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威震天下關雲長,世之毒士賈文和
季漢中興英烈傳85回 神紋本神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關羽斬了于禁,立即分兵直取昆陽和葉縣。
昆陽有荀攸固守未能攻下,葉縣則被呂岱和朱治拿下。
關羽又連遣信使,將斬殺于禁的訊息分別送往宛城的劉備、定潁的關平和汝陽的陸遜處。
見昆陽難攻,關羽又留呂岱和朱治守葉縣,親引兵馬攻打定潁後方的郾縣。
郾縣守軍不及防備,壓根沒想到關羽會從後方殺來,忙遣人向定潁的滿寵求救。
滿寵聽得驚懼。
關羽出現在後方,就意味著于禁已經戰敗了。
有了這個判斷後,滿寵壓根不敢派出援兵,只令眾將士在城中固守。
沒有援軍的郾縣城池,不到半日就破了。
定潁也徹底成了孤城!
關羽沒有去打定潁,而是分兵一半直取㶏強。
㶏強距離許都不到百里,忽然出現的關羽大軍以及高懸的于禁頭顱和牙旗,嚇得㶏強守將棄城而逃。
關羽又讓騎士帶著檄文在許都以南招降本地計程車族豪強,又許了屯田民自由民戶籍。
一時之間。
許都南面的葉縣、郾縣、㶏強,響應關羽的,此起彼伏。
訊息傳到許都,百官震動!
正在宴請賓客的曹操,得到訊息後,“啊”的一聲痛呼,昏倒在地。
等眾賓客皆散,曹操這才“悠悠醒來”。
只是醒來後的曹操,怒氣已經到了臨界值了:“關羽一介匹夫,他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竟敢直搗許都!”
“于禁在幹什麼?孤讓他去抵擋關羽,為何讓關羽的兵馬都推進到了㶏強?”
郭嘉面有驚駭。
雖然曹操在質問,但在場的都不傻。
能讓關羽的兵馬推進到㶏強,基本宣告于禁兵敗了!
就在曹操暴怒間。
荀彧匆匆而來,顧不得擦拭汗水,急聲道:“明公,公達送來急報!”
曹操心中一咯噔,沉聲喝道:“念!”
荀彧顫抖的開啟戰報,當唸到“關羽遙見禁麾蓋,單騎策馬刺禁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諸將莫能擋。”時,曹操和郭嘉皆是驚駭難掩。
曹操厲聲喝問:“于禁不是好勇鬥狠的人,麾蓋周圍必有親衛將校,關羽單騎而來,豈能斬殺于禁?”
“這真是荀公達寫的戰報?”
荀彧點頭:“明公,是公達的筆跡。我看了戰報中的部署,不論是公達還是于禁,在戰術部署上都沒問題。”
“關羽的後軍輜重,也的確兵少,只是公達和于禁都未能料到,關羽竟然驍勇如廝!”
曹操一把搶過戰報,仔細的看了戰報中描寫的細節。
良久。
曹操頹然坐下。
“怎麼會如此!”
“怎麼會如此!”
“一個呂布就已經夠驍勇了,關羽竟然能驍勇到如此地步。”
“萬軍從中斬殺孤的大將於禁,如此武勇,聞所未聞!”
“難道這關羽,是項羽轉世不成?”
關羽和項羽,都有個羽。
項羽又是秦末有名的天下第一驍將。
關羽如今又萬軍從中斬殺了于禁。
如今的關羽,又在楚地當揚州牧。
這讓曹操下意識的想到了項羽。
喃喃間,曹操又道:“關羽斬了于禁,眾軍受挫,難以為敵,不如遷都以避其鋒芒。”
曹操的大將幾乎都派出去了。
留在許都的將校也沒人會是關羽對手,這讓曹操生出了退縮之心。
見曹操被關羽嚇住,荀彧忙道:“明公萬萬不可!”
“于禁雖然被斬,但汝陽、定潁和昆陽尚在。”
“倘若三城守軍聽聞明公遷都,必無戰心,這三城若是丟了,宛城和南鄉也守不住。”
“陳留、東郡和魏郡,如今也在受到呂布、陳宮和周瑜的兵威威脅。”
“聽聞明公遷都,三郡必慌啊。”
“牽一髮而動全身,越是危急的時候,明公越不能輕動,請明公三思!”
