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

劉標坐於王位。

靜靜的聽著龐統整理匯總的荊州、揚州和青州三線戰場兵力部署,及徐州對曹防線兵力部署。

“荊州的左將軍,調撥水陸步騎三萬五千人。其中取襄樊主力三萬水陸步騎,取巫夷及上庸五千步騎。”

“揚州的右將軍,調撥水陸步騎兩萬人,直取汝南。”

“青州的後將軍,調撥步騎兩萬人。其中三千前往東萊諸縣攻打偽營州刺史柳毅,其餘步騎在南皮方向與袁尚對峙,另有臧霸引兩千步騎走琅琊入北海。”

“徐州的前將軍,引狼騎義從和陷陣營,合計兩千步騎駐紮在梁國的睢陽城;趙雲、張遼、太史慈三位上將軍引桃源軍及各營,合計兩萬六千步騎,分駐小沛、碭縣一帶。”

“此次青徐荊揚四州,共調撥水陸步騎十萬五千,若窮盡四州兵力棄守郡縣,尚可再得四萬餘。”

“合計可動十五萬步騎。”

比起最初劉備剛得到徐州牧時,如今楚國的兵力已經有了數倍的增長。

陳登昔日曾向劉備誇海口“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

如今。

劉標合四州兵力,已然達成了“合步騎十萬”的成就。

雖然不是一州之力,但已經足夠劉標跟曹操爭雄。

十萬可調動的水陸步騎在手,這也是劉標敢稱王以及跟許都的漢室政權決裂的自信。

前世劉標曾看過一個提問“假如你手握十萬雄兵,天子讓你交出兵權,你會如何抉擇?”

其中一個答案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是朕乃天命之子。

劉標在腦海中構建兵力部署圖,又問:“可探得曹操的兵力部署?”

龐統又取出另一份匯總表,道:“駐守襄樊的蔡瑁、張允,有水陸兵馬兩萬。”

“曹操又令曹仁為主將,徐晃、樂進為副將,引步騎萬餘馳援襄樊。”

“同時又令夏侯淵為主將,張郃、高覽為副將,引步騎萬餘入汝南。”

“馬騰之子馬超,引西涼騎兵萬餘去了陳留,目的不明。”

劉標微微眯眼:“西涼錦馬超,竟也來到了中原腹地。”

“西涼騎兵多習羌人稟性,兇殘好殺,看來曹操是準備用西涼騎兵來玩以戰養戰的策略了。”

“不可不防。”

“讓四叔引驃騎義從前往梁國,與前將軍一併盯著馬超。”

雖說對馬超有一定的濾鏡在,但如今馬超奉曹操為主,便分敵我。

劉標也不會想著要招降馬超就讓彭城士民受到西涼騎兵的劫掠殺戮。

西涼習性不似中原,服的是強者而非仁義禮智信。

跟馬超談仁義禮智信如對牛彈琴,也只有狠狠揍馬超一頓,才有招降的可能。

而如今在徐州能揍馬超的。

自然就是呂布和趙雲了。

張遼和太史慈雖然騎射不凡,但兩人帶的都不是騎兵。

龐統記下了劉標對戰略部署的補充。

在戰略戰術上,龐統比劉標擅長。

在將吏調遣上,劉標又更勝龐統。

這是一種互補。

這次爭鋒。

是劉標跟曹操的第一次正式硬碰硬。

以前碰曹操的時候,是曹操派兵來攻。

而這次,是劉標主動進攻。

為了奪取上庸和襄樊,荊州雖然只出動了三萬五千的水陸步騎,但劉標為了配合荊州的戰事。

又動了揚州、徐州和青州七萬水陸步騎。

曹操雖然有應對,但曹操的機動兵馬大部分都還在鄴城、幷州、河內一帶,能抽調兩萬兵馬增援襄樊和汝南已經是曹操當前的極限。

大軍返回,需要時間。

糧草調撥,同樣需要時間。

要不然。

曹操也不會緊急調馬超引西涼騎兵入陳留,且還要派使者跟袁尚和劉璋許諾了。

攻打襄樊的劉備,同樣深知。

若不能在曹操的後續兵馬抵達前拿下襄樊,這一戰就會變成拉鋸戰。

襄樊城池堅固,始終是佔了守城地利的。

漢江上。

黃忠和文聘引江夏水軍先到。

蔡瑁遣張允出陣。

雙方戰船橫在漢江上,皆是旌旗林立。

雖然戰船不如蔡瑁張允多,但黃忠和文聘並未因此而被嚇住。

是龍是蟲,比過才知道。

沒有太多的花裡胡哨。

只有最直接的硬碰硬。

最終的結果,是張允敗陣退回城中。

看著在江面上耀武揚威的黃忠和文聘,蔡瑁恨得牙齒都快咬碎了。

“文聘狗賊,枉我以前還教你水戰,竟敢如此!”

