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的豪傑,大抵都喜歡養死士。

孫賁也不例外。

死士既為死士,自然是不懼死的。

恩主一個命令,就會捨生忘死。

雖然這幾百死士在入營時就被卸了武器,但想奪武器也不是困難的事。

一個人奪不了。

那就兩個人一起上,死一人,奪一刀。

紅了眼的孫賁死士,很快就引起了營中的動亂。

放火的放火,喊殺的喊殺。

一群悍不畏死的死士,比起正常劫營更懼威脅。

正常劫營,那是去立功的,不是去死戰的。

而死士,就沒想過活著離開!

帥帳。

于禁被喊殺聲驚醒,大驚而起,提刀出營。

“速速打探,發生何事?”

于禁喝問近衛。

不多時。

近衛返回稟道:“將軍,降卒反叛,正在營中四處放火!”

于禁又問:“武器都被卸了,又有軍士看押,降卒如何反叛?”

近衛的語氣有些驚懼:“降卒跟瘋了一樣,為了奪刀,竟然直接拿身子去擋!”

于禁臉色大變。

雖然料到孫賁有可能是來詐降的,但于禁沒料到孫賁是抱著必死之心來的。

“竟如此小覷我!”

于禁被惹怒了。

孫賁這等方式,等於是在踐踏于禁的智商。

料到我來詐降又能如何?

卸了我們的兵器又能如何?

你這營,我們照打不誤!

“你,你,你,速速去保護軍師!”

“其餘人,隨我鎮壓叛亂!”

于禁沒有慌亂,冷靜的下達一個個的軍令。

首先是保護體弱的荀攸,然後再去鎮壓叛亂。

而在山上。

看著于禁軍營火起,呂岱也果斷的下達了突圍軍令。

剎那間。

山中的兵馬也紛紛衝出,直往西平方向而去。

有孫賁和死士製造慌亂,呂岱成功的突破了于禁的包圍封鎖。

看著山中的兵馬離去,于禁對孫賁更是惱恨。

親自提刀來戰孫賁。

一個是抱著必死之心,一個是抱著必殺之心。

兩人都是驍將。

若平日裡也難分勝負。

然而孫賁今夜沒有甲冑。

孫賁一刀下去,不一定破甲。

于禁一刀下去,孫賁手得斷。

只是戰了幾個回合,孫賁的右臂就被于禁砍斷,再一回合,就結果了孫賁的性命。

于禁沒有多問的習慣。

死斗的戰場上,話多者死。

不多時,其餘的死士也被斬殺殆盡。

荀攸這才在眾親衛的保護下走來,面有羞愧:“將軍,是我失察了。”

于禁搖頭:“跟軍師無關,是我小覷了孫賁的決心。雖然是敵人,但孫賁拼著一死助呂岱突圍,倒也是個豪傑。”

“軍師且在營中看護糧草,我引兵去追呂岱。”

荀攸提醒道:“將軍小心。孫賁冒死助呂岱突圍,或有接應。”

于禁點頭。

招呼了精銳步騎就往西平方向追去。

這次沒有伏兵在對面半渡而擊,呂岱順利的走淺水處渡過了澧河,直奔西平而去。

于禁緊追不捨。

就在即將追上呂岱時,半路殺出會稽太守虞翻。

“會稽太守虞翻,奉前將軍令,前來接應!”虞翻大喝一聲,令近衛軍士齊聲高呼。

呂岱又驚又喜,連忙止住殘兵,倒轉方向。

雙方混戰片刻,又見一路兵馬到來,心中驚訝,忙鳴金收兵。

來的正是吳郡太守朱治。

見於禁收兵退去,朱治和虞翻也不追趕,合軍與呂岱相見。

“怎不見孫太守?”朱治問道。

呂岱嘆氣,將孫賁帶死士詐降的事告訴朱治和虞翻。

朱治沉默。

虞翻則是直言道:“孫賁違背軍令,如今身死,就不會牽累家人。”

呂岱知道虞翻就是這麼個直言不諱的性格,也不多言,只令呂凱去清點兵馬。

這一清點,呂岱的臉色也變得難看。

一萬步騎,竟然只有四千餘人還在!

