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或者不信,真相都始終存在。不會因為孔融是腐儒就消亡,也不會因為溫侯的質疑就改變。”

“賢侄這是想跟本侯討論名辯之學嗎?”

“溫侯博覽群書,見多識廣,小侄又豈敢在溫侯面前獻醜。”

“你這是暗諷本侯讀書少、見識短?”

“小侄總不能明著嘲諷。”

“本侯......”

本侯不生氣!

本侯不跟小輩一般見識!

呂布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將飆升到臨界值的怒氣強按捺:“賢侄方才說,本侯沒有真的看懂這天下大勢?在賢侄眼中,這真正的天下大勢,又是什麼?”

去而復返,呂布在意的是劉標口中的大勢。

雖然陳宮也曾向呂布分析大勢,但多聽一個人的分析,對大勢的理解會更深,活命的機會也就更大。

劉標以言驚人、徐徐輕語:“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週末七國紛爭,併入於秦;秦滅之後,楚、漢紛爭,又併入於漢;王莽滅前漢,諸王相爭,又有光武中興。”

“桓帝禁錮善類、寵信宦官;靈帝賣官鬻爵、寡恩天下;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以至於黃巾亂起、群雄紛爭。”

“北有袁紹公孫瓚常年征戰,南有袁術劉表相互攻伐,西有劉璋張魯毀棧絕路,東有曹操溫侯屠城略池。”

“天下大勢,紛亂已久,已經到了該合勢的時候了。”

簡單的幾句話,道盡了方今大勢。

呂布看向劉標的眼神也多了驚歎,這真的是一個十六歲少年能有的見識嗎?

“群雄林立,誰能合勢?”

“能合天下大勢的,唯有當世英雄!”

“誰是當世英雄?”

“方今天下,若論英雄,唯有家父一人!”

“玄德都能被稱為英雄,本侯為何不能被稱為英雄?”

“溫侯在兗州兵敗失地,就連這小沛都是家父借給溫侯的,如何能稱得上英雄?”

呂布怒然起身,原本平和的氣勢再次變得兇悍凌厲:“賢侄這是在故意激怒本侯嗎?倘若本侯趁機奪了徐州,玄德同樣會兵敗失地,同樣稱不上英雄!”

劉標面不改色:“溫侯多心了!小侄只是在讓溫侯看清自身的處境。”

“天下群雄都在爭著當那‘能合天下大勢’的人,溫侯無人無地又無名聲,拿什麼去爭?”

“就算家父將徐州讓給溫侯,溫侯就能跟群雄爭這天下了嗎?”

“徐州有多少內憂,有多少外患,溫侯瞭解清楚了嗎?”

“溫侯若是執掌徐州,又應當如何在跟徐州的世家豪族和睦相處時,還能治田撫民、讓普通的庶人也能有田耕有飯吃有衣穿?”

“溫侯大概會想:只要得了徐州,就會有士民主動的納稅繳糧、治田撫民,若有不從的,就用武力鎮壓。”

“昔日的陶謙,也是這麼想的。”

“可結果卻是:陶謙屍骨未寒,徐州人就迫不及待的推舉家父為新的徐州牧,絲毫不為陶謙的死亡而傷心哀悼,甚至於陶謙的那兩個兒子,如今都只能在家父的庇護下苟延殘喘。”

“溫侯捫心自問,你真的有能力取代家父治理徐州嗎?”

呂布瞪著虎眼,滿是不服:“本侯不能治理徐州,難道玄德就能治理徐州了?”

大丈夫豈能說自己不能!

劉標故意拉長了聲音:“家父——也不能。”

呂布差點一口氣沒接上來!

這真是玄德的兒子?

本以為劉標會說劉備能治理徐州,結果劉標來了句劉備也不能!

呂布的腦子忽然有了裂開的錯覺。

未等呂布開口,劉標起身向看向淮陰的方向:“家父驍勇善戰、禮賢下士,不論是抵禦外敵還是跟徐州的世家豪族和睦相處,都無可挑剔。”

“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家父在治田撫民上,也做不到讓普通的庶人有田耕有飯吃有衣穿。”

呂布不由懟道:“那玄德跟本侯有什麼區別?憑什麼玄德是英雄而本侯不是?”

劉標轉身笑道:“世間能被稱為英雄的人,必然會有一個善於種地的賢子。”

“小侄不擅弓馬,唯善種地。在有限的田地中種出更多的糧食,是小侄的專長!”

呂布愕然。

這是什麼道理?

沒有一個善於種地的賢子,就不能被稱為英雄?

“這是詭辯!聞所未聞!”

“不是詭辯,而是事實!”

劉標微微肅容。

“有漢以來,世家豪族就佔了大量的良田。庶人要麼當佃農,要麼只能在薄田上耕種。”

“皇帝若懂農耕的苦,就會輕徭薄稅,如文景二帝的無為而治;皇帝若不懂農耕的苦,就會橫徵暴斂,如靈帝的畝稅十錢。”

“《荀子》有言: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皇帝對庶人的橫徵暴斂,會讓庶人自願放棄戶籍去當世家豪族的佃農;世家豪族的佃農多了,皇帝的戶民就少了,苛捐雜稅又會再添名目。”

“受苦的始終是庶人!”

“所謂英雄,不是英武過人的將軍,也不是私德高尚的儒生,而是能實實在在的解決庶人衣食住行困難的人。”

“即:得庶人者,方為英雄!”

劉標以《荀子》列證,將庶人的衣食住行跟英雄的評價標準掛鉤。

呂布沉默。

雖說祖上有些官爵,但到了呂布這一輩,跟無官爵的庶人沒本質的差別。

劉標的話觸動了呂布內心深藏的弦絲,讓呂布不由想起了在九原時的窮困。

不知過了多久,呂布才回過神來。

覺察到失態的呂布,嘴犟冷哼:“那也跟玄德無關!玄德只是僥倖生了個好兒子。”

劉標拱手受用:“謝溫侯誇讚,小侄受寵若驚!”

呂布不由齜牙。

受寵若驚?

你有半點的不安嗎?

別人受誇都是謙稱“過譽”,你倒好,很受用是吧?

呂布忽然嫉妒了。

為什麼劉標是劉備的兒子,不是本侯的兒子!

本侯英武過人,若能有劉標這樣善於種地的兒子相助,豈不是就是萬民敬仰的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