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弘農王妃入彭城,並非劉標一時起意。

劉標也無覬覦弘農王妃的意思。

劉標看重的:是弘農王妃的身份!

潁川名門唐氏女、前少帝劉辯妻、劉協賜封弘農王妃。

善待弘農王妃,不僅可以增長劉標的名望,還或許可能讓劉標今後在特殊情況下師出有名。

弘農王妃可是在許都的皇宮長待的,知道點秘聞也不是什麼難事。

能不能用到弘農王妃,是一回事;有沒有弘農王妃在彭城,又是一回事。

賈詡略一琢磨,也猜到了劉標的用意。

只是賈詡又故意裝不懂:“原來都是謠傳,謠傳害人啊。”

“只是這弘農王妃身份尊貴且又一直深居宮中,老夫也不能保證,天子和司空會同意。”

見劉標笑而不語。

賈詡又改了口:“當然!老夫也會盡力促成此事的。”

“弘農王妃乃皇室族中人,代天子微服私察彭城士民也是合理的。”

劉標笑道:“只要弘農王妃到了彭城,是否是微服也不重要。”

又聊了一陣。

賈詡佯稱酒醉。

劉標也不勉強,派人送賈詡入客館暫歇。

待賈詡離開,劉標又派人請來了龐統,將賈詡的來意以及會談的結果具述給龐統。

“雖然只是楚公而非楚王,但以目前形勢,能讓天子封楚公已是極限。”

“這樣也好。否則孟臨為‘王’,而曹操和袁紹都只是‘公’,平白的矮了孟臨一頭,也容易引起兩家對孟臨的忌憚。”

“關鍵在於:聯曹滅袁。”

“曹操未必會真心,這等盟約也不會有誰會真的遵守。”

龐統仔細的給出了分析。

盟約是最不可靠的。

一切盟約的效力都建立在立盟約雙方的勢力差距和可得利益。

差距大了,盟約沒效力。

利益大量,盟約同樣沒效力。

劉標點頭:“我會防著曹操的。”

“更何況,我還年少,又不急著跟曹操和袁紹撕破臉皮。”

“只要我不先手惹事,著急的就不會是我!”

年齡,才是劉標最大的優勢。

縱觀漢末三家,袁紹敗於官渡、曹操敗於赤壁、劉備敗於夷陵。

雖然各有各的原因,但本質上都是年齡引起的。

年邁了,不打就沒機會打了。

是賭個成敗還是老死床榻,選擇不難。

賈詡派出去送信的親信往返需要時間,劉標也不著急。

每日裡就帶著賈詡去城裡城外,或是吃美食,或是賞山水。

又帶賈詡看了修了幾年的睢陽渠,睢陽渠連睢水以通汴、淮,打通了徐州的水路。

“伏波將軍,這也是老夫能看的嗎?”賈詡眼皮子直跳。

知道得越多,就越危險,賈詡忽然想跑路了。

再這樣待著,沒準就走不掉了。

猜到賈詡的心思,劉標大笑:“文和先生,這是民生水渠,不是軍事水渠。”

“我不會因為你看了這水渠就強留你在彭城的,你跟郭奉孝不同。”

“我強留郭奉孝是因為這傢伙曾經化名郭樂欺騙我,屬於私人恩怨。”

賈詡暗暗鬆了一口氣:“不知是誰主持修建的?”

劉標坦言道:“我的義兄,鳳雛龐士元。”

“昔日士元兄初來彭城時,就定下了修建睢陽渠的計劃。”

“經過幾年的努力,總算將這睢陽渠的東面疏通好了。”

“有了這睢陽渠,這徐州南來北往的商路往來也更順暢了。”

賈詡又問:“你這渠,可是要通往黃河?”

劉標打了個哈哈:“我倒是想,可沒人修啊。至少在掃平天下前,這渠是修不到黃河去了。”

“文和先生,你是當世智者。不知你以為,滅了袁紹後,我跟曹操誰能主宰沉浮?”