折損過半,糧草也被于禁盡數奪得。

這跟大敗而歸沒什麼區別了。

見呂岱情緒低落,虞翻又道:“呂太守不必在意,此戰非你之過。一切等關將軍來了再定吧。”

呂岱驚問:“關將軍也來了?”

虞翻點頭:“孫賁違了軍令,壞了關將軍原有的部署。關將軍遂決定在定潁虛張聲勢,親引兵馬來戰于禁。”

“只要勝了于禁,不論是定潁還是昆陽葉縣,都能被關將軍取得。”

兩日後。

關羽引軍抵達。

雙方在澧河南北安營對峙。

看著河對岸安營紮寨的于禁,關羽不由冷笑:“看來於禁跟關某的想法是一樣的,這是想在城外擊敗關某啊。”

劉曄眺望澧河寬度:“我軍戰船都不在此地,無法以戰船封鎖澧河。想破于禁,得設法繞于禁後方,而後攻其不備。”

關羽遂召來眾將和嚮導,詢問澧河的地勢。

得知澧河有三處淺水地,虞翻獻策道:“昔日孫策入會稽擊王朗,假意傳令軍中,連日雨水渾濁,兵士喝了水大多腹痛,又令全軍置瓦缸數百口澄清飲水,又點燃火把以作疑兵。”

“我觀澧河水渾濁,可效仿之。”

當年虞翻就是跟著王朗混的,親眼見證孫策奇兵繞到後方,故今日見澧河水渾,有了這想法。

關羽不置可否。

劉曄則道:“這等疑兵之計,瞞不過荀攸。不如再用虛兵之計,令人假扮關將軍在前,關將軍則押運輜重在後。”

“于禁若是識破疑兵之計,必會趁機來劫輜重,關將軍則可趁機以武勇擒殺來將。”

虞翻心中不服:“倘若虛兵之計也被識破了呢?”

劉曄笑道:“識破也無妨。他不來劫輜重,我軍就順利過河了,沒了澧河阻攔,就憑于禁如何能抵擋關將軍的神威?”

“他若來劫輜重,就中了我的計。”

“不論是疑兵之計,還是虛兵之計,關鍵不在於計策本身有多高明。”

“而在於關將軍的神勇無敵!”

劉曄的話,讓虞翻有些羞愧。

這意思就是說:你我也別爭誰的計策高明瞭,計策都差不多,能不能成功得看關將軍的武勇是否勝得了于禁。

關羽這才開口道:“就依仲翔和子揚之策,疑兵之計和虛兵之計並用,今夜于禁若來,關某必將其斬殺!”

分下軍令後。

關羽就在軍中散佈了假訊息,又準備瓦缸澄清河水用於引用。

果有于禁的探子悄悄離開渡河來見於禁。

聽了探子的描述,荀攸當即斷言:“澧河水雖然渾濁,但關羽身為大將又豈會不知道澄清河水?”

“故意傳出軍中將士腹痛的訊息,是故意給我方探子聽的。”

“我料關羽今夜必會渡河。”

于禁冷哼:“關羽想與我出城一戰,又怕白日渡河被我半渡而擊,故而用此詭計。”

“正好,這也合了我意!”

沒有關羽斬顏良的劇情在,曹操麾下諸將對關羽的認知其實是不足的。

畢竟。

曹操麾下諸將,大部分都是從討董的時候就在軍中廝殺,二十餘年了還能活著升官加爵,誰又會服氣誰?

荀攸同樣對關羽的武勇沒多少認知,只知道關羽善於統兵。

然而。

這世間善於統兵的大將也不止關羽一個。

這也應劉曄那句“都不能知彼,只能靠各自的能力去抓住戰場上瞬息萬變的戰機。或鬥智,或鬥勇。”

劉曄信任關羽的神威武勇,故而對疑兵之計和虛兵之計極為自信。

而荀攸同樣信任於禁的驍勇,對於禁的想法也是附和。

荀攸道:“澧河淺地有幾處,我等不知關羽從何處渡河,無法夜間半渡而擊”

“然而,關羽渡河的目的,定是想要繞我後方,只需在必經之地設伏,就可截殺關羽。”

“但凡大軍夜行,輜重往往在後,可待其前軍先過,再攻其輜重。”

“沒了輜重,關羽渡了河也無能為力了!”

