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朱瞻基攜百官在宮外迎接,漢趙二王大軍班師回朝。

長街上,百姓夾道歡迎。

“二哥,你說這次朱瞻基那小子會賞什麼東西給我們?”

朱高煦神色一沉,“能賞什麼?無非不就是金銀細軟,土地女人。”

二人身份尊貴,在朝廷裡面做官已經是到頭了。總不能再像朱高爔那樣,加封輔政王,那樣的話朱瞻基能氣死。

“嘿嘿,那我可得多問小崽子要點東西。”朱高燧咧嘴一笑。

安南一戰後,兄弟也不得不認可朱瞻基的皇帝地位。

這事已經成了事實。

而且還有老四在保駕護航,他們也給這位弟弟面子,決定不鬧騰了。

二人駕馬走來,大軍已來到了宮門前。

隔著老遠,朱瞻基便看見了兩位叔叔,他站在原地等待。

若是以前,他可能會迎上去,但現在他是皇帝。

朱高爔就沒想這麼多,他大步走了過去,朗聲笑道:“恭賀二哥,三哥大勝歸來!”

二人當即下馬,兄弟三人抱成一團,發出久別重逢的爽朗笑聲。

“老四,今天你可得陪咱哥倆,好好喝幾杯!”

“行,不醉不歸!”

這時,朱瞻基也走了過來。

“這次安南平叛,有勞兩位叔叔了。”

“不用謝我們,若不是看在老四的面子上,我可不會這麼好說話!”朱高煦冷著臉,氣氛莫名的尷尬。

作為皇帝的朱瞻基有些下不來臺。

“好了,咱們去奉天殿。陛下可是為你們還有三軍將士,準備好了賞賜!”

朱高爔急忙打圓場。

叔侄幾人走在最前面,百官跟隨。

奉天殿上,朱瞻基坐在龍椅上,臉上掛著笑容,無論如何,大明軍隊平叛成功,都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宣旨吧!”

一旁皇帝貼身大太監,換成了王振,這個任人欺凌的小太監,已經逐漸靠攏到權力中樞。

王振拿出聖旨,有模有樣的唸了起來,“安南平叛,漢王,趙王功勳卓著,賜食邑五千戶,進貢的南海珊瑚四支,玉器若干。三軍將士論功行賞!”

聽到這個賞賜,朱高爔當即眉頭一皺,這與他和皇帝商量好的不同。

原本說好的,是要給二人賜官職,留在應天府,聖旨上的內容變了。

他轉身看了一眼龍椅上的朱瞻基,這位侄兒出爾反爾了。

旨意宣讀完畢,王振上前彎下腰,恭敬道:“二位王爺,可以領旨了!”

趙王朱高燧的臉色很不好看,兄弟二人辛辛苦苦的去平叛,廝殺數月,結果就得了這麼點東西。

“二哥,這是拿咱哥倆當叫花子呢!”他小聲衝朱高煦道。

兩人遲遲不接旨,王振急得額頭淌汗,他弱弱道:“兩位樣子…該接旨了…”

“哦,接旨!”朱高煦斜睥了他一眼,臉上笑容冷峻的抓過聖旨。

開啟一看,果然內容無誤,他看向朱瞻基,“呵呵,大侄子這聖旨真不錯啊!”

“咚!”的一聲悶響,在文武百官震驚的目光中。

朱高煦手輕輕一送,聖旨應聲落地。

“唉,仗打久了,這手不聽使喚,聖旨都拿不住了…”

這一幕,看得朱瞻基怒火中燒,赤裸裸的藐視,讓他覺得帝威受損,臉上掛不住了。

當即起身怒道:“那可是聖旨,你怎麼敢的!”

聽到這話,朱高煦眼神冷冽,猛得抬頭瞪著龍椅上的朱瞻基。

“本王有何不敢!”

一瞬間,群臣噤聲,王振拿著聖旨的手都開始抖了起來。

他心中害怕極了。

“老子跟老三去安南,冒著瘴氣毒蟲,與叛軍廝殺,就為了你這麼點東西嗎?!”

“即便是老爺子還在,我兄弟二人去打一仗,都不止這點封賞,你把我們當乞丐嗎?!”

朱高煦怒聲咆哮,他倒不是真在乎封賞,只不過看不慣侄子對自己如此的輕視,防備。

他把頭懸在褲腰帶上,替朱瞻基的大明賣命,結果還是被當成賊防著,換誰來心裡都不舒服。

今日就是換個外人來,論功行賞都不止這點東西。

“你這小兔崽子,要不然看老四的面子上,老子還能讓你坐在這龍椅上,對我們指指點點的?!”

金臺之上,始終沒說話的朱高爔面色猛的一變,這話說的有點太過了。

“二哥!”

“老四,我先走了,這奉天殿站著不舒服!”

“老三,我們走!”

朱高煦丟下這句話,便轉身離去,三弟朱高燧緊隨其後。

二人的突然離開,令百官面面相覷,不知該怎麼辦。

龍椅上,朱瞻基的臉色無比難看,兩位叔叔太放肆了。

一口一個小兔崽子,壓根沒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

“退朝,退朝,都給朕滾出去!”他憤怒的咆哮著。

拿漢趙二王沒辦法,只能把火氣撒在百官身上。

朱高爔出聲安慰,“陛下,這…”

“四叔別說了,你…也退下吧!”朱瞻基沒好氣道。

等所有人退出大殿,他無力的坐在龍椅上,看著空曠的奉天殿,心裡滿是怒火,與沒有辦法的無力感。

大明需要朱高爔的遼軍坐鎮,加上四叔與二王關係好,有這個原因在。

他就動不了漢趙兩位王爺!

“可恨,著實可恨,朕還是這大明天子嗎?!”

“陛下,等待機會除掉你這些礙事的叔叔不就好了嗎?”

在龍椅屏風後走出一個小太監,正是那晚的女太監。

即便廢皇后的事情失敗,朱瞻基也把她留在了身邊出謀劃策。

如今放眼朝堂上,他都沒幾個信得過的人,想跟自己的幾位叔叔鬥,就需要培植勢力,拉攏親信。

女太監,王振,都是這樣的人。

“說得倒輕鬆,二叔,三叔現在手裡也有十多萬大軍,豈是你說除就除的?”

“兩位要是回了封地就沒有機會,留他們在朝中為官,這樣總會有機會的!”女太監出聲,她這話說的有道理。

二王有兵權確實不錯,可要是在朝裡做官,兵權又能做什麼,難道打進應天府?

如果真這樣,三大營肯定不會坐視不管的。

“這主意不錯,可朕目前調不動三大營,沒有兵力,怎麼除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