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們大多都喝酒,女人小孩們則喝著飲料嘮著家常。
在老家又待了兩天,北致爸全家就準備返程了,這時候爺爺堅決反對回去,他要留在老家。
這可愁壞了爸爸和姑姑們。
爺爺七十了,一個人在家沒人照應,這肯定不行。但是老爺子堅決留下,三個兒女商量了一下,先由三大爺照應,他們趕緊找個保姆。
父親、大姑、兩姑三家人各回各家,原以為相安無事,但世事難料、人心難測,還沒在家睡幾個踏實覺,徐家群就炸了鍋。
北致氣得一直在電話裡蹦了兩個字的國粹,真是欺人太甚了。
回來的第三天晚上,北致下了班在家看電視,她看電視劇喜歡重複刷看過的劇,不費腦子。看的正入迷,手機突然震動,她拿起手機一看,二姑家表姐電話來了。
北致很納悶,他們表姐妹間很少聯絡,最多過年送個祝福。發生什麼事了?她也沒多想,直接按下了接通。
姐妹間寒暄了幾句,很快進入正題。
“這不可能!你也不該找我,這事是長輩間的事,咱小輩別摻和了。他們說怎麼弄就怎麼弄。”
北致拒絕著表姐不合理的要求,她以為這件事到此為止了。
誰知,兩分鐘後徐家群熱鬧起來了,表姐說著刻薄的話,發了一段長長的文字,大體意思是希望北致爸全包了奶奶的喪事花銷。
奶奶喪事費,北致之前聽媽媽提過,三個兒女平均擔負。按照農村的老理兒,都是兒子給父母養老。但是北致爺爺奶奶思想很前衛,他們當時把錢平均分給了三個孩子去創業。在那個年代,一人分到幾萬塊錢在村裡都是少有的。
當時三個孩子也同意共同贍養老人,畢竟都在城裡做生意了,怎麼著日子也比村裡的寬裕些。
老人喪事費,三位兒女早早就定好了,未來父母老了,共同承擔。這沒成想,等到老人真的不行了,他們又反悔了。這是喪事前一天還特意又商量了一番。
北致敏銳地察覺到,看來兩個姑姑商量好了。統一戰線嘛,利益一致自然好成團。人之常情,她理解,但是這是長輩的事,她插手確實不合適,俗話說大人的事小孩少插嘴。
她看到群裡表姐的這段話徹底炸了,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嘛,怎麼開始人身攻擊了。
北致脾氣也上來了,她也回擊了一句話——大人的事少找我,再找我滾蛋!
北致很少跟人起衝突,覺得沒必要,而且也沒啥大事。但是這事是原則性問題,堅決不行。
群裡更熱鬧了。表姐一家人開始圍攻北致,北致沒有再發聲,她覺得剛才回那句話都多餘,她實在是氣不過,爸媽太受委屈了。
約莫半個小時,北致爸叫她回家一趟。
北致能猜到父親要說的話,無非是息事寧人,這幾萬塊錢他們自已出了就完事了。但是北致不這麼覺得,忍,一直忍,在她小的時候父親就因為這些事在忍。她真的無法理解,為什麼要一直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