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難民來襲2
穿越後被迫嫁給廢太子留種 星星滿天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石頭看見宋婉晴了,就趕緊屁顛屁顛的跟上去了,翠兒也不甘落後,快步跟了上去。
宋婉晴要去書房找爹爹,有些事情她還是不好做決定,需要爹爹點頭才能做。
到了書房門口,宋婉晴讓翠兒和石頭在門口等她,她馬上就出來了。她推開書房的大門,果然就見到老爹頹廢了坐在椅子上,一見她來,就趕緊坐直了身子。若無其事的問道:“婉兒,你現在過來找爹爹,是有何事?”
宋婉晴說:“東邊的難民已經到了我們平安縣了,姑父已經派人將城門封鎖了起來。可是,這樣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我想用糧行的糧食,佈施。”
她原本以為爹爹會拒絕,已經想好了說服他的話術,可是令她沒想到的是,爹爹居然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看見宋婉晴驚訝的樣子,他笑著問:“婉兒你這樣看著我,是覺得很驚訝嗎?”
宋婉晴回神解釋說:“爹爹,這畢竟不是小數目,換成誰都會猶豫的。”
宋父說道:“如今,城外有難民,我們出不去。可是城內的糧行也就只有這幾家,沒有糧食的來源。城裡的百姓沒吃的了,我們又是這裡最大的糧行,還不得天天被城裡的百姓給圍攻嗎?那這樣一來,根本就落不到好。還不如一開始,就以佈施的名義收攏一些糧食在家裡,保證我們自己都東西吃。”
宋婉晴聽完,讚歎的點點頭說:“我也是這個意思,可是這樣一來,我們家就會損失一大筆收入,我害怕……”
“你放心,爹爹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
“那我立馬去安排。”
宋婉晴正準備想離開,宋父卻叫住了她說:“我女兒太優秀了,昊兒小不了你幾歲,如今行事還像個孩子,我希望你能給他安排點事情做,讓他提前學習一下。”
宋婉晴自然是同意的。她說道:“弟弟是個聰明的孩子,你放心,他一定會變得很優秀的。”
宋父欣慰點頭,“我也去找找我那些生意上的夥伴,希望他們也能出一點綿薄之力。”
宋婉晴點頭:“好,爹爹你多帶點人,不要讓自己受傷了。”
雖然宋婉晴不信任爹爹那些所謂的生意場上的夥伴,可是他想去,她當然不會攔著。
大家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去了,宋婉晴出了書房,後面跟著兩個小尾巴,就去找宋如昊去了。
弟弟還是一如既往的有興致,帶著自己的好朋友在涼亭討論學問。看見宋婉晴過來,幾人都非常有禮貌的叫姐姐。
宋婉晴笑了笑說:“你們嘴真甜。不過,我今天是有事兒找我阿弟的,可能要耽誤你們的學業了。”
宋如昊說:“阿姐有什麼事就直說吧。”
宋婉晴將事情說了出來,三人倒吸了口涼氣。
“阿弟,我需要你的幫助。”宋婉晴說:“我們不能將難民放進城裡來,但是也不能白白看著他們餓死,你每天上午去城門口幫忙施粥。”
周術生拱手說道:“伯父伯母和阿姐大義,我家境貧寒,沒法散財施粥。阿姐請讓我去幫忙吧,盡一點綿薄之力。”
朱遇雪見狀也拱手說道:“那我回家也叫我爹出來佈施,到時候就把攤子支在你們對面。”
這又不是做生意,有什麼不可以的呢?佈施的人肯定是越多越好。
“你們都是好孩子,這肯定是可以的啊。阿弟,我先出去和胡掌櫃商量具體事宜,你等我訊息。”宋婉晴囑咐道。
三人都站起來乖乖點頭。
石頭站在後面,見到阿姐這樣的模樣,眼睛都變成了星星眼。又是被姐姐魅力折服的一天。
翠兒機靈的安排小廝去牽馬車,等宋婉晴走出大門時,馬車已經在門口等著了。她先是去宋氏糧行和胡掌櫃談好了每日需要糧食的數量,在出發去了縣衙。
宋婉晴對這裡倒也是熟門熟路的,走到大門還沒開口說點什麼,門口的衙役一見是她,二話不說就讓她進去了。
至於為什麼,難道他們連這點眼力見都沒有嗎?
宋婉晴讓翠兒和石頭在馬車上等她,她去去就回。
宋婉晴到的時候,大當家幾人還在討論如何應對這次的難民。
這對於雷敬文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今年開年不順,天氣炎熱乾旱,老天一滴雨都不下不說。朝廷的糧種也是他的一大憂愁,朝廷擺明了不想管他們了。百姓田地空空,今年的口糧又從哪裡來。現在又將東南地區的難民驅趕到他這個邊境小縣城裡來。
簡直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本來百姓吃飯都成問題了,這麼多難民又該如何安置?這些事情都讓雷敬文急的嘴上都冒泡了。
商量來商量去,至今還是除了施粥救災,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宋婉晴一走進來,季洵眼尖的發現了她,就她拉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現場都是老熟人了。
有今天接回來的大少爺、三當家,還有剛收到訊息來接兒子的大當家,錢師爺和季洵幾人。
宋婉晴坐下說明了來意,雷敬文意外的說:“你們宋氏糧行要佈施?”
聽到這訊息他起初還挺高興的,不過很快就冷靜了下來,說道:“侄媳婦,謝謝你的好意,不過這難民數量龐大,就算你們宋氏糧行將全部的糧食都拿出來佈施,也撐不了多久,這不是長遠之計。”他頭痛的搖頭。
宋婉晴說:“我們起初一天免費佈施,後面都得靠自己的勞動來賺取口糧了。”
雷敬文遲疑的問:“這麼多人,能行嗎?”人多了根本就不好管理。
宋婉晴對自己肯定是有信心的,不過她還是謙虛的說:“姑父,這個我雖然不敢保證,但是肯定有七成的把握可以成功的。不過,我需要你的同意。”
雷敬文說道:“侄媳婦需要我做什麼,直接說出來就好。我能幫的一定會幫的。”
宋婉晴解釋說道:“難民太多,不能開城門放人進來。但是我們可以在城外搭那種遮風避雨的小棚子,當成他們臨時的住所。”
所有人都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