郭嘉也急勸道:“明公,我附議文若的分析。”
“關羽未出時,我方跟劉標的幾路大軍都是均衡之勢。”
“如今關羽斬了于禁,已經打破了這個均衡。”
“當務之急,是要抵擋住關羽的兵鋒,讓其無法支援其他幾路兵馬。”
“否則明公一動,南陽、汝南、潁川、陳國、陳留、東郡、魏軍,皆不屬於明公了。”
“明公又能退往何處?”
“難道要效仿昔日董卓,偏安關中嗎?”
“若如此,跟求死又有何區別?”
荀彧和郭嘉的話,讓曹操心中的驚懼情緒漸漸平穩。
關羽這次斬于禁,可跟原本時空擒于禁是不同的。
這次斬于禁,關羽是有劉備、呂布、劉標、周瑜、高幹以及幽州六郡突騎配合的。
一旦曹操真的遷都,曹操部署在各路的兵馬,立馬會變成散沙,孤軍作戰!
沒了以許都為中樞的核心指揮,又如何能擋得住劉標各路大軍的配合攻勢?
“文若,奉孝,如今于禁新敗,孤又當如何抵擋關羽?”曹操一時之間也沒了注意。
荀彧和郭嘉雖然勸曹操不要遷都,但那是情急之語,並非深思熟慮。
現在被曹操一問,荀彧和郭嘉也陷入了沉默。
不知沉默了多久,郭嘉徐徐開口:“明公何不召賈文和一問。”
曹操翻然醒悟。
既然荀彧和郭嘉想不出良策,那就再加個賈詡一起想。
曹操當即給許褚下令:“仲康,立即去請賈文和來見孤,再將賈文和的家小都控制起來。”
荀彧驚道:“明公,這是為何?”
曹操眼神陰沉:“文若勿憂,唯有如此,孤才能讓賈文和真正的替孤出謀劃策。”
曹操如今也摸清賈詡的習慣了。
除非火燒眉毛了,否則賈詡都不會挪被窩。
過了許久。
許褚才帶著賈詡到來。
“為何去得如此久?”曹操心有不滿。
賈詡的住處距離此地也不遠,按理說早就該來了。
許褚小聲道:“我去的時候,賈先生正準備出城垂釣。”
“嗯?”曹操蹙眉:“文和的家小可在城中?”
許褚點頭:“在,我已經派人將賈先生家都圍起來了。”
曹操暗暗鬆了口氣。
只要賈詡沒想著帶家小逃就行。
看著一臉淡然,若無其事的賈詡,曹操讓荀彧將戰報遞給賈詡,問道:“文和,如今關羽兵鋒正盛,孤應當如何抵禦?”
賈詡仔細揣摩了戰報的內容,又問了郭嘉現在的一些情報。
最後才徐徐開口:“我有三策,請明公靜聽。”
曹操眉頭下意識的一蹙:“這三策,是上策還是下策?”
賈詡沉默。
老夫什麼時候,有過上策?
郭嘉連忙道:“明公,且先聽文和先生是哪三策。”
曹操嘴角抽了抽,示意賈詡繼續。
賈詡低垂著眼皮,拱手道:“下策,可由明公引許都百官,前往睢陽,迎楚王劉標,登基為帝。”
曹操驚愕:“你讓孤,迎偽帝劉標,登基稱帝?”
賈詡搖頭:“明公,不是偽帝劉標,是楚王劉標!”
賈詡在楚王兩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曹操拍案而起:“不論是偽帝劉標還是楚王劉標,孤都不可能迎他稱帝!”
