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賈東旭看著蘇銘的表情,
四合院少年開局打殘棒梗 南亞的玄兒宇濤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一路上,蘇銘的腦海中不斷回想著閻解成的面孔和他的言辭,那些過往的交往和信任,讓他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痛苦和失望。終於,蘇銘來到閻解成的辦公樓,按下了電梯按鈕,心中充滿了堅定的決心。
電梯緩緩上升,蘇銘的心情也隨著電梯的上升而漸漸平靜。他知道,面對閻解成,他不能手軟,必須要用最堅決的態度,捍衛自已的權益和尊嚴。
電梯停在了閻解成的辦公室樓層,蘇銘深吸一口氣,走出了電梯,徑直走向閻解成的辦公室。門口的保安看了看他,點了點頭,示意他進去。
推開辦公室的門,蘇銘看到閻解成正坐在辦公桌前,臉上帶著一絲不屑的笑容。當他看到蘇銘進來,眼中的輕蔑更加明顯。
“蘇銘,怎麼有空來我這裡?”閻解成的聲音裡充滿了譏諷。
“閻總,聽說你和劉光天聯手,想要把我從專案中踢出去。”蘇銘直視著閻解成,語氣堅定,“我想知道,你們的目的是什麼?”
從小,蘇銘就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總是跟著一群夥伴在小鎮上打打鬧鬧,爬爬樹,捉捉迷藏。他們那群孩子,有的是從同一個小區來的,有的是在學校裡結識的,但大家都形影不離,成了那種能一起分享快樂和痛苦的朋友。蘇銘的最好的朋友是李林,一個同樣調皮搗蛋,但聰明伶俐的男孩。
他們經常一起在小河邊玩耍,嘻笑著度過無數個陽光明媚的午後。記憶裡,小河的水清澈見底,兩岸的柳樹在微風中搖曳,彷彿在歡迎他們的到來。有時候,他們還會偷偷溜進村子邊上的果園,偷吃農民大叔種的那些甜蜜的水果,然後高興地跑開,躲在小路上大口吃著,嘴角掛著調皮的笑容。
但生活並非總是那麼順利。在蘇銘上小學的時候,他的家裡發生了一場大火,他們的小屋被燒燬了,父母雖然安全,但家中所有的積蓄都付諸一炬。那一夜,他們只能去親戚家寄宿,蘇銘的心裡充滿了無助和恐懼。他失去了很多,但他沒有失去對生活的希望和對友誼的信念。
這一次,蘇銘的朋友們也都給予了他巨大的支援和幫助。李林的家裡雖然不富裕,但李林的父母仍然從自家糧倉中拿出了一部分來幫助蘇銘的家庭重建。其他的朋友們也在各自的能力範圍內盡力幫助,有的捐了衣服,有的捐了書籍,有的甚至去幫忙清理廢墟。在這些困難的日子裡,蘇銘感受到了友誼的溫暖和力量,他明白了,真正的朋友是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站在你身邊的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一起進入了同一所初中。初中的生活多了許多挑戰和變化,他們面對著更多的學業壓力和青春期的煩惱。但他們的友情卻愈加深厚,像那根深深紮根的參天大樹,風吹雨打,依舊屹立不倒。他們一起經歷了青澀的初戀,一起哭過笑過,一起為了夢想努力奮鬥。
在高中時期,蘇銘和他的朋友們分道揚鑣,各自進入了不同的學校,選擇了不同的專業。他們的交往變得不再頻繁,但彼此之間的情誼卻從未改變。即使偶爾見面,他們仍然能像從前一樣無話不談,分享彼此生活中的點滴和成長的經歷。他們相信,即使距離拉遠了,友誼的紐帶也能牢牢地將他們緊緊相連。
蘇銘走出了小鎮,去了一個大城市讀大學。那裡的生活節奏快速而緊張,他學會了獨立和堅強,但他心中對家鄉和朋友的思念卻從未改變。每當寂寞的時候,他會開啟手機,看著朋友們發來的資訊和照片,彷彿時間回到了那些無憂無慮的童年和青春歲月。
現在,蘇銘已經畢業工作了,他在一個大公司裡做著自已喜歡的工作。他結交了新的朋友,擁有了自已的圈子和生活。但他始終珍惜和銘記著從小到大的那些朋友們,那些陪伴他成長的人,那些在他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記的人。
蘇銘望著手機螢幕上的號碼,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按下了撥號鍵。電話鈴聲響了起來,他緊張地等待著對方的接聽。
“喂,您好,小當嗎?”蘇銘的聲音有些生硬,因為他心裡早已把話說好,但一接通卻不知從何說起。
“喂,你是誰?”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略帶警惕的女聲。
“我是蘇銘,我們是高中同學,我在城裡工作,聽說你也在這附近。”蘇銘強裝鎮定,他其實早已料到小當可能不記得他了。
“哦,蘇銘啊,對不起,我不太記得了,你找我有什麼事嗎?”小當的語氣有些冷淡,彷彿在提醒蘇銘不要浪費她的時間。
“其實……我想請你吃個飯,聊聊過去的事,也好認識一下你現在的情況。”蘇銘有些結巴,這並不是他慣常的風格,但對方的態度讓他感到有些不自在。
“哦,飯我自已解決,沒必要了。”小當的回答簡短而直接,沒有給蘇銘繼續說下去的機會。
蘇銘心裡有些失落,他原本以為這會是一個輕鬆愉快的邀約,但現實卻讓他感到尷尬和困惑。他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難道這就是他和小當之間的結局嗎?
“蘇銘,你打算繼續跟她聊下去嗎?”賈東旭看著蘇銘的表情,似乎已經猜到了電話的結果。
蘇銘苦笑了一下,“可能她對我沒什麼印象了,或者不願意回憶過去吧。”
“不要太沮喪,有時候人們的生活軌跡不一樣,過去的朋友也許已經成為彼此生命中的過客。”賈東旭安慰道。
蘇銘點點頭,心裡明白這個道理,但情感上還是有些難以釋懷。他知道不能勉強,但那份渴望重新聯絡的心情仍然很真實。
“我可以試試找其他朋友,也許能找到有共同話題的。”蘇銘自我安慰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