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們紛紛在紙上寫寫畫畫,高良才也沒有閒著,他四處走動,仔細地觀察著每個工匠所畫的作品,並與他們進行深入的討論。

為了方便作圖,高良才特意引進了炭筆作畫的方式。

他用上好的木炭削尖,製作出一支完美的炭筆。這種方式非常適合工匠們繪製圖紙,再加上一塊木板做成的寫生板,將紙張夾緊在上面,在上面作畫再好不過了。

工匠們早已習慣了這種作圖方式,他們手中的炭筆運筆如飛,飛快地舞動著。刷刷刷幾筆之間,一幅草圖就躍然紙上。

然而,他們並不滿足於此,他們會仔細審視自己的作品,如果不滿意,毫不猶豫地撕下這張紙,換上一張新的,繼續他們的創作。

高良才並沒有直接發表意見,他對弩的設計還不夠了解,他決定先觀察一下其他人是如何設計的。

他左看右瞧,終於搞清楚了弩的構造。

其實很簡單,就是在一把弓的中間加上了一個弓臂,將弓牢牢固定住,然後在弓臂末端加上一個弩機,用於固定弓弩和發射箭矢。

無論是哪種形狀的弩,都遵循著這個樣式。

所以大匠們畫來畫去,始終逃不開這個模樣,不管他們怎麼改變,總是能被人認出來。

漸漸地,大匠們失去了信心,無論他們怎麼畫,都脫不開這個弩的框架,怎樣都沒法做出不一樣的弩來。

一群人在這裡苦思冥想,半天沒有動筆。

這時高良才心中已經有了想法,要讓人認不出這是弩,最重要的是要改變它的形狀。但是無論如何改,弓、弓臂、弓弦這三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它們的位置也相對固定。就憑這三樣的特徵,人家很容易就可以認出這是弩。

他拍了拍手,示意大家注意。他對眾人說:“各位,要想讓別人認不出這是弩,我們必須換個思路。我的想法是,讓這個弩可以摺疊起來,只要折起來,別人就認不出來了。”

就像摺紙一樣?

眾大匠一下子茅塞頓開,有了這個方法,思路一下就開啟了。

對,摺疊!看看哪裡是可以摺疊的。

高良才走到桌前,拿起一支筆,開始在紙上勾勒起來。他的筆觸輕盈而熟練,彷彿有著無窮的靈感。

當高良才將圖紙展示給大家時,所有人都驚呆了。圖紙上展示的弩形狀與之前完全不同,它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十字。

指著圖紙上的造型,高良才給了大家一個初步的構思:弓臂做成方方正正的長方條,保持不變,而兩邊的弓卻可以向內摺疊起來,收回到弓臂裡,成為這個長方條的一部分。這樣從外觀上看,它就是一個長方的木條,誰也不會把它往弩上去想。

高良才只是提了一個想法,具體怎麼做還得靠這些聰明的大匠,他們才是最熟悉弩的構造,也最瞭解木工的各種榫卯結構的人。

牛木匠細細想了一下,覺得這樣的弩應該可以做出來,但是有一個問題,這種方方正正又可以彎折的弓強度必然不高,恐怕承受不了太強的弓弦,做出來的弩威力肯定小很多。

高良才道:“不要緊,我們要做的弩不需要太大的威力,只要在五十步內可以殺傷敵人即可,最重要的是能藏得住,不被太子黨發現。若是被發現了,威力再大也是白搭。”

聽了高良才的要求,眾大匠又一起研究了一番,感覺這種弩還是可以做出來的,於是並各自回去忙碌。

接下來的幾天,牛木匠等幾個最厲害的木匠都聚在一起,研究如何製作這種摺疊弩,高良才也不時過來和他們一起討論,給他們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

五日天,第一把摺疊弩誕生了。

高良才便帶著這把怪模怪樣的弩去見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他拿著一個長條的木塊,不禁疑惑不解:“良才,你拿著一條木塊做什麼?”

“殿下,這是在下要獻給你的新式武器。”

“新式武器?”李世民驚訝地接過這個長方條,拿在手上翻來覆去,也沒看出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李世民拿著這個木條揮舞了幾下:“難道這是用來砸人的?”

高良才樂了:“連殿下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都認不出來,那我就放心了。”

???

李世民疑惑不解地把木條遞給高良才,看著他在木條上按了一下,抽出兩根小木銷,兩手摳住木條上的裂縫,向兩邊一拉,竟然從木條拉出了兩翼來。

這是再看這木條,成了一個十字的形狀,拉出來的兩翼之間連著一條皮筋。

如果李世民還看不出這是什麼,就枉為絕世名將了。

“弩!”李世民驚喜地叫道,他接過展開的弩,伸手一拉弓弦,扣在弩機上,一個完整的上了弦的弩就展現在他面前。

高良才在一邊解釋道:

“這是我新設計的摺疊弩,折起來時連殿下都不知道它是弩,相信可以躲過太子黨的目光。

因為是摺疊的,威力不會太大,大概能射50步左右,用於近距離的巷戰應該足夠了。

因為威力不大,上弦時也不需要太大的力氣,順手一拉就行,上弦裝箭就快了。”

“不錯,不錯!”李世民拿著這把輕巧的弩愛不惜手,“走,我們去院子裡試箭。”

來到院子裡,擺上幾個木靶子,李世民對著一個靶子一抬手,手中的弩機一扣,弩上的利箭瞬間飛出,直接扎進了面前的木靶裡。

他又迅速上弦,再裝了一支箭,對著另一個靶子又是一箭,也是正中目標。

“好好好!”李世民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這把弩雖然威力不大,但勝在方便易用,在近距離的交手上絕對是一個利器。”

摺疊弩可以說是秦王府的機密,是對付李建成的利器,高良才向李世民提出了保密的建議,除了他們兩人和製作的工匠,不可再讓其他人知道,李世民對此深以為然。

高良才回去後,安排牛木匠找幾個手巧的木匠專門做這些精巧的摺疊弩,做好後一律摺疊起來儲存,在大戰來臨,即將啟用這批摺疊弩之前,沒人知道這些方方正正的木條竟然是殺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