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同意跟劉備聯姻且又一心覬覦劉備的徐州,但呂布在私下裡對劉備是非常尊敬的。
覬覦徐州,是因為呂布不想當劉備的小弟,典型的不想兄弟苦又怕兄弟開路虎的思維。
反之。
若劉備願意當呂布的小弟,呂布是很樂意在得了徐州後讓劉備屯兵小沛、再將女兒嫁給劉標促進彼此關係的。
雖然嘴上不承認,但呂布在心底對劉標的才能和勇氣都是很欣賞的;不同意跟劉備聯姻是呂布擔心認了劉標這個女婿,會影響奪徐州的計劃。
呂布昔日在長安時,不僅專門請了人培養呂玲綺的宮廷禮儀,還讓呂玲綺研習《女誡》,那是奔著劉協去的!
劉備雖然出身差了點,但好歹也是漢室後裔;若劉備肯俯首當小,呂布也是能接受劉標當女婿的。
可曹豹算個什麼東西?
曹豹比呂布還要大幾歲,孫子都跟劉標同齡了。
讓女兒去給曹豹的兒子當續妻,呂布受不了這個羞辱!
“公臺,本侯要發兵下邳。先殺曹豹,再奪徐州!”
呂布雙目赤紅,顯然曹豹的提親碰到了呂布的逆鱗:不殺曹豹,呂布的念頭難以通達!
“溫侯且暫忍耐,如今不是發兵下邳的最佳時機。”陳宮不疾不徐,對呂布的反應早有所料。
呂布瞪著虎眼:“曹豹羞辱本侯,本侯如何能忍?公臺偏袒曹豹,莫非得了曹豹的好處?”
陳宮輕笑:“溫侯誤會了,我又豈會去偏袒曹豹這樣的小人?”
“溫侯此時發兵下邳,是在促使曹豹和張飛聯手;下邳城易守難攻,若無內應賺開城門,溫侯又如何能奪取下邳?”
呂布心中氣悶:“難道公臺又想讓本侯假裝同意聯姻嗎?”
“本侯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即便本侯同意了,夫人也不會同意。本侯更不可能將女兒送到下邳,讓曹豹有威脅本侯的機會!”
陳宮臉上洋溢自信的風采:“溫侯的顧慮,我早已經考慮到了。溫侯可還記得我曾提議,要拉攏曹豹的親信許眈?”
“來小沛的途中,我跟許眈交談甚歡,許眈對溫侯也有崇拜之意。溫侯只需許以重利、善言安撫,就能策反許眈!”
“只要策反了許眈,溫侯想殺曹豹奪徐州,易如反掌!”
呂布見陳宮再次提到許眈,不由蹙眉:“公臺為何會對許眈如此的篤信?倘若許眈只是在假意奉承,本侯豈不是在自掘墳墓?”
陳宮胸有成竹:“我看人一向很準!溫侯若是不想將女兒送去下邳,就必須策反許眈為新的內應!”
呂布遲疑。
陳宮雖然說得有道理,但事關自家女兒,呂布不敢輕易下決斷。
沉吟良久。
呂布才徐徐開口:“先讓許眈來見本侯!”
不多時。
陳宮引許眈到來。
一見到呂布,許眈就行了個大禮:“末下許眈,拜見溫侯!”
顯然陳宮在路上就已經向許眈言明瞭呂布的招攬之意。
呂布端坐主位,一雙虎眼凌厲的盯著許眈,彷彿要將許眈看個通透。
許眈則一直保持著行禮的姿勢。
“許眈,本侯不信你。”呂布在說這話的時候,凌厲的目光一直都未移開許眈。
許眈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雙眸多了堅定:“末下不敢奢望溫侯的信任,只求溫侯能給末下一個機會。”
呂布“哦”了一聲,問道:“機會是相對的,本侯可以給你機會,你又能給本侯帶來什麼好處?”
許眈咬牙:“袁術曾許諾曹相,只要除掉了劉備,袁術就表奏曹相為徐州牧!”
呂布的目光又凌厲了幾分:“此話當真?”
許眈肯定地道:“這是曹相親口對末下說的,曹相許諾事成之後由末下出任下邳相。”
呂布冷笑:“曹豹膽子可真不小,連本侯的徐州牧都敢搶了!許眈,曹豹讓你來向本侯提親,可有想過本侯若是拒絕,又當如何?”
許眈恭敬地道:“曹相說,讓我只管來小沛,此事另有安排;還說,溫侯不答應也得答應!”
聞言。
呂布起身,大笑不止。
良久。
呂布的笑聲漸止,殺意盡顯於表:“本侯倒想看看,曹豹要如何讓本侯,不答應也得答應!許眈,本侯雖然不信你,但可以給你一個表現的機會。”
許眈大喜:“末下願為溫侯,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末下這就返回下邳準備,靜待溫侯引兵來搶城,末下自信可以守住城門半個時辰!”
呂布搖頭:“許眈,你的好意本侯心領了。曹豹若見你孤身返回,必會起疑,若你在下邳遭遇不測而本侯又引兵搶城,反會中了算計。”
“你且在小沛待上幾日,有用你之時,本侯自會告訴你如何行事。”
讓許眈退下後,呂布又看向陳宮,眼中有恨意有不屑:“公臺,你方才也聽見了。曹豹的背後有袁術撐腰,不僅想當徐州牧,還大言不慚的說本侯不答應也得答應。”
“怪不得本侯給袁術寫的信一直不見回覆,袁術這是壓根就瞧不起本侯啊。”
陳宮默然。
當初在兗州跟張邈起兵時,陳宮就跟張邈考慮過倘若兵敗應去何處安身,兩人一致認為可以去淮南投袁術。
結果張邈在去壽春的途中被麾下士卒砍殺,陳宮則是跟著呂布逃到了徐州。
陳宮一直都想去淮南,奈何呂布擔心袁術不能相容。
於是陳宮就提議讓呂布先書信一封送往淮南,誰知袁術一聽是呂布要來淮南,就如同避瘟神一般,壓根不敢讓呂布來淮南。
最終這事就不了了之。
陳宮見去不了淮南,這才給呂布獻計奪徐州,只要奪了劉備的徐州,就可以跟袁術結盟共抗曹操和袁紹了。
這次袁術忽然興兵,陳宮本想趁機奇襲下邳,跟袁術共擊劉備,不曾想袁術竟然早就跟曹豹有了勾結。
於公於私,陳宮都不希望呂布跟袁術結仇。
同時結仇袁紹、曹操、袁術、劉備,那跟找死沒區別!
想到這裡,陳宮替袁術分辯:“溫侯替袁公報了家仇,袁公又豈會瞧不起溫侯?這其中或許有誤會,淮南有不少從長安逃往的公卿,這些公卿對溫侯又有仇怨,袁公或許是受了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