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灑在高良才的臉上,他剛剛洗漱完畢,精神煥發地準備出門。

高良才今天的任務是前往李世民的各個產業進行考察,他希望能夠發現一些可以改進的工藝,以使這些產業能夠更快更好地賺錢。

他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一定能夠為李世民的事業帶來新的突破。

出了研究院的大門,嶽寒已經早早地備好了馬車,停在門外等候著高良才的到來。

就在高良才正要上車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嶽寒立刻反應過來,手握寶劍,全神貫注地戒備著。

一個身著青衫的書生匆匆趕來,他看起來有些焦急,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迫切。他看到高良才正要上車離去,急忙喊道:“高學士,請留步。”

高良才回頭一看,原來是秦成周。他不禁露出了一絲微笑,示意嶽寒不用在意。

秦成周緊跑兩步,來到面前,恭敬施禮道:“高學士,學生唐突了。學生在此等候多時,要見先生一面,與先生一談。”

高良才看著秦成周那一臉認真的表情,心中不禁感到好奇。他對秦成周說:“不知秦兄所為何事?”

秦成周有些不好意思地躊躇了一會兒,終於開口說道:“學生對高學士的才學深感敬佩,渴望能拜在先生門下,學習一些真正的本領。”

哦,秦成周的舉動讓他感到意外。他目前是秦王的手下,而秦成周此舉名為拜師,實際上是透過這種方式投靠他,投靠秦王府。

如今,秦王府和太子之間的鬥爭日益激烈,已經到了長安城人人皆知的地步。秦成周沒有理由不知道這一點。

大家都知道皇帝偏愛太子,打壓秦王,就連太子想要炸死秦王也只是被禁足而已。可見秦王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是多麼不受待見。

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人去文學館自薦了,每個人都唯恐避之不及。

他明知道秦王府處於劣勢,仍然選擇投靠,這真是難能可貴啊!

高良才曾與秦成周談過,知道他的算學造詣相當不錯,對他頗為欣賞。

現在研究院裡不是武夫就是工匠,知識分子就他一個,安排組織各種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如果能得到這樣一個人才作為助手,相信會輕鬆很多。

然而,高良才深知自己不能擅自決定此事,他還需要得到李世民的點頭才行。

他想了想,答道:“秦兄,我暫時沒有收徒的打算。不過,不過,如果你有興趣加入秦王府,在我手下做事,倒是可以商議。”

秦成周聽到高良才拒絕收徒,心中有些失望,但聽說可以在他手下做事,頓時一喜,忙說:“只要先生肯收,學生願意盡心盡力做事。”

高良才道:“這事不急,我給你一個任務,你若是做到了,再說不遲。”

“請先生吩咐。”秦成周迫不及待地問道。

高良才叫高升去拿了個算盤過來,交給秦成周,並簡單地跟他說了一下算盤的用法。他當面讀了一遍算盤的加減法口訣,讓秦成周記下,回去勤加練習,什麼時候可以熟練使用算盤了,再來找他。

這個難度其實挺大的,口訣並沒有記在紙上,而是直介面述一遍,能記住多少全憑秦成周的記憶力。

當然,這些口訣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如果他的悟性不錯,即使有所缺失,也能推匯出來。

總之,這是對他的一個考驗,如果他可以透過考驗,就說明他是個不錯的人才,值得培養。

秦成周得到了傳聞的計算神器,激動得手舞足蹈,彷彿拿到了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長安城裡有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神技,就這樣輕易地落入了他的手中。

高良才此舉也是為了報答他當初帶去秦王府的恩情,就算最後他不能加入秦王府,有了算盤的技能,也足夠他出人頭地了。

秦成周感激地一躬到地,他拿著算盤匆匆離去,決心立刻回去練習。只有達到先生的要求,他才能順利加入秦王府,跟在先生身邊為他效力。

高良才待他走後,讓嶽寒派人將此事告訴李世民。

是否要接納秦成周,這得由李世民決定。

高良才知道,李世民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他會去調查秦成周的底細,確保不是太子黨的奸細。然後才會考慮是否接納此人。

這個小插曲過後,高良才繼續上路,乘著馬車出了城,走了一個多時辰,終於來到了李世民名下的一個莊園。

馬車沿著一條狹窄的小路前行,路旁是一片片肥沃的良田,繞過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林,馬車終於來到了幾間屋舍前。

這些屋舍雖然簡陋,但卻透露出一股樸實的氣息。

中間的幾間大屋是工坊,高大而寬敞,周圍的一排小小的屋舍則是工廠的住所。

跟著高良才一起來的還有牛木匠,他一下車,就迫不及待地去將這裡管事的幾個大匠都叫了出來。

這些大匠都是曾經在現在的研究院裡幹過,為這些神奇的技術出過力的老人,他們對長孫的奇思異想十分佩服,可惜她終究是個女人,相夫教子才是她的本分,這種工匠之事始終做不長久,做出幾樣神奇的技術後,就再也沒有新的東西了。

沒有新鮮的技術可以研究後,這些大將選擇來到工坊裡,維護這些產業,這可是他們心血的結晶,足夠吹一輩子的東西,自然要好生維護。

此次聽說又來了一個不遜於長孫的能人,聽牛木匠說了他的事蹟,一個個激動不已,趕緊出來拜見這位新上任的院正。

於叔心、胡仲原是鐵匠,劉誠是木匠,張三亮則是一名泥水匠,這幾人都是手藝精湛的老師傅。

這些老師傅們都是手藝精湛的大師級人物,他們的技藝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他們不僅精通各自的工藝,還能夠相互協作,將各自的作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高良才一一與他們見過,默默的記下了這些人,他知道將來要打造什麼,就離不開這些大匠的幫助。。

這裡的管事李士恩是一個四十多年的文士,負責打理這裡的一切事物,他早就得了李世民的命令,帶著高良才參觀這裡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