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致轉述了津周的還價話術,二嬌連連答應,“好嘞姐,那我就這麼說,看看能不能拿下。”

最後,二嬌滿意而歸。

冰箱、洗衣機二嬌都在網上買好了,就等著送貨上門了。

為了慶祝二嬌喬遷之喜,北致媽決定請全家吃烤鴨。

十一的時候,他們吃烤鴨,店裡送了一張烤鴨券。

北致媽一直在等著孩子們回家,然後一起去吃。

二嬌和北致找了個週末,帶上津週一起吃烤鴨去了。

所以說,為什麼感覺週末過得那麼快,是因為沒有任何壓力,就享受陽光、美食和家庭溫暖就好了。

北致和津周還經常回各自父母家蹭吃蹭喝,這樣還不用自已做飯、打掃戰場。

北致今早起了個大早,比平時早起四十分鐘。

她想趁早上這段時間,鍛鍊十幾分鍾,然後再衝個澡,這樣就可以神清氣爽出門啦。

而且她到了公司之後,也可以乾點自已的事,比如編輯個推文、寫個段子之類的,畢竟自已的賬號還是不能總是斷更。

前一段時間,因為北致在忙各種工作上的事,把自已的賬號都拋之腦後了,所以她到了公司後趕緊開始構思創意。

公司是九點上班,很多同事九點半才會進入工作狀態,這樣的話,北致就有四十分鐘時間去創作內容。

北致很享受養自已賬號的感覺,看到大家點贊、收藏、關注,她很有滿足感和價值感。

北致最近看了一本超級有意思的書,講的是生活中很多決策都可以透過數學來解決。

書裡傳導著這樣一種理念,與其每天暈暈乎乎地接受命運的安排,不如把理性決策放在前面,把決策變成一個數學問題,以一些確定性來應對大多數不確定的情況,這也是這個時代職場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很多事情都可以用“37%原則”來輔助決策。

比如,想買房子了,卻遲遲拿不定主意該買哪套。書中給了一個很好的決策方法。

以一個月為例,把一個月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只看不買,在充分了解自已購買力的基礎上,看看自已喜歡哪些房子、不喜歡哪些房子,一定要做好記錄,省得後面全忘了,當然最好的房子一定要做好標記。

等到過了37%這個時間點之後,進入第二階段,從這天開始,一旦遇到一個比第一階段自已最滿意的房子還好的時候,或者幾乎持平滿意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地買下來。

這樣,能夠最大機率買到自已滿意的房子,還不會後悔。

北致將“37%原則”運用到了自已工作中去,比如自已月底就要交一個大材料了,她會運用37%的時間來各種蒐羅、整理素材,用63%的時間去起草稿件,這樣能確保她在規定時間內最大限度完成報告且質量不會很低。

畢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道理是真真切切的。

北致從小數學和邏輯就不好,這被很多老師都指出來了。

但是沒想到透過自已長期寫材料寫報告,她的邏輯性居然一點點好了起來。現在她開始用數學來指導自已的工作和生活,希望自已工作得越來越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