賈詡避而不答:“老夫應該是活不到那一天了。”

你們玩你們的,別總是捎帶老夫啊。

老夫只想苟命著書。

賈詡不答,劉標也不惱。

本也就隨口問問,沒指望賈詡會認真回答。

到了黃昏。

賈詡派去許都的信使也回來了。

曹操同意了劉標的條件,承諾會在封劉標為“楚公”後,讓弘農王妃跟天子使者一同來彭城。

賈詡神情一鬆,內心狂喜:老夫終於可以回許都休息了!

......

建安九年(204)年,五月。

幾個月的往往復復。

劉協在曹操的授意下詔命冊封曹操為韓公,加九錫、建韓國,定國都於陽翟(許都西北約五十里)。

詔命冊封劉標為楚公,加九錫、建楚國,定國都於彭城。

詔命冊封袁紹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

韓魏楚三國建立。

公國內的郡縣,都囊括了各自實際掌控的郡縣。

漢天子劉協的名望,降到了登基以來最低。

各州郡只知有“韓公”“魏公”“楚公”,不知有天子。

在劉協封公後,袁曹劉三方勢力,也再次邁入了祥和時期。

都在忙著糧食囤積、兵器打造、人事分調等等。

以前好歹一個個還要裝一裝,現在裝都不用裝了。

七月。

劉標在彭城建楚國社稷宗廟。

單開族譜的快樂,這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九月。

劉標在彭城秋祭。

秋祭後。

劉標下令招募青壯為兵,挑選了一萬青壯,號為桃源軍。

取【桃源歸隱,蟄伏待時】之意。

既可暫離戰事,享受怡人自得的田園生活;也可墾闢九州,躬耕天下而蟄伏待時。

桃源軍是類似於府兵制的禁衛軍。

如:十五日上,則門欄陛戟,警晝巡夜;十五日下,則教旗習戰。無他賦役。

又如:凡是軍人可悉屬州縣,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軍府統領,宜依舊式。

兵農合一。

第一任桃源軍的主將,則是劉標的四叔趙雲。

趙雲雖然是南郡太守,但劉標跟趙雲的關係遠勝於一個南郡太守。

劉標書信一到,趙雲當日啟程來了彭城。

除趙雲外。

劉標又徵調了張遼、宋憲、侯成、成廉、魏續、甘寧、淩統入桃源軍。

淩統今年剛滿十五,是關羽舉薦的。

對這個帶著三百兵就敢去跟張遼衝殺的江東小將,劉標自然是不會拒絕。

調回張遼,則是揚州已經不需要有關羽和張遼兩個大將同時駐守了。

呂布對劉標這個女婿的支援不可謂不用心。

宋憲、侯成、成廉和魏續,都是跟著呂布多年的驍將。

劉標原本只想要一個的,結果呂布眼皮都不眨就給了四個。

桃源軍以趙雲為主將,張遼、甘寧為副將,宋憲、侯成、成廉、魏續為校尉,淩統為劉標中軍親衛。

又設騎兵兩千人,步兵八千人。

在徐州九年,這是劉標第一次正兒八經的有了真正的親兵。

以前的兵都不能算劉標的兵,不是劉備的就是呂布的。

看著趙雲、張遼、甘寧、宋憲、侯成、成廉、魏續、淩統八將的名冊。

劉標也不由心生感慨:“我這也算,八健將在左右了吧?桃源八健將在手,天下捨我其誰?”

劉標在彭城積極練兵、屯糧,準備未來隨時都可能到來的戰事。

劉備在南郡,則有了西取夷陵的想法。

由於曹操採納了郭嘉的提議,在封公前就煽動了劉璋取荊州。

劉璋見漢中民生凋敝,北上無望,被曹操的使者一煽動,這心思就放在了荊州上。

平定趙韙之亂沒幾年的劉璋,如今還是有些心氣的。

搶佔了巫夷險道的劉璋,也對荊州有了覬覦之心。

因此。

劉璋不顧文武勸諫,親自帶兵入白帝城,準備配合曹操拿下荊州。

此刻的劉璋,還不知道曹操已經放棄了先滅劉標的計劃,也未派人去通知劉璋。

倒不是曹操忘記了,而是曹操故意如此!

聯劉滅袁是大戰略。

大戰略下,劉璋要打劉備關曹操什麼事?

什麼?

曹操派人去遊說的?