曹操氣得嘴都有些歪了。
沒想到賈詡第一策,就是讓曹操投降,然後率百官迎接劉標稱帝。
如此一來。
即便劉標再想殺曹操,都會留著曹操。
就如昔日光武帝發洛水之誓留著殺兄仇人一樣。
而劉標也由自立為帝,變為順位繼承。
這在賈詡看來,是兩全其美的最好方式。
哪怕劉標想單開族譜,也必然受不了曹操直接投降這個誘惑。
然而。
曹操是不可能投降的。
更不可能投降後還帶著文武百官去睢陽迎劉標稱帝,也不會接受今後就當個安樂侯在家養老。
曹操此時如同暴怒的獅子,荀彧和郭嘉大氣都不敢出,也就賈詡還氣定神閒的立在原地。
有恃無恐。
“說出你的第二策!”曹操強忍著拔刀砍了賈詡的衝動。
賈詡面不改色:“第二策,乃下下策。”
聽到“下下策”三個字,曹操的怒火又飆升了幾分,右手死死的按住了佩劍劍柄。
郭嘉則下意識的遠離了賈詡一步,生怕被賈詡波及。
賈詡無視了曹操按住劍柄的動作,自顧自地道:“劉標這次討伐明公,是趁著明公兵力分散在各地,刻意營造出均衡之勢。”
“又以關羽為尖刀,打破這個均衡,正合了兵法中‘擒敵擒王’的道理。”
“一旦明公敗了,其餘各路兵馬,都會迸裂瓦解。”
“要破此局,唯有存人棄地。”
“可立即號令各路兵馬,回防許都,聚兵一處。”
“劉標若是繼續分兵各處,明公就可攻打睢陽,反擒王!”
“劉標若是合兵許都,明公就可跟劉標來一場生死決戰。”
“一戰定乾坤!”
“明公若勝,丟的城池都能回來;明公若敗,還能再撤往關中。”
曹操低頭細思。
比起下策,賈詡的下下策顯然更兇險。
且不提撤回各路兵馬途中是否會遭到攔截,最終會有多少兵馬能撤回。
即便撤回了,也未必能贏。
只是相對下策直接投降,下下策好歹還有勝利的機會。
“再說第三策!”曹操沉著臉,沒有立即作出抉擇。
賈詡猶豫了片刻,道:“明公,這第三策,其實也可以不用聽的。”
一般說三策的,基本都是一策太急一策太緩,折中取中策。
賈詡的下策、下下策、下下下策,同樣如此。
曹操加重了語氣:“說!”
賈詡暗暗嘆了口氣,凝聲道:“第三策,請君入甕,火燒許都。”
“此策需要同時執行前兩策,且向劉標發洛水之誓,更以百官和滿城百姓為誘餌。”
“此策若用,劉標必死,百官和滿城百姓也會為之陪葬。”
“天下也將再無禮法。”
“故而,此策為,下下下策,非不得已時,切不可濫用。”
曹操瞪大了眼睛。
哪怕曹操覺得自己夠沒道德了,跟賈詡比起來,曹操覺得自己怎麼也還是有點道德的。
若執行賈詡的下下下策,洛水之誓兩百年來的權威一朝而破,為曹操擔保的世家名仕也得為此蒙羞。
更重要的是:百官和滿城百姓,也得葬身火海!
那今後這天下,就真會如賈詡說的一樣“天下也將再無禮法”。
“明公,賈詡第三策,斷不可取!我寧可自刎此地死諫,也絕不容許此等毒計實施!”荀彧厲聲高呼。
這許縣是什麼地方?
潁川世家的大本營啊!
百官中,潁川士人的佔比是很高的。
為了殺劉標,讓潁川世家集體陪葬?
既然是百官,那麼肯定除了荀彧等少數人外,其餘人都是要瞞住的。
如此施為。
即便計策不是荀彧想的,潁川世界也是荀彧一手滅的!
郭嘉也是嚇得不清。
原本郭嘉以為,賈詡會想類似於決堤放水之類的毒計。
如今雨季還未結束,潁川又多河流,來個水淹關羽也是有可能的。
只是水計會壞了許都大量的田宅,這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招式。
郭嘉沒想到。
賈詡直接跳出常規思維,來了場殺敵八百自損一萬的狠辣毒計!
竟然要壞了洛水之誓兩百年權威,還要讓百官和幾十萬百姓為劉標陪葬。
需要這麼狠的嗎?
西涼人都是這般薄情寡義的嗎?
“文和先生,你這下下下策,就不能溫和點嗎?”郭嘉弱弱問道。
瞧你將文若都嚇成什麼了?
