撞。
曹仁本就氣力遜色於關羽,這矛又更側重於刺而非劈砍,在被迫擋住關羽一記搶先的重劈後,曹仁只感覺虎口發麻。
只是一瞬間,曹仁就明白了跟關羽的差距。
能斬殺于禁,並非誇大。
若不是曹仁也是善武的,方才關羽那一記重劈就能將曹仁給劈落馬下。
“果然好刀!”
關羽見曹仁面色難看,不由開懷大笑。
“曹子孝,能死在孟臨親自為關某督造的青龍偃月刀下,你應該感到榮幸。”
曹仁面色脹紅,根本沒有多餘的氣力去跟關羽逞口舌之能。
能勉強擋住就不錯了,哪還有氣力去反懟?
又是一記重劈落下。
關羽這是瞅準了跟曹仁在氣力上的差距,要用蠻力直接劈死曹仁。
曹仁也意識到了關羽的用意,故而在擋住關羽第二劈的時候,雙腳一蹬馬腹,直接就轉身伏鞍而走。
“曹子孝,哪裡跑!”
關羽大喝一聲,不想放曹仁離開。
赤炭火龍駒速度快,雖然稍後發力但也追上了曹仁。
青龍偃月刀一刀劈下,曹仁只能勉力抵擋,長矛就被震飛,而曹仁的左臂也如骨折般垂下。
危急之時。
徐晃提著開山斧衝來:“關羽匹夫,可認得河東徐晃!”
河東?
關羽微微一愣神。
等反應過來,已經錯過了斬殺曹仁的機會。
關羽不由大怒:“跑了曹仁,就拿你抵命!”
想到方才因為徐晃一句“河東”而走了神,錯過了斬殺曹仁的好機會,關羽又是怒又是悔。
若斬了曹仁,就能連斬曹操兩員大將,不僅這昆陽城能拿下,許都的曹操也能再度喪膽。
徐晃也不含糊,提斧就跟關羽戰到一起。
關羽刀重,徐晃的斧頭也不輕。
兩人如將遇良才,短時間內也難分敵手。
而在戰場他處,因為曹仁負傷而逃,本就疲憊慌亂的曹兵也沒了鬥志。
以眾敵寡反而被關羽的五千兵馬追著打。
幸得外圍的曹純趕到,這才救了曹仁。
曹純不敢多留,連忙護著曹仁入了昆陽城下。
曹仁曹純雖然走了,但斷後的徐晃卻是陷入了危機。
不知打了多久,徐晃周圍已經沒了一個曹兵。
“徐晃,曹仁都已經棄你而去,你何不棄暗投明?”關羽見徐晃武藝不俗又為曹仁殿後,愛惜才能的同時也欽佩徐晃的義勇。
再加上徐晃也是河東人,這讓關羽有了老鄉見老鄉的感觸。
亂世離人多。
關羽一個河東人,活了半輩子兜兜轉轉的,幾十年了沒回過一次河東,這讓關羽對河東甚為掛念。
如今竟然在戰場上遇到個武藝不俗又有義勇之氣的河東老鄉,關羽實在是提不起殺心。
徐晃罵道:“你當我徐晃是何人?我受韓公不殺大恩,豈能不為韓公效死?”
“即便是死,我徐晃也是為韓公而死,無愧於忠義。”
徐晃越是如此,關羽就越不想殺徐晃。
又怕繼續廝殺刀斧無情,讓將士上前又壞了將士性命。
想了想。
關羽詐道:“徐晃,關某敬你忠義,願與你賭一把。你是河東人,關某也是河東人。”
“不如你我都棄了盔甲戰馬,徒手角抵。”
“若關某輸了,關某放你離開;若關某贏了,你就老老實實的當關某的俘虜。”
“如何?”
角抵即摔跤。
《禮記·月令》中記載:“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
其中角力就是摔跤。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統一了摔跤的名稱為“角抵”。
徐晃掃了一眼周圍的關羽軍士,知道殺是殺不出去了,遂咬了咬牙道:“好!我跟你比!”
徐晃將開山斧一扔,又脫去了盔甲,只穿了單衣跳下戰馬。
關羽同樣脫了盔甲,只穿著戰袍下馬。
副將急勸:“將軍,當心賊將有詐,末將先去搜徐晃的身。”
關羽大笑:“關某料徐晃不會在角抵時用宵小之術,何必搜身相辱?”
見關羽執意要跟徐晃角抵,副將只能盯緊了徐晃,免得徐晃忽然逃出武器。
關羽的豪邁,也讓徐晃暗暗一驚。
如此大意,真不怕我懷中藏有兵器?
只是想到關羽有萬軍中斬于禁的武勇,徐晃又釋然了。
但凡武勇者皆自負。
關羽有如此姿態,也不難理解。
而事實也如關羽預料,徐晃在關羽提議用徒手角抵來分勝負時,已經沒了耍詐的想法。
耍詐那點手段,還不真如徐晃拿著開山斧跟關羽再鬥個二十回合。
很快。
關羽和徐晃就各自握住了對方的手臂,暗暗發力。
兩人都是神力之人,這角抵起來也是旗鼓相當。
見關羽和徐晃用軍中最常見的徒手角抵,周圍的將士也忍不住喝彩起來。
也不知道角抵了多久。
終究是關羽氣力更勝一籌,一個猛摔將徐晃摔倒在地。
不待徐晃起身,關羽又大喝一聲:“取麻繩來!”
早有親衛在關羽的赤炭火龍駒上取來了麻繩扔向關羽,關羽順勢將徐晃一捆。
整個動作行雲流水,一看就不是生手。
“徐晃,你輸了!從現在起,就老老實實的當俘虜吧!”關羽捻髯大笑。
徐晃掙了掙,沒能掙脫,嘆了口氣道:“關羽,你又何必如此。你我各為其主,就當以忠義為先。你如今擒我不殺我,讓我今後如何自處?”
關羽卻是不答,又走回赤炭火龍駒,在行囊中取出一個小冊子,翻了翻。
道:“方才你自報河東徐晃的時候,關某一時之間也沒反應過來。”
“還好有孟臨給的名將賢臣冊,上面也正好有你徐晃的生平。”
“你是河東郡楊縣人,表字公明。本是河東郡的郡吏,後因戰亂落草為寇,曾是楊奉部將,說服楊奉護送天子東歸洛陽,受封都亭侯。後來楊奉跟曹操相爭,你又投奔了曹操。”
“你既然不肯為楊奉效死,又為何要為曹操效死?”
徐晃沒想到關羽竟然還有個名將賢臣冊,還記載了自己的生平,不由心驚。
只是關羽雖然這樣問了,但徐晃並不想解釋太多,偏頭道:“關羽,可速殺我。”
關羽將小冊子有放回行囊,笑道:“既然孟臨的名將賢臣中有你,那就更不能殺你了。”
“你放心,關某不會強人所難非得勸你投降,只是你既然角抵輸了,那就應該老老實實的當個俘虜。”
“你這種級別的大將,關某沒有處置你的資格。”
“關某會將你送往睢陽交給孟臨,也就是如今的大漢天子,讓大漢天子來處置你。”
“死在大漢天子手中,比死在關某手中,更能成全你徐公明對曹操的忠義。”
“如此,也算對得起你我同鄉一場了。”
關羽笑眯眯的。
眯眼掩飾內心的深意。
關羽的確沒本事勸降徐晃,可整個劉標勢力中,最會勸降的人中:劉標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