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
孫乾一路搜尋,下邳東南十里的泗水河畔尋到了張飛。
“公祐先生,你如何出的城?”
見到孫乾,張飛頗為驚訝。
呂布封鎖了八門,又扣押了劉備妻兒及眾吏士家眷,孫乾是按理出不了城的。
孫乾同樣驚訝。
劉標人在城中,卻能猜到張飛就藏在距離下邳不遠的泗水河畔。
“是長公子讓我出城的。”孫乾言簡意賅。
張飛愣住:“俺不太明白。”
孫乾遂將劉標的叮囑,詳細的告知張飛。
張飛越聽越蹙眉:“侄兒讓俺到了淮陰,讓大兄去東海,千萬不可回下邳;如今又讓公祐先生去朐縣,讓糜芳運糧去海西。”
“侄兒到底在想什麼?難道侄兒並未被呂布挾持?可這也沒道理啊!俺明明看見侄兒被呂布挾持了!”
想到劉標的決然,張飛越想越困惑。
孫乾同樣困惑:“長公子說,這事說來話長,所以他就不說了。”
“可我總感覺,我今夜看到的聽到的,都不太真實;倘若長公子真的成了人質,又怎會如此的從容?”
張飛拍了拍腦袋。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劉僕延!”
“諾!”
“帶上你的部騎,護送公祐先生去朐縣!記住!哪怕你和你的部騎都死光了,也不能讓公祐先生有損傷!”
“諾!”
......
與此同時。
城外的袁軍探子,也確認了呂布入城、張飛敗走的訊息,紛紛往盱眙和淮陰而走。
由於呂布禁止城內外士民出入,城外的袁軍探子也只知道呂布入城、張飛敗走,對曹豹被殺、韓胤被捕一無所知。
......
午時。
一陣飢餓感,讓劉標自睡夢中醒來。
自小沛到下邳,這是劉標第一次睡的安穩覺。
不用在顛簸的馬車上小憩,不用睡在荒郊野外。
倘若不是腹中太飢餓,床榻的舒適能讓劉標睡到天黑!
“狗孃養的袁術,不好好的在你的淮南種地,非得來徐州生事。”
“我的作息都紊亂了啊!”
“怪不得袁紹惡你、曹操厭你、劉表伐你、孫策叛你、家父打你、呂布疑你,整天正事不幹,就知道汪汪汪的四處亂咬。”
“君子報仇,全都記小本本上。”
“等我抽出空來,定要將你這冢中枯骨種在淮南的地裡!一年兩熟的淮南糧倉,竟能被你搞得軍卒都只能吃河蚌充飢。”
“韓胤那狂士,竟然還敢吹淮南有糧草數百萬石,敢吹種地是袁耀最微不足道的擅長!”
“呵!袁耀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廢鐵,也會種地?”
“淮南有你父子在,真是造孽啊!”
繼承了種花家優秀傳統的劉標,對種地是有很深的執念的。
哪怕是看到了月壤,關心的都是月球上能不能種地。
狠狠的罵了一通袁術,劉標只感覺神清氣爽,那殘存的睏意也消弭無蹤了。
推開門。
早有侍女立在門口。
侍女見了劉標,款款一禮,面有敬畏:“長公子,夫人怕驚擾了你,讓奴準備膳食熱在鍋裡,只等長公子醒來。”
劉標伸了個懶腰:“都端院裡來。”
雖然身份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但劉標依舊沒能習慣漢末大族的用餐規矩。
整那些繁瑣的禮儀,肚子都得餓扁了。
在劉標看來,過分講究用餐禮儀的人,往往都是不愁吃喝的人。
因為平日裡吃得太好,所以不會有太強的飢餓感,餓上一兩頓都叫減肥,又豈會在乎禮儀的繁瑣?
劉標是個務實的人。
餓就是餓。
糧油貧瘠的時代,在最短的時間內填飽肚子才是第一要務。
劉標的用餐習慣,侍女早已習以為常了。
風捲殘雲般的用了膳食,劉標將不小心掉在地上的米飯都撿起來吃了。
這要是後世糧油富足的時代,都得嫌髒!
吃飽了。
自然就得幹正事了。
跟甘夫人打了聲招呼,劉標帶了兩個護衛,策馬來尋呂布。
門口。
魏續靠著門檻閉著眼,大半截麻繩在手,時不時的搓著。
劉標示意護衛安靜,來到魏續身前蹲下。
盯了好一會兒,聽到魏續那斷斷續續的鼾聲,劉標忍不住問道:“魏校尉,你這是搓麻繩上癮了,睡覺都不忘搓幾下?”
魏續被驚醒,又看了看手中的半截麻繩,臉上的怨念都藏不住了:“你以為我很想搓嗎?給錢!”
劉標驚訝起身:“魏校尉!你過分了啊!你搓麻繩,讓我給錢?強買強賣啊!”
想到今早扔給走卒的錢袋子,魏續心疼不已。
魏續將麻繩往劉標身上一扔,紅著眼:“就是強買強賣,你買不買?”
“買!買!買!你別紅眼啊!”劉標退後一步,掂了掂重量:“多少錢?”
魏續手一伸:“三百錢!”
“多少?一根破麻繩你要賣三百?你搶錢啊!”劉標眼一瞪,我像是冤大頭嗎?
魏續不甘示弱的瞪著眼:“為了讓孫乾出城,我花了三百錢!麻繩都沒收錢!”
“咳咳!”劉標扔給魏續一個錢袋子:“三百零一錢,麻繩算你一錢。”
魏續喜笑顏開,一錢也是錢!
就在劉標準備將麻繩扔了的時候,魏續提醒道:“劉公子,若要見溫侯,這麻繩你還用得著。”
劉標手一滯。
“誰在院內?”
“陳珪。”
“陳珪?他來作甚?”
“不知道!陳珪入院後,溫侯的笑聲就沒停過。”
劉標想了想。
麻利的將麻繩往身上一套。
陳家父子都是大忽悠,可不能疏忽了。
府邸正廳。
呂布和陳珪對席而坐。
陳珪氣質儒雅、言之諄諄,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儒風範,稱讚之聲更是不絕於耳。
“誅殺董卓,大義滅親,輕小家而重君威,是忠也。”
“馬踏黑山,驍勇果決,輕膽怯而重無畏,是勇也。”
“聚兵反曹,扶危救難,輕生死而重民心,是義也。”
“揮師入城,秋毫無犯,輕財帛而重性命,是仁也。”
“善待名仕,心懷浩氣,輕驕矜而重恭敬,是禮也。”
“運籌帷幄,兵不血刃,輕盲動而重謀略,是智也。”
“不壞人倫,言而有信,輕妄言而重承諾,是信也。”
“溫侯能同時具備‘忠勇義仁禮智信’七德,堪稱大德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