縕趙青竹不知道朱允熥是怎麼想的,只感覺這件事情有蹊蹺。

可是現在看來太孫殿下似乎有別的想法?

“殿下,我們一起去看看?”

朱允熥點點頭,跨步向著水牢走去。

水牢裡面黑漆漆的一片,只有其中一汪水有響動的聲音。

“朱允熥,我要殺了你!”

聽到那女人這樣叫囂朱允熥臉上露出了有些陰惻的笑容。

“你是誰派來的?”

女人狠狠的瞪著他,眼神中滿是殺意。

“沒有人派我來,殺你全是我的本意!”

朱允熥想不通,自己和麵前的這個女人無冤無仇,為何她如此恨自己?

趙青竹伸手放入水中,突然像是摸到了一個奇怪的物品。

女人瞬間變得有些驚慌。

“朱允熥,你就是個烏龜王八蛋!”

朱允熥微微一笑。

“其實就算你不說我也能猜出來你是誰!”

女人抬頭看想朱允熥,他和傳說中的太孫一點也不一樣。

面前的男人睿智精明,臉上永遠掛著深不可測的表情,縱然自己觀人無數也無法看清楚這背後的情緒。

朱允熥將自己的手指放在女人的手上,誰也沒看清朱允熥寫的是什麼字。

“什麼?你!”

“沒錯,事情我都已經知道了,包括你們的目的,但是我不會說!”

“朱允熥,你為何要這樣?既然你已經知道了,還不如給我一個痛快!”

“你有沒有想過你怎麼會被我發現?”

女人低頭略微沉思,似乎是想起了什麼細節,突然抬起了頭!

“你是說他們是故意的?”

“這件事你做成了也是死,做不成只會死的更慘,其中的事情你仔細品味!”

說話間朱允熥已經站起身,拍一拍身上的水珠。

“有些事情只要做過就一定有痕跡,就好比我來到水邊衣角和鞋子就會有水漬一般!”

女人沒想到朱允熥會將事情看的如此通透!

“朱允熥,下輩子,下下輩子,我還會來殺了你!”

朱允熥微微點頭,轉身離開了。

趙青竹不知道這兩個人究竟交流了什麼事情,只知道朱允熥走後,那女人竟然咬舌自盡了!

女人的死雖然讓人頗感意外卻在朱允熥的意料之中,她就算得手了也要死。

這就是她的命,不會有任何一個人,會出面成為他的靠山!

這個訊息很快就傳進去朱元璋的耳朵。

這其中的門道朱元璋一眼就看破了,不過看破不說破一向是他的習慣。

一個高高在上的王者,坐在自己的位置看這些人演戲,也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既然刺客已經死了,那這件事無從查證,朱元璋和滿朝文武都希望繼續追查。

可是朱允熥卻有要作罷的意思。

這太孫可沒有陛下那殺伐果斷的性格,眾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這時候更是印證了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瞭解太孫的性格,這小子肯定是有更好的方法。

老太監給朱元璋整理朝服,卻聽到陛下悠悠開口。

“咱總覺得這件事有蹊蹺,不過太孫都不追究了,我也不必要抓著不放!”

老太監沒說話,只是點點頭。

“你跟了咱這麼多年,咱的心思你肯定能懂!”

“陛下,殿下歲數還小能做到這般已數不易!”

朱元璋點點頭,跨步走出了內殿。

“是時候鍛鍊鍛鍊他了,攘外必先安內這個道理要讓他知道!”

老太監在後面緊追了兩步這才跟上朱元璋的步伐。

“陛下所言極是,要不要先聽聽太孫的想法?”

老太監小心翼翼的問道。

要知道現在這件事就好似一個定時炸彈,對於王室來說,儲君是最不能說的禁忌!

只是朱元璋卻並沒有回答太監的話,太監便也知道自己多嘴了,立馬閉嘴不說話了。

來到大殿之上,朱元璋看著滿朝的文武。

“太孫遇到刺客的事情相信眾位都知道了,你們覺得這件事應該如何調查?”

一時間,刺殺太孫的刺客咬舌自盡,可是太孫卻不打算追究下去刨根問底,又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陛下,此事重大,刺殺儲君,不可不察啊!!”

“是呀陛下,這女子身份可疑,雖然死了,可也得查下去!”

朱元璋緊皺眉頭盯著這些人,難道在他們眼中,朱允熥真是是個糊塗蠢笨之人?

再看這滿朝文武百官,真正想著大明的又有多少?

平日裡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們就要興風作浪。

真真到了捐銀子時就開始哭窮,一直說自己沒有,可是那天酒樓開業卻由著自己的子孫買那麼貴的酒水。

要說這些人不貪?打死朱元璋他都不信!

“行了,這件事稍後再議!我們還是說說倭寇之事,現在倭寇橫行,東廣那邊已經來了好幾次奏摺。”

“依臣看開,倭寇一日不滅我們也將永無寧日!”

“我也支援打,畢竟東島剛剛來丟了顏面,現在沒準是讓那些倭寇故意製造混亂的!”

“陛下,臣附議!”

朱元璋滿意的很,他用手扶著自己的鬍子,過了半響才說話。

“很好,那我們就來說說軍費的事情,現如今大明的國庫已經匱乏,想要攻打倭寇還需要眾臣的幫襯!”

一聽到朱元璋這麼說,大家都把頭低下,竟無一人響應?

朱元璋的臉色又沉了幾分。

“咱真看不慣你們這樣,一說到正經事就都沒了聲響,到底捐不捐?”

看到朱元璋是真的動了怒,眾大臣這才隨聲應和。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皇帝讓捐多少錢,就從苛捐雜稅裡往外扣唄,反正這些當官的,總有辦法把自己付出的,想辦法填上。

反正最後遭殃的都是百姓,他們才無所謂呢!

朱元璋如此精明,怎麼會看不出來他們的想法?

“還有我們要減免苛捐雜稅,不然百姓總會有怨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道理我比誰都懂!”

自己要不是真的被逼到那個份上,他是肯定不會造反的。

現在的苛捐雜稅本就沉重,再看看這些個東西家產萬貫的樣子,估摸著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

“陛下,苛捐雜稅減不得呀!”

“臣附議!”

“你們的意思是咱錯了?”

眾臣紛紛跪倒,不敢再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