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小萊村的所作所為,村民們都看在眼裡。當他們看到高良才他們是在地上建曬鹽場,而不是覬覦他們的岩石時,村民們都鬆了口氣。

只要不搶走他們曬鹽的岩石,這些官爺做什麼都不關他們的事。

而在董書吏的協調下,村正把村民召集在一起,聽高良才說話。

高良才站在村民面前,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

“各位村民,我有個好訊息要告訴大家,我們是秦王殿下派來的,準備在這裡建曬鹽場。

“你們看到了吧,前面劃好線的地方,就是我們準備建造的曬鹽場。

“等曬鹽場建好了,這裡每天都可以生產大量的鹽,能賺很多錢。只要你們為秦王工作,我可以保證,你們能賺很多錢,不會再過窮日子了。”

高良才給村民們畫的大餅很不錯,但他沒想到的是,村民們卻不領情,反而嘲笑起來。

“曬鹽能賺多少錢,我們天天都曬鹽,沒人比我們更懂曬鹽了。你看看我們,還不是窮的叮噹響。”

“沒錯,如果曬鹽真的能賺大錢的話,我們早就發財了!”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句,紛紛發表著自己不屑的言論,根本不相信高良才能給他們多少錢。

董書吏感到十分尷尬,面對這種局面,他本該為京城來的官員說句好話才對,然而,他自己也不相信曬鹽能賺大錢,想要幫他說句好話,卻找不到合適的切入點。

王小虎急了,對鄉親們說:“三伯、五叔,高先生真的有錢!我們倆給他當奴僕,吃得飽穿得暖,日子過得舒服著呢。”

然而,鄉親們對此並不買賬:“小虎啊,他有錢是他自己的事,但是要說曬鹽能賺錢,能給我們帶來很多錢,那我們可不信。”

看到鄉親們都不相信,秦成周和嶽寒等人也開始不滿起來,給你們發財的機會你們不珍惜,那我們走,到別處去。這裡這麼長的海岸線,哪裡不能建曬鹽場?到時候讓你們後悔去吧!

程咬金卻沒有出面的意思,站得遠遠的看熱鬧。

高良才卻沒有絲毫換地方的念頭,他覺得這裡的村民雖然愚昧,但其他地方的村民也未必就懂。

這是認識上的侷限性,高良才並沒有指望透過三言兩語就能說服他們,所以他決定不再進一步勸說村民相信曬鹽能賺大錢,而是直接使出了殺手鐧。

高良才對村民們說道:“你們不相信曬鹽能賺大錢,沒關係,只要你們願意幹活就行。”

他指著遠處平地上劃線的地方,繼續說道:“我現在要僱傭人挖坑。看見了吧,那裡已經劃好了線,要挖40個坑,每個坑有一畝地,要挖進去三尺深。每挖好一個坑給1000文錢。”

說完,他打了個響指,嶽寒立刻拿來一個大袋子,將裡面的東西往地上一倒,嘩啦啦的聲音響起,滿地都是錢。一枚枚銅板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看得村民們呼吸都急促起來。

高良才指著地上的銅錢,笑著說道:“只要你們挖好坑,我就會給你們錢,童叟無欺哦!”

金錢的力量真是神奇啊!一看到滿地的銅錢,村民們的態度立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剛才還不屑一顧的他們,現在變得積極起來。有人甚至大聲喊道:“官爺,我願意幹活!”

有人帶頭,其他村民紛紛響應,個個都喊著願意幹活。

看著村民們熱情高漲的樣子,高良才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聽好了,挖一個坑連帶把泥土運走給1000文錢。不過你們人太多,不好分錢,我決定採用承包的方法。”

村民們不解地問:“什麼是承包的方法?”

“很簡單,你們可以一家人或者幾家人聯合起來承包一個坑,找一個領頭的人過來承包。這個坑挖好後,1000文錢就給領頭的人,你們自己私下分去,我就不管了。”

高良才之所以選擇這種方法,而不是常見的按人頭給錢的方式,是為了激發村民們的積極性。

如果每個人幹一天固定給工錢,就會有人消極怠工,混日子拿錢。

但現在按工作量來給錢,公平合理,而村民們也不會偷懶,工作量就擺在這裡,幹得快就可以早點拿錢,這很合理。

況且承包制早就經過了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是最能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的,高良才便把它用上了。

村民們覺得這個承包方法很新鮮,但也很合理,反正幹多少活就給多少錢,先把活承包下來,收到錢後,分錢的事他們自己商量就好。

村民們立刻開始盤算起來,一畝地要挖下去三尺,這個活可不小,不過好在是在鬆軟的沙地上挖坑,不需要花費太大的力氣,幾家人聯合起來,湊夠二三十人,幾天就能完成。

很快就有人家商量好了,派出領頭的人來要承包挖坑的活,高良才讓秦成周負責登記和分配工作。

村民們熱情高漲,紛紛踴躍報名,三十個坑很快就被包得滿滿當當。

高良才翻閱著登記本,發現有些坑是好幾戶人家聯合承包的,人手達到了二十人以上!而有些活只有一家包下,人手還不滿十人。

這樣一來,不是每家每戶都能搶到活幹,那些動作慢點沒能包到活的人都在不停地抱怨。

而且,有些曬鹽池的工人不夠,會影響整個進度。

他立刻做出了一個決定:那些人數不足二十人的,要重新劃分,將他們分到的那塊地上再劃一道線,一分為二,將多出來的半塊地再發給其他人承包。

村民們聽到這個訊息後,一片譁然。原本抱怨的人們突然變得興奮起來,他們紛紛爭先恐後地向高良才報名,希望能夠也能承包到活。

經過這樣的調整,又有更多的村民承包到了挖坑的活。高良才仔細計算了一下,每畝地都有二十五人以上在幹活,這樣才能在五天內建成曬鹽池。

於是,他這才點了點頭,合上登記本。

然而,他並不滿足於此,又丟擲了另一個獎勵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