有證據嗎?

沒證據要告你誹謗啊,劉季玉!

江陵。

劉備召眾議事。

除了簡雍、諸葛亮、徐庶等早期來荊州的,張飛也在其列。

趙雲去了彭城後,張飛就來了南郡。

據張飛說:【張飛是在下邳待得無聊,想替劉標執掌桃源軍結果被劉標給拒絕了。

劉標拒絕的理由是:桃源軍身子骨弱,經不起張飛的鞭笞。

於是張飛鬱悶不已,認為嚴師出高徒,當年也是經常被鞭笞,才有這萬人敵的武勇。

於是一氣之下,張飛就跑到荊州來找劉備“哭訴”委屈了。

劉備好一陣安慰,讓張飛當南郡太守後,這才讓張飛的“哭訴”瞬間變成了“喜極而泣”。】

當然。

這是據張飛說,真實情況是什麼,包括劉備在內荊州眾人都不得而知。

“如今袁紹和曹操都在暗中囤積糧草,我本不願在此時發動戰事,奈何劉璋覬覦荊州之心不死,竟妄想來搶奪南郡。”

“劉璋佔了巫夷險道,威脅江陵,若不能奪回巫夷險道,今後大軍也難以北上。”

劉備言簡意賅的陳述心中的想法。

區區劉璋,竟也敢來碰瓷荊州了。

張飛一聽有戰事打,當即就請命道:“俺願為先鋒!”

簡雍笑道:“翼德,你知道夷陵怎麼走嗎?”

張飛脖子一歪:“俺不知道!可那又如何?誰說當先鋒就一定得知曉路徑?有本地嚮導就行!”

好!好!好!

簡雍擺了擺手。

不管前路如何,先搶先鋒印是吧?

諸葛亮道:“要奪取巫夷險道其實也不難,難的是奪了巫夷險道後,又得分重兵去守。”

“以及應對劉璋在白帝城的西川兵。”

“如今荊州的兵力並不充沛,荊南四郡的黃蓋、韓當、程普和徐琨,又只願鎮守四郡。”

“依我之見,不如遣使勸和。”

諸葛亮並非膽怯。

黃蓋、韓當、程普和徐琨,雖然名義上表示會以劉備這個荊州牧為尊,但四將因為孫權的離去也變得心灰意冷,不願再上戰場廝殺了。

劉備也尊重四將的想法,只令四將在荊南四郡鎮撫漢民和蠻夷諸民。

劉表的兵又大部分在襄陽被曹操得到。

劉備除了徐州帶來的兵外,在荊州也只得到了文聘、霍峻、劉琦、劉磐、黃忠等將的兵馬。

加起來都沒萬人。

算上劉備從徐州帶來的以及在荊州招募的,劉備能掌控的兵馬只有兩萬。

其中一半還得留守。

以一萬兵馬去打巫夷險道,即便贏了也是個麻煩事。

兵留少了,守不住。

兵留多了,其他地方不夠用。

因此。

諸葛亮的想法是:將劉璋“勸”回西川。

劉備沒有立即採納,又看向了其餘人。

張飛依舊堅持要當先鋒:“俺只要兩千兵,就能擒了嚴顏老兒,守住巫夷險道!”

劉備臉一黑:“翼德,不可兒戲!”

張飛嚷嚷道:“俺沒兒戲!孟臨可是說了的,打劉璋不能慫,越慫劉璋就越覺得有機會。”

“俺只需兩千兵,若不勝,俺再也不來荊州。”

簡雍忍不住道:“翼德,你怎麼不說‘若不勝,請斬某頭’?”

張飛瞪著眼:“憲和,俺跟你無冤無仇,你緣何要害俺?”

諸葛亮抓住了關鍵詞“孟臨”,問道:“義兄可對你有交代?”

張飛頭搖得跟個撥浪鼓似的:“沒有!絕對沒有!孟臨都將俺趕出彭城了,又哪裡會有交代。”

在場的都不是初見張飛了。

尤其是簡雍這等跟張飛十幾年交情的,更不相信劉標對張飛沒交代。

劉備也看出來了。

張飛這藏著掖著的,必然瞞著什麼好事。

“翼德,你若能坦白,我就讓你當先鋒。”劉備循循善誘。

張飛依舊搖頭:“俺不管!俺不坦白,也得讓俺當先鋒。”

眾人沉默。

什麼叫不坦白也要當先鋒?

