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主簿的一句話讓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明明是他不顧事實,硬要為竹山村搶奪水源的行為背書,可現在卻完全顛倒過來了。
高良才在心中暗自感嘆:“真是官字兩張口啊!”
對於這樣的結果,青石村的村民們自然是歡呼雀躍不已。因為高家小子當官了,他們的水源之爭終於取得了大勝利,真是太痛快了!
竹山村則是愁雲慘淡,少了兩成水,他們的日子就難過了。
劉大同急得跪在張主簿面前,苦苦哀求:“張主簿啊,你可不能這樣啊。我們村不能少了這麼多水源啊。”
張主簿從鼻孔裡發出一聲輕蔑的哼聲:“怎麼?你敢違抗縣衙的決定?”
“這,這……兒啊,求求你,張主簿,收回成命吧。”
劉旺現在已經沒有了之前的威風樣子,他縮在後面,不敢上前求情。他知道官場裡的規矩,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高良才的官位比張主簿高,雖然不是實職,但張主簿也要給他面子。
要想讓張主簿收回成命,除非高良才點頭同意。
劉旺只得硬著頭皮向高良才求情:“高學士,我們有眼無珠,冒犯了你,我向你賠罪,求你高抬貴手,放過我們吧。”
劉大同也恍然大悟,轉向高良才磕頭賠罪。
竹山村的村民也跟著跪倒在地,連聲求饒。
如果只是劉大同父子求饒,高良才還可以置之不理,但那麼多村民一起跪地討饒,他也不好太過無情,萬一被御史風聞此事,參他一事,說他欺壓百姓,就不好了。
然而,也不能這麼容易原諒他們,讓人家覺得自己太好說話,失去了威嚴。
他稍作思考,便有了一個主意。
高良才開口說道:“你們得罪的不是我,而是青石村的村民們。只要你們能夠獲得所有青石村村民的原諒,我可以放過你們。”
劉大同等人聽到高良才的話後,立刻向青石村的村民們求情。
“高村正,我們真的錯了,請您高抬貴手,放過我們吧。”
“我們發誓再也不敢鬧事了,求您們不要搶走我們的水源。”
村正和青石村的村民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轉變驚呆了,真是風水輪流轉啊!
趁著這個機會,青石村的村民們狠狠地教訓了他們一頓。他們毫不客氣地將這幾年的矛盾一一數落出來,把這幫人罵得狗血淋頭。劉大同他們還不敢分辯,只得老老實實地認錯,並表示願意賠償損失。他們承諾改日會挑五十石米來作為賠償。
青石村的村民們罵了一陣,出了口惡氣,心情也舒暢了。再加上有了賠償的承諾,他們決定原諒他們了。畢竟都是鄉里鄉親的,也不好把事情做得太絕。
於是,在村民們的一致同意下,高立走到高良才面前,輕聲說道:“放過他們吧。”
張主簿得到高良才的首肯,便當場宣佈:
“青石村村民高風亮節,不與你等爭搶水源,願意和原樣一樣,一村一半。還不快快謝過人家。”
劉大同立刻帶著一幫村民恭敬地作揖道謝,然後灰溜溜地離開了。
青石村大獲全勝,擁著高良才回村,高立因為兒子衣錦還鄉,大擺筵席,請鄉親們都來喝酒,慶祝一番。
張主簿趁此機會,巧妙地向高良才討了一杯水酒,與他閒聊了幾句,以增進彼此的關係,才告辭離去。
兒子當了官,高立樂簡直欣喜若狂,恨不得讓十里八鄉的人都知道他的兒子成了大學士。
於是,他連續擺了整整三天的筵席,讓高良才都有些吃不消了。
在村裡休息這幾天,高良才好奇地問了一下水源的情況,才知道這條小河是兩個村莊的重要水源。平時還算夠用,但到了枯水期,水位下降,大家的用水就變得緊張起來,這才引發了水源之爭。
高良才向村正提出了建議,讓他們在空閒時挖一些水塘來蓄水,以應對枯水期缺水的困境。
對於大學士的建議,村正當然得聽從,忙不迭地答應下來,並表示會盡快主持村民挖水塘蓄水的工作。
事情解決後,高良才可以終於啟程回長安了。
高立千叮嚀萬囑咐,要他好好做官,光宗耀祖,並期待他能早日給他娶個媳婦,生個胖小子。
高良才好不容易從便宜老爹的嘮叨中脫身出來,上了馬車,才鬆了口氣,啟程回長安。
馬車漸行漸遠,老爹的身影越來越小,但仍在那裡揮著手。
高良才目送著遠去的身影,心中湧起一股小小的感動。這個老爹對他真是太好了,一直關心著他。
在這個陌生的世界中,他成了自己唯一的親人。
那就要努力拼搏,多賺點錢,讓他過上舒適的日子吧。
回高良才來到研究院,開始了他的新研究——如何用算盤進行乘除運算。
對於乘法來說,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
他利用《九九乘法表》作為乘法口訣,只是在需要加法的時候,他會使用加法口訣。經過一整天的努力,他終於成功地研究出了乘法的計算方法。
然而,除法則需要相應的口訣來輔助。高良才花費了整整五天的時間,才將所有的除法口訣全部推匯出來。這可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啊!
接下來,他又用了兩天的時間進行練習,初步掌握了用算盤計算乘除法的技巧。
乘除法確實比較難,對於高良才來說,他只練了短短兩天的時間,還無法像加減法那樣熟練地運用。
然而,即使如此,他的速度卻讓十八學士感到震驚不已。
於是,十八學士在練熟了加減法後,又開始瘋狂的背誦乘除法口訣,練習起來。
一晃又是幾天過去了,轉眼間就到了五月。
五月初是大唐科舉中的武舉舉行的日子,也就是要考武狀元。
這幾天熱鬧非凡,滿朝權貴和長安百姓都會去現場觀看,李世民也會親自前往,特意邀請他一同觀賞這場盛大的武舉。
高良才還是個少年心性,對這種熱鬧的場面十分喜歡,於是欣然接受了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