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清楚了文學館論道該做些什麼之後,高良才興奮地向秦成周道謝,匆忙結賬後,帶著高升和嶽寒急匆匆地趕回去研究算盤了。

秦成周仍然一頭霧水地站在那裡,感謝我?感謝什麼?我做了什麼?

他無奈地搖搖頭,繼續專注地擺弄著面前的算籌,開始認真地算賬。

高良才一回到府裡,馬上鑽進了他的書房,開始埋頭研究起算盤來。

他可是計算機專業的高材生,但對於算盤的瞭解,簡直可以說是知之甚少。

畢竟在現代社會,算盤已經被淘汰了。

且不說運算能力超強的計算機一瞬間把成千上萬的賬目匯總計算出來,根本不是算盤能比的。就算小攤小販想算個價錢,也可以拿出小小的計算器,手指頭動動就可以得到結果了。

所以他從來沒有用過算盤。

唯一對算盤的認識就是曾經在博物館裡見過而已。

雖然他對算盤的瞭解僅限於皮毛,但他堅信,使用算盤無非就是一個數學的小遊戲。他相信自己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能夠像解開一道複雜的數學題一樣,輕鬆地推算出算盤的構造以及如何使用。

首先,得先有一副算盤。

高良才認真地回想,算盤應該是一個木頭框,裡面豎直地嵌著一根根竹棍,竹棍上套著圓圓的算珠,形成一排排整齊的算珠。

問題是,到底有多少算珠,又該如何排列?

高良才仔細思考了一下,發現算盤的結構相當巧妙!

上層的算珠代表著數字五,而下層的算珠則代表著數字一。

這樣一來,每一排算珠只需要上層一顆,下層四顆,就能夠組合出從0到9這十個數字了。

這樣算盤結構就出來了。

但他仔細想想,又有點不對。

他明明記得,博物館裡看到的那副算盤上層有二顆算珠,下層有五顆算珠,這明顯對不上啊。

高良才急忙召來高升,命他去取一根筷子和一些黃豆。

高升感到非常困惑,少爺要筷子和黃豆來做什麼?而且居然只需要一根筷子,那有什麼用處呢?

然而,他並沒有多問,迅速奔向廚房,將所需物品取了回來。

高良才拿這些東西其實是為了模擬算盤,他想要親自動手操演一下,看看一排算珠到底應該用多少顆。

他將筷子橫放在桌子上,當做是算盤的橫樑,再將黃豆當成算珠擺在桌子上。

其實算盤的規則與剛才所見的算籌有著幾分相似之處,因為算盤正是從算籌演化而來的。

高良才在橫樑下方擺放了一顆黃豆,這代表著數字一。接著,他繼續增加,二三四,一直到五的時候,就不再需要新增新的黃豆了。此時,他只需在橫樑上方放置一顆黃豆來代表數字五,而下方的黃豆則全部被移除。

然後,高良才繼續在橫樑下方增加黃豆,六七八九,直到十的時候。這時,他將下方的黃豆全部移除,而在上方放置兩顆黃豆,這就代表了數字十。

但是此時,逢十進位,它的上一位要加上,原來這一排上層的兩顆黃豆反而要全部去掉了。

這樣操練下來,確實不需要二顆上珠五顆下珠,只需要一顆上珠四顆下珠足矣。

那為何博物館裡的算盤是二顆上珠五顆下珠的設計?

高良才左思右想,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他覺得古老的算盤這樣設計必定有其深意,但卻摸不著頭腦。

他要做的這個算盤到底應該用哪一種設計為好呢?高良才陷入了猶豫之中。

他又拿起黃豆操練了好幾次,再次證明了,一顆上珠四顆下珠就足夠了。

真是讓人想不通啊!

高良才只好暫時把這件事放在一邊,在院子裡散散步,欣賞著斜陽如血的美景,舒緩一下心情。

伍老三已經帶著他的狗狗們回到狗窩休息去了,而那些木匠們卻還在忙碌地製作著李世民的太師椅。

他悠閒地踱步到木匠們忙碌的場地,看著他們熟練地進行木工活。

牛木匠正嚴肅地教育著他的徒弟:“你看看你乾的活,椅子腿都刨得歪歪扭扭的,平時我可是怎麼教你們的?做事要用心,一點差錯都不能有。整天馬馬虎虎的,趕緊給我重做!”

“笑什麼笑!王小三,你也好不到哪去,你跟小六子都是半斤八兩,辦事不靠譜的傢伙。”

看到牛木匠教訓徒弟的樣子,高良才不禁想起了以前在學校裡被老師訓斥的情景,真是懷念啊。

咦,他突然想起什麼,急切地問道:“牛木匠,你剛才說了什麼?”

牛木匠一臉茫然:“我說,他倆是辦事不牢的傢伙。”

“不是,上一句。”

“上一句?兩人都是半斤八兩啊?”

對了,半斤八兩,我怎麼沒想到呢?

古代的斤兩是十進位制啊,半斤等於八兩,一斤就是十六兩。

如果用算盤來算斤兩,這一排是兩,上一排是斤,代表兩的這一排最大數值是十五,二顆上珠和五顆下珠正好是十五。

尼瑪,這是十六進位制的。

原來古代的算盤設計得這麼巧妙,就是為了方便我們計算斤兩啊!

高良才突然靈光一閃,哈哈大笑起來,一把拽過牛木匠:“來來來,你給我做個東西。”

牛木匠一臉興奮,心想院正肯定是想到了什麼新點子,不知道是什麼,他得趕緊給院正做出來。

高良才蹲在地上,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長方形。

“牛木匠,我需要你幫我打造一個長條形的木框,然後在其中嵌入一排排的木杆。接著,我要你在每個木杆上套入一顆顆圓珠子,讓它們可以在木杆上自由地上下移動。

“哦,對了,別忘了在中間加一個橫樑,橫樑上方要套兩個圓珠子,下方則要套五個圓珠子。你覺得能做到嗎?”

牛木匠仔細看了一下,發現這個任務並不難,只是他不禁好奇地問道:“做這個有什麼用呢?”

高良才微微一笑,神秘地說道:“你只管把它做出來,我自有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