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臺上首次採用雙簧的形式,夾雜著戲曲和吉他彈唱,包袱抖得也很漂亮,等到下臺的時候,底下的觀眾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徐清川調侃道:“這下不會有人說我讓你演傻子了,人生不易。”
謝安予拍了一下徐清川的肩膀,“行了,淨抖機靈,回去看他們的表演吧。”
等看到秦霄賢登場,謝安予不僅感慨,“老秦這人還挺瘦,還挺喜歡蹦迪。”
徐清川眼珠一轉,靠近謝安予低聲說道:“你喜歡這型別?”
謝安予同樣回道:“no。”
徐清川繼續八卦:“那你和另一個姓張的呢?”
謝安予扶額,“我現在一心撲在事業上,感情這事再說吧。”
徐清川還想接著說什麼,就被謝安予一個威脅的眼神,縮回了脖子,太兇殘了。
等到一切表演完畢,一行人趁著統計票數的時間和觀眾們道了別,謝安予和徐清川兩人就坐了私機回去。
就四天時間連休息帶排本,謝安予也看了下評論區,除了羽毛和清雨自誇的評論外還有一小部分說自已以大欺小之類欺負新人。
徐清川這邊也接收到這樣的情況,甚至比謝安予這邊更嚴重,說什麼拍電影電視的錢賺忘了又想起來相聲了,還有什麼猜測自已和謝安予之間的事,說謝安予是自已的小三,連配圖帶分析,說的一愣一愣的,要不是徐清川是本人,他都信了。
兩人既然參加比賽了,就已經做好被罵的準備,對於這些評論也就是當個笑話看看,更何況,要臉的誰還說相聲。
外面鬧得腥風血雨,穩定好羽毛和清雨,兩人就在屋內安安心心的排練自已的劇本。
節目第三期很快開始錄製,徐清川一看地點,嚯,這不是專業對口。
兩人一大早帶些吃的就去了德雲社,這次缺席的另外一個人歐弟也來了。
等人到齊還沒有聊一會,岳雲鵬帶著社裡的師兄弟進來。
“哇,辛苦啦辛苦啦。”
“各位師哥好!”
“各位師父們好。”
岳雲鵬也看到了謝安予,“呦,妹子你也在呢?”
謝安予笑意盈盈:“是啊,嶽哥,來參加節目。”
岳雲鵬:“那今天這活動可難不倒你們,我先介紹人吧。”
謝安予:“好的好的,嶽哥,咱們一會再聊。”
等到幾位師兄弟介紹完,郭德綱帶著孫越從門外走進來。
郭德綱坐在中間的凳子上,“我也不知道他們安排孫老師在我身邊。”
孫越:“暖和。”
郭德綱:“嗯是,這兩天冷,孫老師跟兩邊也很熟。”
孫越:“熟。”
郭德綱:“德雲社,一個小小的民間相聲團體,憑手藝吃飯,憑能力養家餬口,其實今天來我們是有目的的,希望你們大家找到志同道合默契相合的搭檔。”說著說著,指著挨著坐的謝安予兩人,“除了你們兩個。”
謝安予雙手一攤:“誰讓我們是倆人參賽。”
徐清川也跟著一起搞怪,“是啊是啊,沒辦法組隊還真是可惜,你們加油哦!”
郭德綱:“得了便宜還賣乖,小心找人打。話歸正題,要進行說學逗唱的比拼,透過這個瞭解各位的基礎水準,經歷完兩站的學習和比拼之後,最後一名將成為淘汰的待定選手。”
“會淘汰?”
“會的。”
“我的手已經在出手汗了。”
……
跟著郭先生一起來到遊戲的場地,場上除了嶽哥搭檔就是幾位助教,至於徐清川兩人的助教姍姍來遲。
張雲雷穿著銀白色大褂走到徐清川面前,伸出手,“不好意思,來晚了來晚了。”
徐清川伸出手回握,還真是這小子,自家師妹可是香餑餑了,開口回覆道:“不晚不晚,節目還沒有結束。”
謝安予:“不晚不晚,第八季還沒有開始錄。”
張雲雷無視兩人的話站在謝安予旁邊,側頭低聲說道:“本來不是我來,我找人換了,怎麼樣?”
謝安予看著一臉笑意的張雲雷嘴角也跟著勾起,“猜對了七八分,先比賽吧。”
徐清川一直留意兩人,見兩人的頭湊在一起,自已跟著走了過去,遮住鏡頭,“小心鏡頭啊,祖奶奶。”
謝安予:“知道了知道了。”
張雲雷撇了下嘴,表示委屈死了。
謝安予在一邊的包裡拿出生鮮盒,“喏,拿了一些水果,一會你坐在後面可以吃,我去衝鋒陷陣。”
接過盒子一開啟,全是自已愛吃的,笑呵呵的跑到後面。
旁邊的師弟看到好奇的發問:“師哥,你和師姐關係看著不錯啊?”
張雲雷:“從小我倆就認識。”
師弟恍然大悟:“青梅竹馬我懂了。”
遊戲這邊
孫越:“好,咱們開始第一個遊戲,斷字接龍。”
兩兩組隊,德雲隊和歡樂人隊,謝安予和徐清川兩人輪流著出戰,第一站徐清川出去。
謝安予:“加油加油,過不了回去查功課。”
徐清川小聲苦笑,“不是吧,安姐,”
岳雲鵬:“專業的來了,大德雲來個厲害的,誰應戰?”
曹鶴陽舉手,“我來我來。”
最後兩人以一秒之差,徐清川獲得勝利。
第二個遊戲
孫越:“無論是相聲領域的唱還是其他形式的學唱擁有好的音準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嘈雜的環境裡不被帶偏帶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下面要挑戰魔音入耳。好,接下來喜劇人隊派誰?”
謝安予剛想舉手,就被其他人按了下去,大殺器要留在後面。
上去兩個失敗兩個,謝安予最後還是上了場。
謝安予:“我來吧。”
“好!加油加油。”
謝安予對著人群說道:“唱個戲吧,大家喜歡也可以跟著一起唱。”選擇自已最熟悉的選段:“劉大哥講話理太偏。”都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剛唱一句,懂戲的一群人連連點頭,這還真不錯,跟著小聲一起唱道。
“誰說女子享清閒,
男子打仗到邊關,
女子紡織在家園,
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
不分晝夜辛勤把活幹,
........
險輕點露出來女兒痕跡。
隨元帥十二載,
轉回故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