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良才踏入蒸餾酒的工坊時,他眼前展現的是一個銅製的蒸酒器。這個蒸酒器被放置在沸水中加熱,以使酒精蒸發出來。透過連線在蒸酒器上的銅管,酒精被輸送到一邊進行冷凝,最終形成的便是純淨的酒精。
經過多次試驗,他們已經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酒頭和酒尾都不適合飲用,必須將其去除,只保留中間部分的酒液。
對於制酒工藝,高良才一時間也提不出什麼改進意見。如果要說有什麼不理想的地方,那就是無法準確測定酒精的濃度,以便更好地調配酒品。這個問題只能留待日後尋找解決辦法了。
最後的曲轅犁,他就更插不上手了,這完全不是他的強項,最多知道個原理,想要改進就難了。
而長孫的最後一項發明火藥,被朝廷收走了,他們不得私自生產研究,故而這裡沒有火藥工坊。
在參觀了所有工坊之後,高良終於下定決心將精力集中在製鹽上。他發現這裡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如果能夠做好,不僅可以大大節約成本,還能賺取更多的利潤。
經過總結,高良發現製鹽存在三個問題。
首先,鹽中帶有苦味,這是因為可溶性物質沒有被完全去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需要找到一種合適的化學溶劑來處理。
其次,製鹽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柴火。高良決定透過改進蒸乾的工藝來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粗鹽價格高昂,而且其中含有太多的泥沙,導致細鹽的產量非常有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高良決定從粗鹽的源頭入手。
經過深思熟慮,高良才認為改進蒸乾的工藝是最容易實現的。因此,他決定先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他踏出工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頭頂的太陽熾熱無比,讓他汗流浹背,彷彿整個人都要被曬乾了。
"要想將水分蒸發成鹽,最簡單有效的方法莫過於讓太陽來幫忙了!"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自言自語道。
"海邊的鹽場不就是利用太陽的力量將海水曬乾,從而得到粗鹽的嗎?"他繼續自顧自地嘀咕著。
既然海水曬乾能得到粗鹽,那麼過濾後的鹽水曬乾自然就是細鹽了。
現在正值盛夏,太陽最為猛烈的時候,採用這個方法曬鹽,肯定能夠節省大量的柴火。
就這麼辦。
高良才立刻讓李管事召集幾位大匠來開了一個會,商討此事。
高良才看著眾人,微笑著說:“各位大匠,我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要和大家商討一下。”
聽說高良才要用曬鹽的方法來節省柴火,大家都認真地思考起來。畢竟,用柴火煮幹鹽已經是他們熟悉的流程了,而曬鹽的方法還沒有用過。
高良才見狀,立刻解釋道:“我並不是說要完全取代燒柴,而是想透過曬鹽的方法來減少對柴火的依賴。畢竟,太陽也不是每天都有,完全取代燒柴是不現實的。”
聽到這裡,大家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鬆了口氣的表情。他們明白高良才的意思,也認同他的觀點。
現在煮幹鹽水所用的柴火確實是個不小的數目,雖然他們身處鄉下,滿山滿嶺都是樹木,不像在長安城,需要花錢購買。
然而,砍柴也需要人手,而且樹木越砍越少。等周圍的這一片樹木砍光後,就要去更遠的地方砍柴,需要的時間和人手就更多了。如果能用曬鹽的方法節省柴火,無疑是有利於長久的發展。
當然,高良才這麼做也有保護環境的意義。如果每天都這樣砍柴來煮鹽,一旦成為傳統,一代代傳下去,幾百年以後,這裡的山林就會變得光禿禿的了。
眾人聽完高良才的解釋後,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他們意識到,這個看似簡單的曬鹽方法背後蘊含著深遠的意義。
海邊曬鹽的方法,大家都有所耳聞。就是在地上挖個大坑,引海水入內,等坑裡的海水曬乾了,就能得到鹽了。
然而,在這裡要怎麼做呢?難道也是在地上挖個大坑,將過濾好的鹽水倒進去曬乾嗎?
這個方法雖然簡單,但高良才卻不想這樣做。因為把鹽水倒到坑裡,多少會沾染上一些泥沙,那之前辛辛苦苦過濾的工序不就白費了嗎?
他希望能保持精白乾淨的細鹽,所以直接否定了挖坑這個做法。相反,他建議大家做一個個水盆,用於裝鹽水,然後拿到太陽底下曬。
這個辦法真是妙極了!只要太陽足夠猛烈,就能將水曬乾,然後輕鬆地刮下盆裡的鹽來使用。就算水還沒完全曬乾,可以將它帶回工坊的大鍋裡煮幹。這樣一來,大部分水分已經被蒸發掉了,能省下的不少柴火。
在這種情況下,用水盆是最合適的,不僅搬運起來毫不費力,而且加鹽水和收鹽都非常方便。
於是大家就定了下來,做一批水盆來用。
幾個木匠立刻表態,帶領著他們的徒弟們日夜奮戰,爭取儘快製作出一批木盆來。
在大唐,家家戶戶都鍾愛使用木盆和木桶來儲存水源,這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習俗。
然而,製作木盆並非易事。從選材、製作到最後的刷桐油,工序繁多且要求精細,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漏水問題,因此耗費的時間也相對較長。
而工坊裡需要曬乾鹽水的木盆可不是一兩個,這對這幫木匠來說可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啊!
用木盆除了製作時間長以外,還有兩個讓高良才不太滿意的地方。木頭曬久了,可能會爆裂,影響使用的壽命,用不了多久。而且木頭的傳熱性不好,不像鐵,在太陽下暴曬能曬到燙手,更有利於鹽水的蒸發。
所以,高良才更傾向於鐵盆。
不過,大唐的鋼鐵產量實在太少,鐵可是很貴的,用來打造曬鹽用的盆實在是太奢侈了。
高良才也明白這一點,他提出來只是為了讓大家瞭解鐵的傳熱性在這裡的作用,開拓一下大家的思路,並不是真的打算選用鐵盆。
順著這個思路,另一個傳熱性也不錯的材質就浮出水面了。
那就是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