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婉晴驚呆了,他以為何婆子對石頭這麼壞,還以為石頭爹孃跟她有什麼仇怨,沒想到石頭娘就是她自己的親女兒,跟自己親女兒哪裡來這麼大仇,宋婉晴想後面找機會向季洵問清楚,不然她憋著難受。

吃完糊糊,天已經大亮了,太陽也開始冒頭。季洵收拾好東西,帶著宋婉晴出門了。季亭淵也要帶著兒子去山上開荒,兒媳婦洗完衣服,做好餅子就會給他們送過來,老爺子也拿著書本準備去學堂了。

石頭和季湘留在家裡。

石頭抱住宋婉晴的小腿,死活不撒手,他害怕幸福的日子才過來一天,又要回去天天捱打。他急的開口說話,一出聲就是宋婉晴聽不懂的咿咿呀呀。她為難看著老爺子,說:“爺爺,石頭也到了啟蒙的年紀了吧,要不你帶著他去學堂。”

老爺子同意了,石頭還是認識老爺子的,知道他對自己好,也不敢再任性,就在原地流眼淚。宋婉晴看得心軟,想起什麼,去房間把昨天剩下的糖葫蘆給了石頭。本來是想留給相公的,沒想到後面何婆子鬧了這麼一出。

宋婉晴對石頭說:“三哥三嫂去鎮上給你買好吃的,你跟著爺爺聽話,好好學習,聽見了嗎?”

石頭擦乾眼淚,點點頭。

宋婉晴本來想著路途遙遠,肯定要把她的腳給走廢。才走到村口,就看見一輛牛車停到那裡。老李頭牛車上已經有了不少人,季洵帶著宋婉晴硬擠了進去。

惹得車上的婦人罵罵咧咧,季洵一眼掃過去,那人就老實的閉嘴了。

牛車緩緩行駛在路上。

昨天村長家的鬧劇挺大的,婦人好奇的打量這個季老三媳婦,感覺挺勇的,想好好八卦一下,可是季老三虎視眈眈盯著她們,這一車人大氣都不敢喘,肚子裡憋著話,難受的要命。

好不容易到了鎮上,季洵給了兩文錢,直接帶著宋婉晴下車了。

車上就像解開了封印一樣,你一句我一句,聊得好不熱鬧。宋婉晴一句都沒有聽見,她感嘆道:“這些大嬸路上都不愛開口說話,是不是和咱們不熟啊?”

季洵無所謂道:“沒事,別管她們。”

季洵帶著宋婉晴直達縣衙,衙役看見是他,頭也不抬,就當沒看見,他直接走進後院,大聲喊道:“姑父,姑父,你在哪?”

雷敬文正在喝茶,嚇得他一激靈,茶潑了一半。

錢師爺遇見季洵,把他帶進書房,關上房門,識趣的退出去了。

季洵開門見山問:“姑父,我老丈人家的糧食怎麼樣了?”

宋婉晴也跟著叫了句:“姑父好。”

雷敬文笑著說:“侄媳婦客氣了。”又沒好氣的擦乾潑在衣服上的茶水,瞪了眼季洵,“我都教了你多少次了,你咋不長記性,做事能不能不要這麼莽撞?”

季洵“哦”了一聲,表示知道了。

雷敬文這才滿意開口:“已經瞭解的差不多了,我派了臥底進去,查探到糧食就在斷崖山上,山上有一窩土匪,我打算明天就帶著人上山去剿匪。”

宋婉晴聽聞,知道老爹的三千斤糧食有著落了:“姑父,太好了。”

季洵不贊同皺眉:“姑父,不是我貶低你,你看看這縣衙的幾個歪瓜裂棗能打贏幾個人,對付土匪能行嗎,你再看看你自己,瘦胳膊瘦腿的,還沒我厲害呢。”

雷敬文氣,把他拉到一旁小聲說道:“你小子怎麼什麼都往外說,姑父不要面子的嗎?再說了,探子打探到的訊息說,這些土匪原是黃水縣逃難的難民,難民能有多厲害?你放心吧!”

季洵還是不放心,耐不住雷敬文堅持。

季洵又問:“今年的糧種怎麼回事,還有十天就要春耕了,種子都沒有育苗,不是影響今年的收成嗎?”

說到這個,雷敬文也搖頭:“我已經催了不少回了,上面就是沒有訊息。去年這個時候,我都把種子發完了,今年遞出去的訊息全部石沉大海了。”

“到底是怎麼回事?”季洵覺得事情有點奇怪。

雷敬文回答:“我讓人去周邊兩個郡縣打探過了,他們也都說,沒有收到糧種。每天堵在縣衙來要糧種的老百姓數不勝數,我頭髮都要急白了。”

季洵眼睛一眯,道出真相:“你打我老丈人的主意呢?我就說,你這麼積極去剿匪。你想把糧食當糧種發給百姓。”

雷敬文心虛的眼神亂飄,嘴硬道:“賢侄啊,我只是想解決燃眉之急,等糧種下來,就把糧食還給親家。”

“不行,想都別想。”季洵果斷拒絕。

糧食和糧種不一樣,糧種是糧食,也能吃,但是它是糧食裡面的精英,專門培育出來的。如果直接播撒糧食,產量會大幅度降低,不僅影響收成,結出來的糧食也不行,老百姓辛苦一年,什麼都得不到。

雷敬文知道這事不地道,這是下下策,不到萬不得已,他也不敢這麼幹。

季洵把戶籍給他,讓他幫忙遷戶,他拿起了一看。問道:“這是石頭?要遷到誰名下?”顯然,他也是知道石頭的事情。

“我爹。”

“何婆子還是走不出來?可惜了......”

可惜什麼?除了宋婉晴,他們都懂其中的意思。

雷敬文喚來錢師爺,交待他去辦這事。錢師爺領命下去,很快就把新的戶籍送過來,宋婉晴接過戶籍,見上面寫著【季時 天耀十五年生 季亭淵第五子 大夏國平安縣落霞鎮清水村人】,後面還詳細標註了家庭資訊,和身份證也差不多了。

“季時,所以石頭是小名嗎?叫著順口。”宋婉晴還以為他就叫季石頭,不過爺爺讀過書,家裡面的孩子沒幾個取小名的。

“從星星小姑懷上石頭開始,二奶奶就不喜歡他。他出生之後,二奶奶要淹死他,被爺爺發現救了回來,好說歹說,二奶奶才同意養著石頭。叫他石頭只是因為,二奶奶覺得他應該從石頭裡蹦出來,不應該投胎到她家。不過,石頭如果真從石頭裡蹦出來,二奶奶不會這麼不待見他。”季洵解釋道。“季時,是爺爺知道石頭小名後,上戶籍時取的,感嘆他生不逢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