文聘的水戰是不是蔡瑁交的,只有當事人知道。

反正蔡瑁這麼說,張允就這麼信了。

張允道:“文聘這個背恩棄義的小人,早晚必將其生擒。”

頓了頓。

放完了狠話的張允又有些驚懼:“韓公的援兵何時才到啊?劉備這次瘋了,竟然調撥了三萬水陸步騎來打襄樊。”

劉標忽然稱王宣戰,不論是蔡瑁還是張允,都有些措手不及。

前一刻還在結盟打袁紹,後一刻就稱王宣戰了。

這讓安逸了多年的蔡瑁和張允,完全沒有應對的準備。

真要拼水軍,其實黃忠和文聘這五千水軍是不夠看的。

軍械上就差了一大截。

偏偏黃忠和文聘贏了!

足見蔡瑁和張允的疏忽有多大。

蔡瑁心中同樣驚懼。

引以為傲的水軍被黃忠和文聘擊敗了。

漢江本屬於蔡瑁,如今反被黃忠和文聘堵在城中,還割斷了襄陽和樊城的聯絡。

若樊城丟了,即便守住了襄陽,事後都得被曹操問罪。

可若是投降劉標,蔡瑁又不願意。

當初劉標勢力還弱的時候執意要投曹操,如今見劉標勢力強了又背棄曹操,那不等於自取其辱嗎?

“蒯越和蒯良還沒回來嗎?”蔡瑁眉頭緊蹙。

張允搖頭,哼聲道:“我看那蒯越和蒯良,恐怕不會回來了。”

“口稱是去巡視上庸,誰知道這二人是不是想作壁上觀?”

“若我等守得住襄樊,這二人定會來分功;若我等守不住襄樊,憑蒯祺跟諸葛亮的關係,這二人立即就能改旗易幟。”

蔡瑁冷哼:“蒯越和蒯良家眷都在襄陽,又送了質子去許都,我量這二人也不敢背叛韓公。”

“倘若真敢背叛韓公,又置你我於死地,那蒯越和蒯良的家眷,也就都別活了。”

“你安排機靈些的,暗中監視蒯家人,別讓劉備鑽了空子。”

蔡瑁很是惱怒。

當初一起開城投降曹操,如今蒯越蒯良竟然想“單飛”?

好處蒯家人拿,黑鍋蔡家人背,哪有那麼容易的事?

如張允猜測。

蒯越和蒯良,的確沒打算回襄陽。

在得知劉備出兵後,蒯越和蒯良就嗅到了危險,以巡視為名來到了上庸。

來打上庸的只有張飛法正五千步騎。

打之前還得先拿下劉璋駐兵的巫夷五縣,即便拿下了還得面對白帝城的劉璋軍反撲。

這意味著:在襄樊被劉備攻下前,在上庸可以高枕無憂。

曹操贏了,蒯越蒯良有守住上庸的功勞;曹操輸了,就可以將蒯祺推出去投降劉備。

諸葛亮的大姐和外甥都在上庸,難道張飛還敢殺了諸葛亮的大姐和外甥?

這,才是蒯越蒯良的生存之道。

不像蔡瑁還得統兵跟劉備對抗!

院中。

蒯良和蒯越,悠閒的擺下棋盤對弈。

又有小酒美味在旁,歌姬舞姬翩翩起舞。

一片奢靡。

跟局勢緊張的襄樊顯得格格不入。

“子柔以為,這次劉標和曹操相爭,誰會更勝一籌?”蒯越咬著果味,氣度悠閒。

蒯良輕笑:“從本心上講,我是希望曹操贏的;不過看目前這局勢,曹操想保住襄樊,恐怕很難。”

蒯越淡笑:“子柔對曹操,就這麼沒信心?”

