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悄悄的將東西放回去了,檢查自己放的和原來無差別。
走出了大門,徑直走向我家。
“瑩瑩,娘回來了,你和子旭願意收留老太婆嗎?”
奶奶立馬起身迎接,“娘,瞧你說的,這是你家,你想回家就回來。什麼收留不收留的,不好聽,以後不許說了。”
邊說邊扶著老太太,“娘,你的包裹呢?我去大哥家取過來。”
“我沒拿,不要了,那些東西都不值錢,而且既然我要和你們重新開始,那過去的東西就丟了,以後用新的。”
“都聽孃的。”
奶奶去準備飯菜了,太奶奶躺回自己的屋子,熟悉感迎面而來,感動的哭了。
大伯母回來沒看見太奶奶,跑我家接她。
見太奶奶鐵了心不回去,就說“娘,你想好了,你是自願跟著我和子涵的,現在這樣做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嗎?”
“回去吧!我執意和老三家過日子,以後你都不要來了。”
大伯母不甘心搖錢樹沒有了,畢竟之前老太太在自己家時,爺爺奶奶每個月按時給錢,她家生活變好,吃得好穿的好都虧了我家,她才不會放棄。
跑回去找村幹部,“村長,你評評理,我婆婆這麼做是不對的。”
清官難斷家務事,本來村幹部不想過來。
都是我爺爺每年給村裡捐錢,重陽節請村裡人吃飯,這恩情大家都記得,於是硬著頭皮來了。
“子涵媳婦,我覺得這件事情主要看老太太的選擇,她有自己的意見,不如大家聽聽老太太怎麼說。”村長很機靈,她兩頭都不想得罪,開始踢皮球。
老太太不急不躁,說“老大媳婦,之前跟了你們,你和子涵也挺好的,謝謝你們那段時間的照顧。這次我鐵了心跟老三家,以後也不會再賴著你們,儘管放心。”
意思很明確了,在你那過的不好,我老三和媳婦願意對我好,給我養老,那我肯定選擇老三家。
村長開口說“之前分家,大家都在場,分了哪些東西我這裡有記錄。既然老太太選擇老三家,之前老太太帶過去的東西應該還回來。”
說完看向大伯母 。
大伯母是出了名的鐵公雞,一毛不拔,拿過去的東西不可能交出來。大家也深知她的性格。
老太太怕擺脫不了大伯母,於是決定了,什麼東西都不要。包括之前帶過去的爺爺奶奶上交的工資也不要了,只要人過來就行。
爺爺怕大伯母一直纏著太奶奶,“大嫂,你放心之前的東西我們都不要,都留在你們家。而且這裡有二十塊錢,你拿著。就當是你照顧孃的辛苦費,之前謝謝大嫂照顧娘,剩下的日子我和瑩瑩照顧。”
大伯母見之前的東西不和她計較,還有錢拿,開心極了。心裡想著“反正我是他大嫂,現在大哥不在家,作為兄弟他理應照顧我娘倆,以後沒錢了,就找他要,他又不會拒絕,少了老太婆眼前也是清淨。”
這麼想著,她覺得這筆買賣不虧,爽快答應了。
雙方簽了字,畫了押,村幹部也禮貌道別。
就這樣太奶奶在我家住下了。
大伯母一回家就收拾東西,之前她送了老太太衣物回孃家,這下可以全部拿回去了,她怕老太太反悔,連夜帶著孩子們趕路。
晚上太奶奶想讓奶奶陪著她入睡,倆人說著悄悄話,聊了很多以前的事情。
說到現在,太奶奶又難過的哭了。
拉著奶奶的胳膊,“瑩瑩,有了對比我才知道你大嫂是怎樣的人,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
之前我沒看清她的真面目,是被她的表象矇蔽了雙眼。現在我都想明白了,以後絕不會聽她擺佈,我也不會誤會你和子旭了。
子涵和子旭兩個人,從小就是那個性格。小時候犯了錯,受罰的一直都是子旭,因為子涵能說會道,將你爹爹和娘哄的團團轉,娶了媳婦也是這樣一個人,兩個人加起來,我們深信不疑。
你和子旭雖然人好,只做不說,所以吃虧的永遠是你們。自己做的事情被其他人領了功勞,心裡知道對方的人品和性格,也甘願付出,不求任何回報。這樣的人,容易被人欺負,也不討喜,只要人們遇到困難需要你們的時候才會找你們,不需要了就一腳踢開。
說了這麼多,奶奶心裡明白,太奶奶終於接納她了。她終於透過努力得到了認可,更加尊敬太奶奶了。
大伯母在孃家被弟弟和嫂子欺負,罵她孩子是野種,還看不起她。
“嫂子,你之前不是這樣說的,之前巴結我的時候,你不是說我兒子是人中龍嗎?還說我孩子將來有出息,現在我男人出事了,連你也要踩上一腳嗎?”大伯母氣不過和她理論。
“那是以前,也不看現在你啥情況,你想帶著你家兔崽子在孃家白吃白住,我第一個不答應。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她嫂子叉著腰,底氣十足的說道。
大伯母氣不過,想聽聽她娘怎麼說。
只見她娘低著頭不說話,也不敢看她。
她一氣之下,帶著孩子回家了。
天天跑我家蹭吃蹭喝,和沒分家一樣。
爺爺奶奶是老好人,也不說啥。
太奶奶本身就看不慣她,現在見她把自己當成這個家的當家主母一樣。“子涵媳婦,這都分家了,你老往弟弟家跑,不合適吧,我可聽說村裡分家過的,除了大事情來往,沒事可不會來回跑。”
大伯母見死老太婆飛上枝頭了,帶著孩子氣沖沖的走了。
回去坐在自家炕上,謾罵老太太。
詛咒完以後,還是不解氣。對著自家孩子出氣,孩子們被罵的不敢說話,大氣都不敢喘。
最機靈的小四,端來一碗水遞給她,“娘,你別生氣了。和老太婆生啥氣,你想想她死了,你還活的好好的,以後我和哥哥們長大了養你,這樣想是不是不氣了。”
大伯母抱著小四親了一下,“還是我四兒懂事,真乖。不愧是孃親的貼心小棉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