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兒名喚欣然,是個不愛說話的姑娘。

她總在埋頭幹活,不知道她怎麼能找到這麼多活計。

而且動作相當利索,力氣似乎天生就比尋常人的大。

【請確認花費50點功德,購買“大力丸(初級)”,可永久提升力量值(少量)?】

確!認!

還有一個小兒子,名喚小滿。

嘴甜,聽話,機靈。

性子倒是與姐姐完全相反,成日裡就愛往人堆裡扎,一張小嘴叭叭叭個沒完沒了,沒有誰的八卦,能逃過他的審視。

這般的咋咋呼呼,就怕一時口快,落人把柄。

【請確認花費50點功德,購買“機警丸(初級)”,可永久提升警覺性(少量)?】

確!!認!!

【真的又要把功德點數花光嗎?】

都說了!

少!管!我!

這200點功德點數,本就是救大滿一家所得,現下不過是取之、用之罷了。

畢竟搶了女主蘭溪的一家忠僕,已經是賺到了。

*

終於到了蘭又天的冠禮之日。

前院熱鬧非凡,恭賀之聲綿延不絕。

小滿又帶了新的八卦回來了。

“二小姐本在花廳接待貴女們,結果,大家十句話有九句離不開郡主,搞得二小姐十分氣急敗壞,現下,竟是稱病躲進院子裡去了。”

銀硃聽著,也忍不住竊笑。

想來,二小姐最近的心情,應是大不好的。

可誰讓她替了郡主的名義,跑去各府赴請,以為這樣就能在各府面前混個臉熟,長長臉面,結果卻成了大大的丟臉。

也不想想,各府都是衝著郡主的《盛怒觀音像》,才下的帖子,一個個的只求也能請上一幅才好。

不管那二小姐性子有多惹人喜歡,只要她變不出觀音畫像,哪怕是照著畫了,也請不到祥瑞天光,更蓋不了“憶恬”的皇家印章,那來了就是白扯,說不定還很失望。

今日宴請,二小姐更是要一次性直面這麼多家貴女的失望,還要聽她們一起誇讚郡主的畫作,心態不崩,才怪。

“郡主,我們要去花廳嗎?”

“不去。”

蘭么玩著手中的白玉念珠,她真的越來越習慣擺弄這玩意兒了。

按照小說的劇情,此時,因著怕原主又跑出去鬧事丟人,父親蘭仁義讓她待在院中,哪裡也不許去,甚至還落了鎖。

一直到下午一些的時候,公子哥兒們正好聊到了皇帝賜下的汗血寶馬,都很羨慕蘭又天,起鬨著想要親眼見識見識。

於是,太子便提議,各府都帶馬兒來,到城東的馬場,開一場擊鞠賽。

女主蘭溪想著,原主在屋裡悶了這麼久,要是能玩一場遊樂,一定會很開心,說不定還能緩和她們之間的矛盾。

便向父親遞了好話,請求放原主出來,去馬場看擊鞠。

“父親勿用擔心大姐姐,無論她做什麼,我都會陪著她一起的。”

看看,多麼為他人著想的白蓮花女主角啊。

但換做現在,重想一遍劇情,不難發現,其實,真正想上場一展風采,以求吸引太子的注意的,是她蘭溪吧。

至於原主,妥妥的一個工具人。

一來,作為愚蠢乖張的反面典型,可以側面烘托蘭溪的聰慧活潑。

二來,閨中貴女和公子哥兒們玩擊鞠,多少會被人說閒話,但如果是擔心姐姐受傷,而不得不上場呢?

勞資真是信了你的邪!

這麼明顯的伎倆,自己在看小說的時候,居然一點察覺都沒有!

哎喲,人家是第一次看東方的無腦爽文嘛,還是可以被原諒的。

那,蘭溪此時的憤然離場,會不會又是跑到背地裡使壞去了?

畢竟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可能已經等不到下午的馬場橋段,現在就要盤算著伎倆,重新強調原主的愚蠢形象,把佛緣祥瑞什麼的濾鏡,統統撕毀了才行。

所以,並不用費這腳力走去花廳,就在院中稍等她一會兒就行。

也不知怎的,蘭么忽然覺得手指癢癢,竟是想要作畫了,便走進了院中的畫舫。

見狀,欣然立馬利索的鎮好了宣紙,擺齊了筆墨水洗,上好了茶水點心,還焚了檀木香薰。

幸好銀硃眼疾手快,才搶到了磨墨的工作。

蘭么素手執筆,垂眸作畫,竟漸漸沉浸在了自己的一方心境之中,那裡,似乎平添了什麼東西。

不多時,畫像已成,可蘭么卻眉頭緊鎖。

不知為何,這觀音的面容,叫她不甚喜歡,甚至越看越心煩。

於是,便抬筆在觀音的臉上,劃了一個大大的叉。

“啊……”

突的,傳來一陣驚呼,接著是稀稀碎碎的議論聲。

蘭么這才抬起了頭,發現眼前竟烏泱泱的站了好些人。

什麼情況?

被眾人簇擁著的,是一位的老婦人。

雖年過半百,但頭髮依舊青黑,眉眼間很是嚴肅,隱隱之中,還有一股雷厲風行之態,叫人難以親近。

她身著一襲深褐色的裙袍,卻也使得垂掛在胸前的碧玉觀音佛像,顯得更為突出了。

蘭么從記憶中,調取到了這位老婦人的資訊,原來是大番國前任大將軍的遺孀,賀老夫人。

說到這賀大將軍一門,也是令人心生敬畏的存在。

近二十年以來,雖西面四國相對平靜,但北境卻是戰亂頻發,更是演變出了幾場大規模傷亡的戰事。

賀大將軍攜一門忠將,無論男女,領命鎮守北境。

然而,北境對面的寒武國,不但正規軍隊驍勇善戰,更是深知細作暗殺之道。

再加上,那時的兵部,內部腐敗貪汙,所有北上支援的兵器,均為魚目混珠,以次充好。

戰士們手上沒有好武器,到最後只剩以肉身搏尖刀。

賀大將軍一門,一直廝殺到十六歲幼子陣亡,才姑且贏下了北境的安寧。

此時,全府上下,就只剩賀老夫人和孫女賀如萍了。

返回都城後,賀老夫人認定是因為賀家一門的殺業太盛,才落得個絕後的結局。

便一改曾經馳騁戰場的模樣,點一盞青燈,供觀音佛像,改性潛心禮佛。

賀老夫人右邊站著的,便是孫女賀如萍了。

雖還未及笄,但身形高挑而成熟,濃顏系五官與賀老夫人幾多相似,更是因長期習武,舉手投足之間,盡顯英姿颯爽的氣勢。

只是穿衣打扮很顯小家子氣,與氣場完全不符,看上去整個人都很古怪。

還有那一雙杏仁眼,總會時不時的瞥向原主的未婚夫,江雲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