這是不打自招啊!

劉備給諸葛亮使了個眼色,諸葛亮會意,拊掌笑道:“我想起來了。”

“我有個舊識就在巫夷險道,要破嚴顏何須派兵前往?”

“劉使君,給我三天時間,我兵不血刃拿下巫夷險道。”

張飛一聽頓時急了:“孔明,你一個管錢糧的你跟俺搶什麼先鋒!”

“俺不要兩千兵,給俺五百!俺只要五百兵就能贏!”

諸葛亮篤信而笑:“我不要三天,我只要兩天!如不勝,願領罰!”

張飛雙手撐在桌子上,青筋直冒:“孔明,你過分了!俺只要三,不,一,一百兵!”

“俺只要一百兵,定可擊敗嚴顏,令劉璋喪膽還!”

一千變一百。

這是去當先鋒的?

你說這是去踏青的都比當先鋒有信服力!

諸葛亮又加重了語氣:“一天!我只要一天時間!且算上走江陵去夷陵往返的時間,只要一天!”

張飛頓時不幹了:“孔明,你存心跟俺作對是吧!”

“你是孟臨的義弟,俺是孟臨最親的三叔,你怎麼胳膊肘亂拐!”

諸葛亮笑道:“張將軍,不是我想跟你作對,而是這用兵得謹慎。”

“不如你我各自將破賊之策寫在掌心,對比優劣如何?”

張飛揮手拒絕:“少來!你肯定是想套俺的破賊之策!”

“行了!翼德。”劉備也完全看明白了,什麼被劉標攆走之類,都是唬人的:“先鋒你來當,你還是帶你的一千兵去。如是不勝,軍法論刑。”

張飛嘿嘿一笑:“放心!有俺張飛在,誰不聞俺之名喪膽?”

待得張飛離去。

劉備又看向諸葛亮:“孔明,你可猜到翼德的破賊之策?”

諸葛亮想了想道:“能讓張將軍如此篤信,恐怕是義兄給了張將軍信件之類,這信件可能還跟曹操有關。”

“劉璋是沒膽子獨自來打荊州的,定是私下跟曹操有勾結。”

“如今義兄被封楚公,私下裡跟曹操應該是有約定的,劉璋訊息閉塞不知道也很正常。”

“亦或者說,曹操也沒打算給劉璋說。”

劉備嘆道:“若真是如此,倒也能避免一場戰禍。”

平心而論。

若不是劉璋有覬覦荊州的心思,劉備是真不想打。

不是劉備怕了,而是劉備的重心就不在劉璋身上。

襄陽和上庸的曹兵不去理會,去理會一群西川兵?

倘若張飛真能帶著一千兵馬就贏了,那對劉備而言也是好事。

劉備還需要時間去鎮撫南郡江夏和荊南四郡,以及拜訪荊州的名仕俊彥。

諸葛亮又問:“劉使君,有句話我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備面有訝異:“孔明是孟臨的義弟,跟我何必這般生疏?有話你直言便是。”

諸葛亮沉吟片刻,道:“義兄如今被封為‘楚公’,荊州也成了義兄的封國。”

“荊州其實有很多俊彥是想歸附的,只是不太看得明白局勢。”

“劉使君跟義兄,誰為主。”

劉備一聽,不由笑道:“孔明,你多慮了。官場不論父子,要稱職務。”

“孟臨如今是楚公,不論是在徐州還是在荊州,都是以孟臨為主。”

想到這。

劉備又道:“孔明提醒的是,是我疏忽了。”

“難怪最近來見我計程車子越來越少,想必是對新立的楚國的主從規矩不太明白。”

“機伯,勞煩你替我出個榜文,將我、溫侯和孟臨的關係,都寫明白了。”

一旁的伊籍點頭應允。

荊州的確有不少士子在瞻前顧後,怕會錯了意影響了仕途。

畢竟。

長子女婿為楚公,生父岳父為州牧效命的情況,也是很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