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環顧四周,不禁發出一聲嘆息:“如今已經沒有什麼技術可以研究的了,這個宅子也就閒置了下來,只剩下一些老人留守在此。”
不過這裡的老工匠們都是當時研究各種技術的高手,如果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讓他們去做吧,說不定能研究出什麼新技術來。”
瞭解!如果說這裡是李世民的技術研究院的話,那麼老院長長孫黔驢技窮,已經退休了。現在他要接過長孫的重擔,成為這裡的新院長,為新技術研發而努力奮鬥了。
高良才一想,這樣也好,他不喜歡朝堂上的權力爭鬥,他就是一個技術宅,在這裡研究技術正合他意。
只不過,他一個IT男,不研究程式設計技術,軟體系統,反倒研究起物理化學等之類的東西,難度有點大啊。
李世民在等著高良才的回答,他當然希望這個仙家子弟可以像之前長孫那樣,將仙家的技術搬到大唐來。
在親身體驗過這些神奇技術帶來的好處後,李世民對這些新技術的渴求愈發強烈。這些新技術或許將成為他爭奪皇位、稱霸天下的寶貴資本。
高良才沒有考慮多久,便回答道:“殿下,既然這個宅子裡孕育瞭如此眾多的新技術,那麼這裡完全可以被冠以‘技術研究院’的美譽。我願意為殿下效力,讓這個研究院重新煥發生機,讓更多的新技術造福大唐。”
李世民大喜:“好好好,從今以後,這裡就完全交給你掌控。要錢?沒問題,要人?也沒問題!我深知研究新技術需要投入大量錢財,但只要你開口,無論多少錢,我都會毫不猶豫地為你籌措。”
高良才就這樣成了這個小小的研究院的院長,不,按照大唐的說法,應該叫院正才對,他要為研究新技術而奮鬥了。
在接下來的散步中,李世民的問題充分體現了他對仙家技術的嚮往。
“良才,你說仙家那種不用馬拉車牽,也不用人拉,就可以自己走的車,我們能做出來嗎?”
“嗯,這個有點棘手啊,需要時間來慢慢發展。不過,我們可以先從做人踩的車開始,速度也不慢哦!”
——蒸汽機、內燃機,只要有這些東西就好辦,但按現在的機械加工技術,難。
“仙家真的有讓人飛上天的機器嗎?我們能做出來嗎?”
“這個就更難了,也許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成功。”
——反正我這輩子是做不出飛機了。
“仙家真的有一顆就能炸死上百萬人的法器嗎?”
“這個是真的有。不過還是不要做出來的好,有傷天和啊。”
——其實我也做不出來。
“我也這麼覺得。”
……
李世民和高良才聊得火熱,他們暢談了許多關於未來的憧憬。時間過得飛快,直到夜幕降臨,李世民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臨走前,長孫和高良才單獨交談了幾句。
長孫一臉嚴肅地告誡他,在這個世界裡,最好還是將他那令人咋舌的穿越者身份藏得嚴嚴實實,否則一旦有人發現你來自遙遠的未來,誰知道會引發怎樣的軒然大波呢?
至今,無人知曉她是從未來穿越而來。唯一知道她與眾不同之處的李世民,也只是將她視為仙家子弟轉世。
在這個充滿神仙傳說的時代,這種解釋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畢竟,誰能拒絕一個來自仙界的仙女呢?
然而,即使是仙家子弟這層身份,也不要輕易暴露出去,保持低調才是處世之道。
高良才深以為然,這是長孫穿越這幾年來的經驗之談,不可不信。
李世民在臨走再次叮囑他,五日後文學館論道,可不要忘記了。
高良才頓時感到一陣頭大,他原本以為接手研究院的工作後,文學館的事就不再提了,沒想到還是要去文學館露面。
這簡直就是一場大學教授級別的交流盛宴,頂級學者的沙龍聚會!他能在這個場合講些什麼呢?
頭疼啊。
他要好好想想,說些什麼。
比起這個時代的人,他的知識無疑是極其豐富的,可是好像沒有哪個是可以拿出來講的。
物理?化學?生物?IT?
無論哪一個講出來,人家都會覺得不知所云。
數學,誒,這個可以有,這就是現在的算學,他是透過解出文學館的難題才入了李世民的法眼的,這正好符合人設。
他可以拿一兩個數學難題,當場說說解題方法,就可以震住這些學士了。
至於選哪道題,就要好好想想的,太難了不行,什麼代數、函式、微積分就算了,搞搞簡單的加減乘除和幾何就好。
胡思亂想中,這一天又過去了。
————
又是新的一天,高良才洗漱完畢,用了早餐,嶽寒來了。
“嶽寒參見院正。”
高良才一愣,院正?哦,就是院長的意思,他差點忘了,他要管理這個小小的研究院了。
嶽寒說院裡的所有人都在等院正訓話呢,請高良才移步到前面的大院。
行吧,新官上任,這個儀式是少不了的。
高良才跟著嶽寒來到大庭院,這裡是內牆與大廳之間的空地,是這個宅院裡面積最大的一片空地。
除了少量看守門口和巡邏的守衛,所有的人都集中在這裡了,共有三十人。
高良才看到不少熟面孔,牛木匠、伍老三、張廚子都在其中。
牛木匠手下有十個徒弟,張廚子也有五個幫廚,只有伍老三是光桿司令一個,剩下的都是士卒。
牛木匠等人見他高良才出來都異常激動,之前他只是李世民的客卿,沒有具體的任職,現在他可是這個研究院的院正了,是自己的頂頭上司。
這幾天,高良才已經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無論是朝堂上的機辯,還是格物方面的學識,都讓他們佩服得五體投地,跟著這麼一個有能力的上司,將來的功勞肯定不會少。
這個研究院曾經創造了造紙、造鹽、蒸餾酒、曲轅犁以及火藥等眾多劃時代的技術,每一項都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和進步。他們因此獲得了豐厚的賞賜。
然而,如今火藥業務已經被朝廷接管,而造紙、造鹽、蒸餾酒和製造曲轅犁雖然仍然是李世民的產業,但已經轉移到其他地方的工坊進行生產。
目前,研究院沒有新的專案,人員也減少了許多。許多像牛木匠一樣的大匠都被調到了這些工坊,只剩下牛木匠一個仍然留在這裡的大匠級別的能人。
本認為就這樣庸庸碌碌地過下去,沒想到來了一個新院正,給他們的感覺就像是幾年前的長孫王妃一樣,腦子裡充滿了奇思異想,隨口一說都是他們想都想不到的新奇點子。
這下大家充滿了信心,彷彿這個院子又要煥發出新的活力了。全新的技術將會在這裡誕生,給整個世界帶來驚喜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