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女帝根本就沒有心思處理公務。
今日朝堂上的事情,讓女帝萬分為難。
和之前的小打小鬧不同,這一次不僅僅是鎮國公他們帶頭,就連中立的權貴都被拉扯進來了。
一些不管世事的閒散王爺都開始進言,希望女帝能將唐乾交給北元。
可這偌大一個朝堂,提起北元,人人色變,除了唐乾,還有誰能擔此重任,擋住北元鐵騎?
把唐乾交給北元,那不亞於是自斷一臂,任由北元宰割!
女帝嘆息一聲,拿起一本摺子,竟然又是請求將唐乾交給北元的。
她將摺子丟開,清麗的臉上寫滿了不耐煩。
之前也有人說要把唐乾交給北元,但那個時候,是因為北元太強,交出唐乾讓北元退兵,這樣他們可以避免損失。
但這一次,唐乾手握八萬禁軍,還有通元的嫌疑,用權貴們的話來說,這已經不是金錢利益了,而是涉及到了皇權兵權!
這群老傢伙就是一句話,哪怕北元打到京都,也不能允許有人擁有顛覆皇權的能力,必須要立即抹殺!
但是事實上呢?
事實上他們就是擔心唐乾顛覆他們的地位!
其中不少的權貴,更是擔心唐乾造反之後找他們秋後算賬!
要知道,得罪了唐乾的權貴,一抓一大把。
萬一唐乾想不開了,掉頭和北元一起攻打京都,這些權貴豈不是都會被唐乾清算?
想到這個可能性,他們可不就瘋了一樣給女帝上摺子?
女帝看著這些摺子,有些惱怒的哼哼兩聲。
唐乾是個什麼人,她心裡還不清楚麼?
雖然唐乾貪財好色,但是在大是大非上,從未讓女帝失望過。
正因為如此,此時的女帝顯得更加為難。
這個時候,門口有腳步聲傳來,是鎮國公和戶部尚書進來了。
鎮國公和戶部尚書的感覺從來就沒有這麼好過,一個個腰桿挺得直直的,尤其是戶部尚書,甚至高昂著頭看向了御書房的女帝,竟然還有心思對女帝的長相評論一二!
這在之前,從未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要知道,直視皇帝的相貌,這對於皇帝來說,是一種不尊的表現,是要治罪的!
但戶部尚書今日就這麼做了!
旁邊的小太監見兩人來勢洶洶,正要開口通報,被鎮國公一巴掌給撂倒在地上。
聽見動靜,女帝扭頭看了過來,這才發現,鎮國公帶著戶部尚書和一些權貴大搖大擺的走進了御書房。
見到女帝,這行人也不跪也不行禮,尤其是鎮國公,反而看著女帝冷笑不已。
女帝惱怒道,“你們好大的膽子,這是要造反麼?”
鎮國公輕笑一聲,“陛下千萬別誤會,今日臣可不是自己來的,臣是代表燕王殿下來的!”
女帝臉色一變。
她當然知道鎮國公背後就是手握六十萬大軍的燕王,不然以鎮國公這上躥下跳的習慣,她早就讓繡衣使者動手了!
此時的鎮國公緩緩的拿出了燕王手令!
“陛下,燕王聽聞唐乾唐大人之事,十分惱怒。”
“現如今,又得知唐乾手握八萬禁軍,燕王更是擔心不已,故差人送此手令給臣,讓臣告知陛下!”
“唐乾膽大包天,大逆不道,如今更是威脅到了大周社稷,燕王手令,希望陛下能下十二道金牌,速速將唐乾召回京都。”
“若唐乾不回,燕王手持打王棍,上打昏君,下打佞臣,更有監督朝堂之責,可將唐乾以大逆罪論處!”
鎮國公將手令放下,臉上浮現陰險的笑容。
這手令換而言之,就是如果你皇帝不願意召回唐乾,那麼手持打王棍的燕王,就可以用大逆不道的罪名治唐乾的罪!
女帝眯著眼睛冷笑道,“這就是你的依仗麼?”
鎮國公點點頭,“陛下,難道燕王的話,你都不聽麼?”
女帝深吸一口氣,氣得滿臉通紅。
她倒是想要做點什麼,但是燕王的威脅的確讓女帝有些放不開手腳。
可唐乾要是回來,這不等同於放任北元鐵騎進入大周?
女帝一時之間頭疼不已,只能咬牙問道,“鎮國公!朕問你,燕王是怎麼知道唐乾的?”
鎮國公嘿嘿一笑,“陛下,您這不是明知故問麼?臣與燕王相交莫逆,自然會將朝堂大事小事一併告知。再說了,京都最近發生了這麼多事情,燕王要是一點都不知道,這不應該吧?”
戶部尚書也跟著冷笑起來,站在鎮國公身後道,“陛下,燕王殿下也是為了你好,要不你還是聽殿下的話,老老實實發金牌?”
女帝氣得牙齒癢癢,但是偏偏沒有辦法反抗這麼一位巨佬。
那可是手握六十萬大軍加上打王棍的燕王啊!
別的不說,只要燕王擺爛,大周北邊完全失守,到時候來的,就不是什麼十八萬鐵騎了,只怕北元整個的都要過來了。
想到這裡,女帝冷漠的看向了鎮國公等人,“你們說得不錯,朕允了,你們現在可以走了吧?”
女帝被迫點頭,讓鎮國公和戶部尚書爽得不行!
但是就這麼走了,他們豈不是白白浪費這麼好的機會?
當下戶部尚書便開口道,“陛下,事情緊急,我們思前想後,還是覺得要親眼看見陛下發出金牌為好,這樣燕王那邊,我們也有交代不是?”
這群狗腿子的模樣,頓時讓女帝氣得渾身發抖。
她咬牙召來總管太監,吩咐他去擬旨,當著幾人的面傳喚使者,讓他們八百里加急去給唐乾送金牌。
鎮國公卻藉口別人傳旨他不放心,還讓人把自己的大兒子叫了過來,說是讓自己兒子去才能安心。
女帝氣得牙齒癢癢,卻不得不答應下來,鎮國公和戶部尚書等人這才離開御書房。
他們一走,女帝立馬拿出紙來。
她覺得,若是不給唐乾解釋一番,她擔心唐乾放著金牌都不管,恐怕不把北戎人滅完,唐乾不會回來。
關鍵是,這種事情,唐乾做得出來。
要知道唐乾可是一直在她面前求死!
別說十二道金牌了,就是十八道金牌,唐乾說不聽就不會聽!
但這件事已經不是女帝能做主的了。
她在信中詳細的寫到了京都目前的局勢,也提起了燕王的勢力和自己的無奈。
最終也是希望唐乾能快點回京都,不要忤逆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