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也會被太陽曬得燙手,人們之所以知道曬鹽這個方法,也是因為看到海邊的大石頭上的凹坑裡積了點海水,沒多久就被曬乾了,留下了白花花的鹽,由此便有了曬鹽的技術。

這個想法立刻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大家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有人提議:“這周圍有很多石山,我們可以開山採石,製作石盆。”

另一個人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不用開山,周圍的山上多的是石頭,撿一些大塊的石頭回來,鑿成石盆來用就是。”

還有人補充道:“只是為了曬鹽,石盆的形狀不重要,不需要打造的這麼好,只要能鑿出凹坑裝水就行。”

大家越說越熱烈,很快就定好了鑿石頭做水盆的事。

這時泥水匠張三亮說道:“你們是不是忘了,還有更簡單的方法。這周圍就有上好的陶土,用陶土做盆不是更快更方便。”

眾人聞言,不禁愣住了。他們原本正在為如何製作盆子而犯愁,沒想到這位老師傅竟然提出瞭如此簡單而又實用的主意。

“咦,這我怎麼沒想到呢。”高良才眼睛一亮,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犯了個低階錯誤。用陶土做盆可以很方便地做出自己想要的形狀,而且比做木盆鐵盆石盆快多了,而且陶器也容易被太陽曬到發燙,有利於鹽水的蒸發。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他們對泥水匠的主意表示讚賞。畢竟,這位老師傅可是專業的泥水匠,他的經驗和智慧是不容小覷。

於是,當場就定了下來,大家決定嘗試一下用陶土製作盆子。

張三亮帶著一批人,興致勃勃地去挖了幾車陶土回來,準備開始製作陶盆。

高良才站在旁邊,饒有興致地觀看著這一切。

張三亮要做的陶盆是圓形的,所以他將陶土放在一個轉盤上。這個轉盤是一個軸連線上下兩個盤,穩穩地固定在架子上。陶土放在上面的轉盤上,他用腳踩著下面的盤,帶動轉盤轉動,陶土便隨著轉盤的轉動飛快地旋轉起來。

老師傅靈巧地用手捏著陶土,轉動中的陶土很快就在他熟練的手中改變了形狀,變成了一個完美的圓盆。他的手指輕輕一壓,圓盤凹陷下去,形成了一個精美的陶盤。

陶盤的製作比木盤要寬鬆很多,而且他們不考慮製作花紋等裝飾,只是簡單地追求一個水盆的形狀,速度極快。

張三亮帶領著幾個徒弟一起動手,一天的時間就做出了兩百個陶盆的模子。他們將模子放到窯裡燒製一夜,期待著第二天的成果。

第二天,兩百個精心燒製的陶盆整齊地擺放在製鹽工坊門外,工坊外騰出一片寬敞的空地,專門用來曬鹽。

匠人們提著一桶桶經過過濾的鹽水,小心翼翼地將它們一點點倒入每一個陶盆裡。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蒸乾水分的效率,高良才讓張三亮將陶盆設計成了面積很大的淺盆子,這樣鹽水倒入盤中時只有1寸的高度。

在太陽的炙熱照射下,水分迅速蒸發,到了午後時分,陶盆裡的鹽水已經完全曬乾,只剩下白花花的鹽粒。

陶盆裡的水已經完全蒸乾,只剩下一層薄薄的鹽結晶。高良才欣喜地用手沾了一點,一捻,細細的鹽粒灑落下來,確實是乾透了。

劉管事看著這一幕,大喜過望。

這裡有200多個裝了鹽水的陶盆,一個上午就全部蒸乾了。若是用鍋來煮幹,消耗的柴火數目可不少。

他們的鍋只有十口,比不上200多個陶盤的鹽水同時放在太陽底下曬,曬鹽的產量比大鍋煮鹽還快,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

高良才早有所料,他笑著解釋道:“用鍋煮水一個小時只能煮幹1升半的水,而曬水就不一樣了。”

他指著天空中的太陽,繼續說道:“太陽的熱量可是巨大的,它能夠迅速蒸發水分,讓鹽水快速變幹。而且我們用的是陶盆,它們能夠更好地吸收太陽的熱量,加速水分的蒸發。”

水分蒸發的速度是按照深度來計算的。當太陽高懸天空,溫度驟升時,水的蒸發速率可謂驚人,大約每小時可以達到3到7毫米。只要被太陽照射的面積足夠大,蒸發的水量就會變得相當可觀。

這200多個陶盤同時曬,速度就比煮幹還要快了。

趁著時間還早,匠人們又往陶盤裡倒入鹽水,再曬第二批,到太陽快下山的時候,又得到了一批細鹽。

正當劉管事準備收起陶盆,不再曬鹽的時候,高良才卻提議說還可以再曬一批。

劉管事疑惑地看著高良才,不禁皺起了眉頭。他心想,晚上沒有太陽,如何將鹽水曬乾呢?

“晚上雖然沒有太陽,但是在晚風的吹拂下,鹽水也會慢慢蒸發掉。”高良才笑著解釋道。

劉管事站在一旁,一臉疑惑地看著高良才。他沒有蒸發的知識概念,不知道即使沒有太陽曬,水也會慢慢蒸發掉。他甚至不知道氣溫越高蒸發得越快,風越大蒸發得也越快。

不過,他還是聽從了高良才的命令,讓人把這200個陶盆裝上鹽水,晾在外面。畢竟,看天氣今天也不會下雨,就算蒸乾不了多少水,也沒什麼損失。

劉管事一覺睡到天剛亮,就被喧鬧聲驚醒了,好奇心驅使著劉管事迅速起床,披上衣服,匆匆來到製鹽工坊前的空地上。他驚訝地發現,這裡已經圍了一圈人,大家都興奮地議論著什麼。

劉管事好奇地擠進人群,只見劉大匠正激動地說著:“劉管事,你看,盆裡的水少了一半,真是太神奇了。”

劉管事走上前去,仔細觀察陶盤裡的水,果然發現水確實少了三成!一開始,他懷疑有人不小心把陶盤的水灑了出來,但當他看到200多個陶盤個個如此時,他不得不相信這是真的。

大晚上也能蒸乾水,劉管事只覺得無比神奇。他心中不禁感嘆高學士的厲害之處,這種事情他也能做到,實在是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