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學宮美少年
風流書生什麼意思 男人是山919919 加書籤 章節報錯
1595年,明萬曆二十三年,龔正陸出生,萬曆皇帝授努爾哈赤“龍虎將軍”。
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努爾哈赤在新賓永陵西建祖陵。
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滅哈達部,並創制滿文。
1603年,萬曆四十一年,努爾哈赤由佛阿拉城搬到具有都城規模的赫圖阿拉城。
魏忠賢從王安那裡聽到東廠對東北形勢的報告,又想到萬曆十一年李成梁在尼勘外蘭勾結下誤殺了努爾哈赤父親、祖父的情況,感覺這個努爾哈赤是要準備造反了。
但是,這時候的萬曆皇帝,還在裡太子的事情上與大臣內鬥,對於東北的危險形勢,只是盲目相信李成梁,根本就,與任何防範措施。
魏忠賢想提醒皇帝,但是他沒有資格說話,聽到一言一行還受制於上級王安。於是,他就想找那位人人尊重的龔御史,沒想到,龔御史致仕回家了。
來到御史就門口一看,果然沒有了龔御史的影子,好在還有兩個年輕人出出進進,上去一問,知道是龔御史個兩個兒子,留在教材做買賣,順便管理京城的房子。
“做買賣?有一筆販馬的生意你們做嗎?”魏忠賢想起了一件事,馬上問道。
“販馬?”弟兄二人一下子沒有聽明白。
“就是把一批內蒙古優質馬送到東北錦州去。”魏忠賢就講請了買價、賣價,並講了具體要求。原來,這是他讓人採購的一批軍馬。
弟兄二人只要一路把馬照顧好,安全運到目的地,就可以掙到國家一大筆錢。一聽說為國家服務,弟兄二人當然願意掙這一份辛苦錢。
“你父親致仕在家幹什麼呢?”魏忠賢想,現在的官員致仕了也可以請回來的。
“父親主要是教弟弟讀書。聽說,最近要送他上學呢!我那個小弟。比我們倆可是強多了!人家聰明好學,父母親簡直是視如珍寶。“大兒子就誇獎起自己的弟弟來。
龔紳致仕在家,離開了朝廷裡那些內訌,覺得清淨了許多。他本來想好好的教育一下小兒子讀書,可是,教了一陣子,發現自己教的不繫統,就想把他送到學宮裡去。
江南水鄉松江縣,一個小橋流水人家的鎮上,出現了“華亭學宮”幾個大字。學宮青磚綠瓦,顯得十分雅緻。一個家僕男人,帶領一個風流俊俏的小男孩來到了學宮門口。
家僕衝著學宮裡張望了半天,見沒有人出來,只得求門子通報。
教書先生邁著方步走了出來。看到家僕,打招呼道:“請問,找我何事?”
家僕說道:“先生,這是朝廷御史龔紳幼子龔正陸,聽說孫先生學識淵博,教育有方。想請他家小公子到你學宮裡讀書,望先生收留。”
“既然是朝廷御史,不在北京朝廷,到我們這華亭來幹什麼?”孫先生聽了,疑問道。
“孫先生,龔御史已經致仕回家安度晚年了。所以……”家僕說完,立刻掏出一紙書信。
孫先生接過信,唸了起來:“江南華亭致仕老朽問候孫先生閣下:老朽龔紳,家生有三子,長子、次子不喜歡讀書,熱衷於商賈。
“只有幼子,起名龔正陸,字平夷,少而穎異,長而涉獵。諸子百家,無不貫通,古今書史,靡不洞悉。但是未進學宮系統修習,學問還是雜亂無章。
“聞孫廣文先生是個飽學宿儒,善於開學啟迪後生。老朽特將兒子正陸送入學宮,由先生早晚誘掖,成其功名。
“又聞先生學宮中盡是縉紳子弟,收學生約十幾人,一個個追求功名,懂得上進,家裡也就放心讓兒子在這攻讀。為其早日成才,早登科第,特求先生嚴格管教,切切!”
“正陸公子,快快拜見先生。”家僕聽孫先生唸了御史的求學信,連忙提醒龔正陸。
龔正陸聽到家僕提醒,慌忙大禮參拜,嘴裡說道:“拜見恩師,還望恩師對平夷嚴格管教。”
“好的,就請公子入學宮與同窗們一起讀書吧。”孫廣聞老先生接受了龔正陸的參拜,就領他進入到學宮裡。來到教室,早有一群鄉紳子弟在那兒搖頭晃腦,咿咿呀呀背誦古書了。
孫廣聞先生安排了龔正陸座位,又給了他一本線裝書《詩經》,也不向其他的同窗介紹,但是那些人看到來了新同窗,卻都轉過頭來,好奇的打量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