蒯良搖頭:“我不是對曹操沒信心,我是對蔡瑁沒信心。”

“黃忠和文聘在江夏的水軍,都是東拼西湊的;蔡瑁的水軍,那可是花大量錢糧養出來的。”

“論戰船大小和數量,論軍械的多寡和良莠,蔡瑁的水軍都遠勝於黃忠和文聘的江夏水軍。”

“就這優勢,栓條狗都能贏!”

“然而剛傳來的情報,蔡瑁令張允引戰船出戰,竟然被黃忠和文聘擊敗了!”

蒯越的眼中閃過鄙夷:“蔡瑁以前還是挺能打的,這些年沉迷於權術不能自拔。”

“捨本而逐末,荒廢了在水戰上的天賦;倘若他能將用在權術上的心思花在統兵作戰上,別說黃忠和文聘了。”

“即便劉備親率三萬水陸步騎齊上,也對襄樊構不成半點威脅。”

“曹操甚至都不用派遣兵馬增援!”

三萬打兩萬,本身就沒太大的兵力優勢。

蔡瑁又有襄樊堅城,還有萬餘養了多年的水軍。

若能將心思花在軍務上,蒯越都想象不了蔡瑁會怎麼輸。

蒯良捻著棋子,遲遲未下:“話雖如此,但曹操輸了對蒯家不是好事。”

“雖然劉備不會為難蒯家,但蒯家想要在楚國獲得權勢地位,就不容易了。”

“原本我以為:這稱王的會是劉備。以劉備的脾性,只要蒯家支援劉備,也能保住蒯家在荊州的利益。”

“可我萬萬沒想到,稱王的會是劉標。”

“父為將,子為王,禮法不明,聞所未聞。”

這事。

蒯良想不明白,蒯越也想想不明白。

襄陽城中有很多想當牆頭草的大族也想不明白。

怎麼會有“父為將,子為王”的關係存在?

倘若劉備稱王。

蒯家以及襄陽城中的大族,見勢不妙直接來個“棄暗投明”,劉備為了拉攏和安撫,必會重用蒯家及襄陽城中的大族。

流水的“明公”,鐵打的世家。

只要利益不受損,換誰當“明公”都沒什麼區別。

偏偏。

劉備只是個左將軍!

那這問題就來了。

蒯家及襄陽城中的大族投降了,劉備只有許諾權沒有決策權。

最終還得彭城的劉標來決定蒯家及其他大族的命運。

萬一劉標來一招“蒯家肯棄暗投明,實乃楚國大幸,孤必親出彭城百里相迎,請諸位遷族來彭城。”云云。

蒯家是去,還是不去?

去,等於放棄荊州的家業。

不去,楚王都百里相迎了你不去?都楚國大幸了你不去?

戲弄楚王?

這罪名可不小!

以蒯良對劉標這些年的言行分析,劉標是真做得出這種事的!

下邳陳珪那麼老頑固的,最終都讓下邳陳家舉族依附,田宅佃戶都歸了州府。

蒯良不認為劉標會對蒯家和善!

蒯祺是諸葛亮的大姐夫?

今後讓蒯祺去當個揚州刺史之類的,蒯良蒯越難道還能說聲不?

虧待了嗎?

沒虧待啊!

官,讓你當。

俸祿,讓你拿。

襄陽的田宅佃農就別眷戀了,歸了州府,你好我好大家好。

蒯越也蹙緊了眉頭。

曹操輸了,不符合利益。

不想曹操輸,蒯良蒯越得插手,插手了就等於跟劉備結仇,想再當牆頭草就沒機會了。

一時之間。

氣氛又變得有些沉悶。

蒯良見狀,又笑:“方才只是我的猜測,未必是真。更何況,真到了那一步,亦可再投曹操。”

總之。

蒯良就一個態度:誰給好處,誰就是義父;若是沒好處,頭可斷,血可流,義父亦可換。

襄樊戰事打得很急。

在蔡瑁輸陣的第二日,劉備的陸路先鋒就已經圍住了襄陽。

五千步騎兵圍襄陽。

優勢在劉備!

