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自已偷偷追求成長的感覺,北致挺樂在其中的。

說實話,現在一般打工人家庭條件都不錯,根本瞧不上北致這些小動作。

很多同事在北里都有好多套房了,北致聽說,人家也不用像北致這樣找人生價值。

或許只有北致這樣普普通通且貧窮的人才需要這樣吧。

北致才不管別人的生活是多麼多麼的好,她過好自已的日子就行了,不羨慕別人,也不輕視自已。

北致不喜歡抱怨生活的人,她儘可能遠離負能量的人。

用津周的話老說就是,靠近負能量的人,自已只會越來越壞,本身沒什麼問題的人,因為跟負能量的人在一起久了,也會慢慢被影響腐蝕的。

但凡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第一反應就是要趕緊跑,越快越好。

北致牢牢記著津周的這些話,千萬千萬不能被這群人纏上,要不然想跑都難。

北致媽也是這樣的觀念,誰喜歡天天跟愁眉苦臉的人在一塊啊。生活再艱苦,也有高興的時候吧,一直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誰也不喜歡,誰也不待見。

北致不想分享自已這些事情,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人性。除了自已爸媽,沒人會見得自已過得比周圍人好,即使是自已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在北致小的時候,北致媽就說,“做人千萬不能張揚,無論是有錢還是有什麼喜事,儘量別對外人說,沒人會真正替你高興,說不定還會想辦法給你下絆子。”

北致對北致媽說的這席話還是深有感觸的。她上大學的時候,拿了兩年政府獎學金、一年國家獎學金,跟姑姑、姨姨、舅舅們分享時,他們就會說一些酸了吧唧的話,雖然當面都會說“北致你真厲害”“我們家孩子以後都得向你學習”之類的場面話。

但是在背後就會陰陽她,比如“北致從小到大隻知道學習,其他一竅不通”“學習好有啥用啊,又幫不上家裡忙”,北致每次就當沒聽到,從此以後再也不跟親戚們說這些了。

北致會經常跟父母分享她的開心事,她一是因為希望父母開心,畢竟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已的孩子過得開心幸福;二是因為人本來就有分享欲,無論好的壞的,都想跟人交流交流、說道說道。要不社交在當今社會為什麼這麼重要呢。

現在有了津周,北致也可以跟津周分享分享日常喜怒哀樂。

其實,跟二嬌和老三分享也沒啥問題,只是有時候覺得大家不同頻,反而不說那麼多了。

北致因為從小看多了姊妹兄弟間爭家產、相互推卸贍養父母的事,所以從小就對兄弟姐妹之間在一個行業或者做一個買賣很牴觸。

津周也很理解北致的感受,因此即使津周那時候找工作那麼困難,也沒有說去北致爸媽家幫忙,為了就是避嫌。

津周說,“你弟弟現在還在上學,我幫忙你爸媽肯定很高興。但是等你弟弟畢業了也在家裡攤位上幫忙的時候,我就成了全家的眼中釘肉中刺了。我不摻和你們家這事,這不是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