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高中三年,北致就瑟瑟發抖。
北致所在的高中,從高一下學期開始分文理科,然後根據考試成績進行分班。
剛開始,北致特別高興,她被分進了文科最好的兩個班之一。不幸的是,她是班裡的最後一名。
幾乎每次月考,第一名都被她摘得,偶爾有兩、三次,她榮升為班裡倒數第二名。
北致在文理科分班的時候,很堅定地選擇了文科。雖然兩科都很差,但是文科相對好一點。
六科,她可以說沒有一科學得好的。
六科老師都跟她談過話,讓她好好學習,北致發誓,她很用心了,但是還是學不會。
為了能考上大學,她高中三年也是每天熬夜看書。
北致真心覺得自已不適合學習,花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也考的不是很理想。
北致身邊很多人說,如果再上一次高中,一定努力學習。北致完全沒有這種想法,她已經很努力了,她再也不想考大學了。
她印象很深,語文、數學、英語、地理、政治、歷史六科老師都給她“補課”,老師最後全部放棄,實在是豬隊友。
北致從第一天分班,就被班主任安排到了講臺旁邊的位子上。這都是老師最關注學生的寶座。
即便如此,北致的成績也是一如既往的差。
很多人說,你是想當雞頭還是鳳尾?
如果問北致,可以選前者。
高中這種直觀壓力對北致未來職業傾向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她後面入職的每一家公司都不是壓力很大的型別,北致抗壓能力比較差。
如果多賺些錢,但是需要每天承受很大的壓力,北致會直接選擇放棄,至少這是她當前的最真實想法。
高考前的幾次聯考,北致考得都不是很理想,她從未跟家裡人說過學習的事,家裡也怕她壓力大,很少談論成績。
這對於北致來說,已經很好了,如果家裡再施壓,北致很可能精神崩潰。
其實,在高三上學期,北致壓力大到有一次拿小刀劃手腕,她在那一刻真的不想再活了,一點也不想在做卷子了。
她在廁所偷偷給自已的手腕劃了幾刀,感覺太疼了,覺得還是回去寫卷子吧。
她的極度消極情緒很快消失了,有那麼多卷子還不趕緊做完,啥時候能睡覺啊,這就是北致當時的想法。
北致也認為自已很搞笑,可能高考在活著面前就是個極其小的事情。
這件事北致沒有跟任何人說,她也覺得就是一瞬間自已陷入了消極情緒,很快又走出來了,她也相信自已能調整好。
高考前一天晚上,北致接到爸爸電話,說準備高考來看她。
北致本來就很緊張了,直接拒絕了,後來爸爸還是來了,給北致送了兩箱牛奶就走了。
北致是大家庭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孩子,雖然考得不是很好,但也很值得家裡驕傲了。
北致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爸爸告訴了很多親朋好友,家裡也是都很高興。
姑姑、舅舅、姨媽都告訴自已的兒女要努力學習。
任何家庭都會有一個巧妙的現象,家裡有一個孩子考上大學了,後面考上的機率就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