于禁認同道:“就依軍師之計。今夜軍師留守營寨,提防關羽反撲營寨。”

荀攸考慮的是如何以眾敵寡擊薄弱,于禁考慮的是關羽會在危急的時候反撲營寨。

雖然側重不同,但文武合力,倒也將這計劃部署周全。

雙方都在推演對方可能的應對方式。

誰也沒有小覷誰。

到了夜晚。

探子探得對岸火把豎起,于禁和荀攸更肯定了猜測。

當即。

于禁就引兵去了營寨後方的必經之地設伏。

而關羽則是帶著步騎精銳押運糧草走澧河淺水處渡河,又挑了軍中一個河東大漢當替身,帶著牙旗走在前方。

而這一路渡河,都被荀攸派出的探子打探。

荀攸又將探得的訊息,一一派人告知于禁,以增強於禁對戰場局勢的判斷。

月明星稀。

正是劫營好時辰,都不用點火把。

于禁埋伏在林中,看著前方的“關羽”和牙旗,心中的落石稍定。

雖然都部署好了,但關羽今夜若是隻渡河不劫營,那這部署也就白費了。

現在看到關羽有劫營的意向,于禁的心情也變得激動。

“關羽,也不過如此!”

于禁不由冷哼。

待得關羽前軍一過,後軍輜重剛到,于禁就下令敲響了鑼鼓。

“殺!”

于禁策馬大呼,當先出陣。

然而。

于禁卻沒看到關羽的後軍輜重慌亂。

只見一將穿戴了普通偏將的甲冑,躍馬而出,那唬人的長槊似乎能將一頭猛虎給砸死。

“大漢前將軍關羽在此,爾這宵小,也敢來劫關某的輜重!”

聽到關羽的自稱,于禁心中一驚。

驚歸驚。

于禁並不懼怕關羽。

只是一個小小的預判錯誤,這不是什麼大事。

戰場之上,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沒有誰真的能百分百料到每一件事。

于禁大喝:“你大軍都在前方,就這點輜重兵,如何能跟跟我鬥?眾將士,速速殺散賊兵,燒了關羽的輜重!”

見於禁號令眾將殺來,關羽冷笑不已。

只聽得座下的赤炭火龍駒一聲嘶鳴,關羽領著近衛騎兵就衝入了敵陣。

所過之處,無一人能攔得住關羽!

關羽更是單騎直衝于禁牙旗!

見關羽如此驍勇,于禁周圍的裨將皆是心驚不已。

“敵將衝陣,何不死戰!”

于禁沒有畏懼,直接挽弓一箭射向關羽。

關羽頭一偏,躲過了于禁的弓箭,又斬殺了兩名攔路的小校。

見狀。

于禁棄弓換槍,直取關羽。

兩人都是不喜歡廢話的,策馬就是幹。

然而。

于禁終究是小覷了關羽的武勇。

交手沒一陣,于禁直接被關羽刺落戰馬。

關羽將長槊一橫,直接斷了于禁的首級,綁在馬脖子上帶回,周圍的小校裨將紛紛驚恐。

“於將軍被斬了?”

“這就是關羽?一人衝進中軍牙旗,單騎斬了於將軍?”

“不可能!這怎麼可能!”

“於將軍被斬了,我等還如何抵擋?”

“......”

變故來得太突然。

誰也沒想到,關羽竟然驍勇如廝,直接以近衛騎兵開路,然後單騎衝進于禁的中軍牙旗處,直接將於禁給砍了!

那可是大將於禁啊!

就這麼被砍了?

這群跟著于禁的將校,這輩子都沒聽過如此離譜的事。

雖然戰場斬將歷來都有,但被敵人一個人衝進牙旗將一個成名多年又以驍勇聞名的主將砍了的,聞所未聞!

而在關羽一方。

朱治、呂岱等等將校,也被關羽這忽如其來的斬將給驚呆了。

這群江東諸將,以前是見過孫策的驍勇的。

可哪怕是孫策,也沒萬軍從中單騎直衝對方牙旗斬殺大將而歸的記錄啊!

一瞬間。

朱治、呂岱等都想起劉曄的那句“不論是疑兵之計,還是虛兵之計,關鍵不在於計策本身有多高明,而在於關將軍的神勇無敵!”