一向穩如泰山,當年在兗州那般危急時都不曾慌亂的荀文若,都被你嚇得要自刎死諫了。
賈詡卻是不慌不忙,道:“奉孝,我方才就說了,這第三策,其實也可以不用聽的。”
郭嘉理了理心緒,向曹操拱手諫道:“明公,文和先生三策,一策太狠,一策太善,不如取第二策,存人棄地,決戰許都。”
荀彧也道:“明公,我也贊成取第二策,存人棄地,決戰許都。”
“許都城高水深,糧草足備,再有各路大軍返回,足以跟劉標拖上數年。”
“昔日燕國樂毅破齊七十餘城,齊田單以殘破兩地少量軍民也能堅守,最終覓得機會反敗為勝。”
“如今明公尚未達到田單的窘境,又何懼與劉標一戰?”
其實有那麼一瞬間,曹操是想採用賈詡的第三策的。
畢竟。
只要劉標死了,曹操就不怕劉備和呂布。
沒了劉標,就劉標內部的幾個派系陣營自己就得先打起來。
當初董卓火燒洛陽,就是這樣的打算。
只不過董卓沒想到,關東群雄相互間還沒打殘,董卓自個兒就先被誅殺了。
然而。
荀彧的決然死諫也嚇壞了曹操。
若真執行這個計策,死諫都是輕的,曹操可能都得被人綁了去送給劉標請賞。
以曹操對賈詡的瞭解,一旦真執行這個計策且又逼死了荀彧,賈詡必然會叛變。
畢竟。
荀彧死了,計策就不一定能成功了。
那麼獻策的賈詡就會受到生命威脅,叛曹投劉是最佳上策。
只是向曹操獻一計弄死了荀彧,賈詡去了劉標處還能封侯。
“文若放心,孤又豈會用此等毒計!”曹操先是安撫了荀彧,然後又道:“既然文若和奉孝都贊成用第二策,就依此計商討具體的戰術部署。”
“如何撤軍,何時撤軍,又如何部署兵力,都需要仔細討論。”
荀彧暗暗鬆了一口氣。
方才荀彧是真怕曹操採納賈詡的毒計來個火燒許都。
真要如此。
整個荀氏都得被釘上恥辱柱,世代不能翻身了。
如今有了明確的方向。
荀彧的思維也發散開來。
在荀彧、郭嘉和賈詡的商討下,曹操以許都為中心的“決戰部署”也逐漸有了框架。
又經過半日的商討。
曹操先是向兗州的夏侯惇夏侯淵兄弟送信,讓兩兄弟在兗州守住能讓魏軍的荀衍和壺口關的李典樂進退兵的路線。
至於被調去跟牽招田豫打的張燕,則直接被曹操當成了棄子。
反正都是招降的黃巾賊,曹操也不在意張燕的生死。
與此同時。
曹操又派人去宛城和南鄉,將曹仁和徐晃調回。
部署在陽夏的曹洪一部,也得到了撤兵的命令。
而遠在關中的鐘繇,則是繼續鎮守在長安,避免在跟劉標決戰時,西涼軍又生亂子。
在這期間。
關羽斬殺于禁的戰報,也傳到了睢陽劉標的手中。
劉標興奮得拍案而起。
“好!好!好!”
“朕的二叔,果然天下無敵!”
“萬軍中斬殺于禁,定讓曹操喪膽了。”
“陳應,你立即去汝南傳朕聖旨,加封二叔為漢壽亭侯,再贈其青龍盔甲、青龍戰袍和青龍偃月刀!”
“其餘諸將吏功勞,皆按法令記功升遷。”
漢壽亭侯也是列侯的一種,雖然只是亭侯,但這只是記的關羽斬殺于禁的功勞。
不等於今後不會再論功升遷為縣侯。
這也是劉標的一種懷念。
至於青龍盔甲、青龍戰袍和青龍偃月刀,同樣是劉標的懷念。
不穿戴青龍盔甲和青龍戰袍,不用青龍偃月刀的關羽,終究缺了點韻味。
至於關羽是否用得慣偃月刀,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是劉標親自為關羽督造的青龍套裝!
睢陽到汝南本就不遠,當漢壽亭侯的印綬和劉標督造的青龍套裝送到關羽大營後。
關羽的笑聲,在帥帳中久久不能停。
“孟臨知關某心啊!”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