接下來。

劉備主力抵達,直接無視了襄陽的蔡瑁,直接渡河去打樊城。

樊城的守將是曹操任命的偏將。

曹操也沒真正信任過蔡瑁。

若蔡瑁投了,只要樊城還在,漢水背部的南陽就不會丟。

而在這期間。

張飛法正也破了巫夷五縣。

採納了法正的計策後,張飛親自坐鎮秭歸,抵擋白帝城的劉璋軍。

孟達則奉命引了兩千步騎去取上庸。

作為同鄉,法正也得為孟達爭取些功勞。

而此時。

曹仁的援兵都還沒抵達宛城!

劉備兵圍襄樊,橫阻劉璋,又分兵取上庸。

聲勢浩大,令南陽諸郡都為之震動。

宛城太守驚懼,連遣了兩道信使向許都求援。

得到戰報的曹操,勃然大怒:“蔡瑁在襄陽有兩萬兵馬,竟然在短短一日就讓劉備圍了襄樊!”

“兩萬兵馬,就算是兩萬頭豚也得讓劉備啃上一個月。他竟然只用了一日!”

曹操怎麼也沒想到,蔡瑁會敗得這麼快!

能跟曹操結交且長期有交情的,通常都不會是能力差的。

曹操也是看中了蔡瑁在水戰上的天賦以及在襄樊的勢力,這才委以蔡瑁重任。

誰曾想。

蔡瑁竟是扶不上牆的爛泥!

敗得如此快,完全打亂了曹操的節奏。

好歹也等曹仁的兵馬抵達樊城再敗啊!

令曹操頭疼的情報,也接踵而至。

先有劉璋被堵在了秭歸以西,不能寸進;後又上庸申耽申儀兄弟投降,只剩下房陵太守蒯祺以及逃到房陵的蒯越蒯良還在堅持。

倒不是蒯越蒯良想守,實在是孟達壓根不給蒯越蒯良投降的機會。

給出的懸賞就是“生擒蒯越蒯良者賞千金”,這可將蒯越蒯良氣得不起。

來的不是張飛,蒯越蒯良也沒辦法套交情,只能逃到房陵跟蒯祺固守。

有法正叮囑,孟達倒也沒對房陵攻得太狠。

雖然蒯祺的嘴挺臭的,但蒯祺是諸葛亮的大姐夫且諸葛亮又是劉標的義弟,這複雜的關係也讓孟達忌憚。

不僅如此。

汝南的夏侯淵遇上了關羽,也沒能討得好處。

無法分心去顧及南陽。

唯一還沒傳來壞訊息的,只有渤海的袁尚和陳留的馬超了。

“若不是孤的大軍尚未返回,又豈能讓劉標小兒猖狂!”曹操忿忿不已。

一步錯,步步錯。

貪鄴城的時候,曹操沒能料到劉標會如此迅速的稱王以及攻打襄樊上庸。

如今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劉標這是卯足了力氣要趁著曹操大軍未歸的時候,給曹操一個迎頭痛擊。

對此。

不論是荀彧荀攸還是郭嘉,都束手無策。

手中沒兵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唯一有想法的賈詡,在判斷劉標不會對許都用兵後,也裝出“苦思冥想不得計”的模樣。

反正許都沒兵禍,賈詡才不管襄樊如何。

只要不傷文和就成。

更何況。

賈詡也不認為曹操丟了襄樊和上庸,就會處於劣勢。

為了一時的委屈就去用毒計坑害劉標,不值得。

而另一邊。

接到新命令的馬超,帶著萬餘西涼騎兵,來到了梁國。

如劉標預料。

馬超的目的,就是利用騎兵的優勢襲擾彭城,以戰養戰!

只是還沒到彭城,就被攔截在了梁國。

“對付一個小小的馬超,竟然要出動楚國的前將軍和一個五虎上將軍,以及最精銳的狼騎義從和驃騎義從。”

“子龍啊,你說孟臨是不是稱了王后,這膽子變小了?”

呂布扛著長戟,對前方的馬超和西涼騎兵,面有不屑。

西涼騎兵?

又不是沒打過!

更何況。

呂布還見過更精銳的西涼騎兵。

不論是董卓時期,還是李傕郭汜時期,都遠勝於馬超帶的西涼騎兵。

趙雲只是淡淡一笑:“孟臨一向膽小。若不是張文遠和太史子義沒騎兵,孟臨會讓我們四人同上的。”

呂布“哈”了一聲:“一個前將軍,三個五虎上將軍,就為了對付一群西涼雜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