劉曄沒有吹噓。

疑兵之計被識破了,虛兵之計也被識破了。

于禁來設伏,且故意來打後軍輜重,就已經證明了這兩個計策在荀攸眼中並不高明。

可計策雖然不高明,但劉曄的目的達到了。

關羽神勇無敵,這才是劉曄用計的核心!

“嘶!”朱治倒吸了一口涼氣:“本以為關將軍的武勇,最多跟孫伯符一樣,是我小覷了。”

呂岱亦是欷歔不已:“萬軍中斬殺于禁,曹操聽了估計都會被嚇昏過去。”

緊接著。

呂岱又興奮起來:“關將軍斬殺了于禁,前幾日兵敗之仇,可以報了!”

“速速殺散賊兵,再去擒了荀攸!”

眾將士士氣大振。

反觀于禁軍,卻是驚恐不已,士氣低迷。

而此時。

關羽前軍也折返殺回,將於禁的伏兵盡數殺散。

于禁大營。

荀攸在帥帳中坐立不安。

“總感覺,似乎忽略了什麼。”

“希望這是我的錯覺。”

在探得關羽的兵馬快要抵達于禁的伏兵位置後,荀攸就一直眼皮直跳。

這讓荀攸頗為不安。

荀攸又反覆推演了今夜的部署,並未發現有任何部署上的漏洞。

就在此時。

一個逃得快的小校踉蹌衝進帥帳,跪地哭泣:“軍師,不好了!於將軍被關羽斬了!”

仿若五雷轟頂般,荀攸直接呆滯當場。

瞬間。

荀攸上前揪住小校的衣甲:“你在說什麼胡話?於將軍怎麼可能會被斬殺?”

在荀攸的印象中,于禁不是喜歡身先士卒的大將。

即便是埋伏也不會親自衝陣。

想殺于禁不是容易的事。

這也是于禁能在戰場廝殺二十餘年還活著的原因之一。

同樣。

荀攸覺得今夜部署沒漏洞,也是基於于禁的性格來判斷的。

若於禁是孫策這種喜歡身先士卒的,才可能讓荀攸擔心。

小校此刻卻是雙眼驚恐:“關羽他,他,他單騎突陣,直入牙旗,我等無人能擋。”

“於將軍親與關羽對戰,片刻間就被刺落戰馬,被關羽取了首級。”

“如今關羽正引大軍殺來!”

“軍師,快逃吧!”

荀攸再次呆立。

那雙眼中的驚駭,充滿了難以置信。

萬軍中都能單騎斬將。

這關羽,是項羽轉世嗎?

見荀攸驚愕,小校連聲再呼:“軍師,快拿個主意,關羽要殺來了。”

被小校搖醒,荀攸強忍內心驚駭和悲痛,立即下令道:“傳我軍令,立即焚燒大寨,糧草都不要留,再撤往昆陽!”

不虧是曾經刺殺董卓被抓,還能在獄中淡定自如的人。

荀攸的心理素質很強,反應也很快。

在如此緊迫的情況下,也能想到最適合當前的應對策略。

不多時。

大寨火光四起,荀攸引著營中殘兵直奔昆陽而去。

等關羽趕到時,火勢已經大到無法撲滅。

“讓荀攸給跑了,這賊子,可真是狠,臨走的時候還不忘焚燒大寨。”呂岱憤憤不平。

這大寨中的糧草,還有部分是呂岱兵敗被搶的。

朱治則是心情輕鬆:“于禁死了,荀攸逃了,這一戰關將軍名震天下,曹操有得疼了!”

呂岱復而大笑:“說得沒錯!關將軍陣斬曹操的大將於禁,這天下間還有誰能再敵關將軍?”

而在對岸。

得到訊息的虞翻,也是驚呼不已:“關將軍,真天人也!劉太守,這次我是真服了!”

劉曄微微捻髯,笑道:“我雖然沒見過關將軍陣斬敵將,但我知道紀靈有多勇。”

“紀靈曾經告訴我,真打起來,他在關將軍手中撐不過片刻就會被斬。”

“于禁雖然驍勇,但我料其也就紀靈水平,他若在營寨堅守還能擋住關將軍。”

“出寨對陣,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