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憤怒地將房間裡能砸的東西都砸了個遍,但仍然無法平息內心的怒火。

李世民!你這個陰險的傢伙!

到了現在,他如果還不明白這是李世民精心策劃的陷阱,那他可真是個蠢貨了。什麼假裝翻船中飽私囊,都是騙人的把戲,而且還是專門針對他設下的圈套。

李建成感到一陣羞愧,他意識到自己被李世民玩弄於股掌之間。他原本以為能夠透過這次行動挽回面子,卻沒想到反而成了人家的笑柄。

然而,最讓他心疼的不是損失了125貫的錢,而是自己的愚蠢。他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都被李世民牽制著,而自己卻一直沒有察覺。

他恨啊,怎麼會這麼愚蠢,竟然一頭栽進了人家的陷阱裡。

這次不僅沒能挽回面子,反而成了人家的笑柄。

鹽價已經降到每鬥15文,他卻以每鬥20文的價格買了25000鬥,足足損失了125貫。

就算他是太子,不缺錢,但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筆讓他心疼一整年的損失。

奴僕們都在門口瑟瑟發抖,生怕太子會把氣撒在他們頭上。

這時,魏徵聞訊而來,推門進去,看到滿屋子狼藉的樣子,無奈地搖搖頭道:“太子殿下身為儲君,應當沉穩一些才是,怎能如此失態呢?”

李建成惱怒地說道:“魏洗馬,你說得容易。這場鹽價大戰我不但一敗塗地,還落入了李世民的圈套,被他坑了一把,任誰碰到這事還能沉穩?我躲在自家裡發一發脾氣都不行嗎?”

“殿下勿急,這事應該還有周旋的餘地。”

“事已至此,還能有什麼辦法。李世民把鹽價降到了每鬥15文,我若是也賣到15文,每鬥就要虧5文,如果不降價,就一文錢也賣不出去。在長安的鹽市裡,李世民說一不二,已經沒有我們周旋的餘地了。”

“那可不一定。”魏徵胸有成竹,“殿下,長安的鹽價已經降到了每鬥5文,但洛陽的還沒降呢。”

“對啊!”李建成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馬上跳了起來,“你確定洛陽的鹽價還沒有降嗎?”

魏徵躬身道:

“殿下,我已經派人查過了。李世民這次運來的鹽全部運到了長安,沒有在洛陽留下半點,看來他是想將所有的鹽集中在長安跟我們打價格戰,所以洛陽並沒有這麼多鹽。”

“我查過了,洛陽的鹽價也有所下降,但都是因為鹽販從長安買了鹽帶過去賣,數量不多,所以洛陽的鹽價下降得並不多,據最新的資訊,洛陽的鹽價還在每鬥40文上下。”

“好!”李建成興奮地搓著手,如果他把手上的鹽全部運到洛陽去買,就可以賺到500貫,挽回所有的損失,還有得賺。

“馬上安排人把所有的鹽都運去洛陽,要快,必須要在李世民反應過來之前運到洛陽,用最快的速度把所有的鹽都賣掉。”

在李建成的安排下,一支龐大的車隊從長安出發,滿載著滿滿的鹽巴直奔洛陽。他打算趁著李世民的低價鹽還沒有佔領洛陽市場之前,迅速賺上一筆。

李建成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如果此事被李世民得知,他肯定會運鹽去洛陽,破壞自己的生意。因此,他必須儘快行動。

為了保證速度足夠快,李建成親自帶隊,騎著馬跟隨著車隊前往洛陽。他還不惜花費重金,給予車伕們豐厚的獎勵,激勵他們拼命趕路。

在賞金的刺激下,車隊日夜兼程,全力以赴地趕路。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竟然只用了短短十天的時間就抵達了洛陽。

李建成騎在馬上,抬頭望著眼前的洛陽城,心中充滿了得意之情。

李世民啊,這次你可追不上我了!我已經比你早一步將鹽運到了洛陽,看你還有什麼能與我相比!

李建成帶著一支龐大的車隊浩浩蕩蕩地駛入洛陽,訊息迅速傳遍了整個城市。洛陽的官員和士紳們得知後,紛紛趕來迎接。

李建成站在眾人面前,高聲宣佈他運來了2500石上好的細鹽,準備以超低的價格出售給洛陽的百姓,每鬥只需35文。

沒錯,為了避免夜長夢多,李建成又把價錢降低了5文,準備以最快的速度將這批鹽賣出去,確保自己的利益。

士紳們紛紛稱讚太子的仁厚之心,為了百姓能夠吃上鹽,他不惜親自運鹽到洛陽,紛紛表示一定會來購買。

李建成大喜過望,如果士紳們願意大量買鹽,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將手上的鹽全部售出。

於是,他乾脆決定,凡是購買100石以上的,每鬥只需30文。

他總是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如果不盡快行動,也許又會出什麼么蛾子。因此,趁早將所有的鹽全部出手是最好的選擇。

士紳們的眼睛閃爍著貪婪的光芒,這麼便宜的價格,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他們紛紛爭先恐後地湧向李建成,想要多買一些鹽。

李建成看著這一幕,心裡樂開了花。他沒想到自己的鹽會如此受歡迎,看來這次生意一定能大賺一筆!他高興地讓士紳們上來登記,告訴他們只要說出需要的鹽的數量,他就會親自送到他們家。

士紳們聽到這個訊息,更是激動不已。他們紛紛叫人回去取錢,準備買鹽。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了一陣喧譁聲,原來圍著看熱鬧的人群一下子散去,只剩下了排隊計程車紳們。

李建成不禁皺起了眉頭,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士紳們開始交頭接耳,傳遞著一些訊息。很快,他們就找著各種藉口離開了。

李建成氣得七竅生煙,他不明白為什麼原本打算掏錢計程車紳們突然改變了主意。難道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了嗎?

手下一侍從前去打探訊息,趕緊回報道:“太子殿下,不好了。李世民也運鹽進城了。”

“什麼?他什麼時候運鹽進城的?我怎麼沒看見?”

“回殿下,他和我們走的不是同一條路,我們從西城門入城,他們則是從東城門入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