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終於恍然大悟:“哦,原來這就是和算籌一樣的東西啊,真是讓人想不通,怎麼會鬧得滿城風雨呢?”
“阿耶,這是因為算盤實在是太厲害了!以前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才能算完一本厚厚的賬本,現在只需要喝杯茶的時間就能搞定了。”
“我看你算的也不是很快嘛,當然比算籌要快一些,但也不會快到只需要喝杯茶的時間就能算好吧。”
“那是因為我才剛開始使用算盤,還不熟練。如果是高良才來用的話,那速度簡直就像閃電一樣快!”
“當真?”李淵眉頭微微挑起,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好奇。
“千真萬確。”
這下李淵有興趣:“傳高良才進見,我要瞧瞧這算盤有多厲害。”
短短几日時間,高良才就二進宮了。
見了皇帝李淵,才知道原來是為了算盤的事。
李淵對算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迫不及待地要求高良才當場演示一下算盤的計算過程。為了增加趣味性,他還特意找來了掌管內藏庫的官員,並拿來了一本厚厚的賬本。
皇帝的內藏庫存放著皇帝的私藏,數量龐大,往來明細繁多。為了算賬,就任命了4個官員和一名主官。
這位主官按照李淵的命令和高良才的要求,拿著賬本開始讀起來,只讀數字,而高良才則負責加減計算。
一個個數字從內藏庫主官的嘴裡蹦出來,高良才的手指也隨之舞動,算盤發出噼啪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裡迴盪。
一盞茶功夫後,厚厚的賬本讀完了,內藏庫主官放下賬本,目光投向高良才,只見他瞥了一眼算盤,隨即報出了一個數字。
這官員一看賬本上的合計數,頓時就呆住了。
“嗯,怎麼了?”李淵見其不語,問道。
“回稟陛下,宣義郎所算分毫不差。”
李淵震驚了,沒想到速度如此之快,而且一點都沒有算錯。他急切地問道:“這個賬本你們需要多久才能算完?”
“回稟陛下,四個記賬官同時進行計算,需要一整天的時間。”
李淵憤怒地說:“怎麼要這麼久?”
那個官員嚇得趕緊解釋:“回稟陛下,這四個記賬官都是使用算籌的高手,已經非常迅速了。為了確保準確性,我們進行了兩次計算,核對後再記錄下來,所以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
李淵無語了,你們四個人居然還不如人家一個人在一盞茶的時間內算完,不過,這也充分展示了算盤的厲害之處。
如果宮裡,還有朝廷裡能用上算盤,那將節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想到這一點,他笑著對高良才說:“高愛卿啊,你願意將算盤之術獻給朝廷嗎?”
高良才還未答話,李世民先開口了:“陛下,這可是宣義郎的獨門絕技,平白要人獻出,這有妨朝廷的聲譽。”
李淵答道:“朕怎麼會讓高愛卿平白獻出呢,自然是有賞賜的。高愛卿還只是宣義郎吧,從七品的官,小了點,這次你立了大功的,朕要升你的官。”
李世民又搶著說:“我幫高良才謝過陛下,不過高良才不喜朝堂紛爭,不願擔任實際職位,只願做個散官。”
李淵一皺眉,李世民一再駁他的面子,這是在向他說,高良才是他李世民的人。
如果李淵授予高良才實際職位,那他就有可能把高良才外派出長安去做官,讓其遠離李世民,這是李世民要防著的。
而散官無實際職位,且安排做了李世民的幕僚,朝廷無權將其派遣去別處做官。
李世民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李淵擔心他功高震主,對其進行制約和防範,對付其手下的也是其中的一個手段。
在尚未發生的歷史程序中,程咬金就曾被太子等人下讒言讓李淵調去做康州刺史,房玄齡和杜如晦也被他們逐出秦王府。
所以李世民此次不讓高良才得授實職,也是出於對這一點的防備。
李淵思索了片刻,不得不承認高良才確實有些才華,不過這些才華都是建立在奇技淫巧之上,缺乏治國平天下的大智慧。於是,他決定聽從二郎的建議。
於是,李淵宣佈將高良才晉升為正七品下的宣德郎,並慷慨地賞賜了他金銀和一百匹絹布。
高良才上前謝恩,接過賞賜,並獻上了算盤和算盤口訣。
李淵讓內藏庫主官帶著算盤迴去學習,不再多提。
高良才走進皇宮,心情大好,短短半個月的功夫,他就連升了兩次官,賞賜的錢財裝了幾個大麻袋,絹布更是多得堆滿了一個房間。
想想離出家到長安來謀官職已有半個月了,是時候衣錦還鄉,讓便宜老爹高興高興了。
說走就走,第二天一早,他坐上馬車,車上裝滿了絹布和銅錢,直奔家中而去。
此時的青石村正處在一場紛爭中。
青石村旁有一條青石河,清澈的河水給青石村帶來了充沛的水源。
但這條河下游還有一個村子叫竹山村,他們也需要這條河的水源。
這條河流是兩個村莊的主要水源,對於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都至關重要。
兩個村子爭搶水源是農村裡常有的事,青石村和竹山村之間的紛爭就源於對青石河的爭奪。
由於青石村靠近青石河的上游,他們一直以來都能夠輕鬆地獲取到充足的水源。然而,隨著竹山村人口的增加,他們對水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為了爭奪水源,兩個村子開始採取各種手段。他們在河邊修建堤壩引水,以阻止對方取水;或者派遣人員進行巡邏,防止對方偷偷引水。這些行為往往會導致雙方之間的緊張關係升級,甚至可能引發衝突。
青石村位於上游,在搶水源上佔了優勢,竹山村的村民不樂意了,認為青石村佔用了太多的水源,一直與青石村爭吵不休。
經過官府多次協調,最後在青石村的河段上建了一個分水堰,把河流均分為兩半,兩個村只能在各自的區域挖水渠引水進村,不得越界。
幾年來相安無事,但今天紛爭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