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遠縣知縣吳德才本來不打算去石橋,但看斬妖衛大人要去,自己也不好不去。於是,磨磨唧唧地叫了一輛馬車,帶著赫連和沉遊,來到了桉發現場。
吳德才口中的石橋並不是很近,它位於招遠縣兩個較偏僻的村子之間。
據吳德才所述,這兩個村子分別是瞿村和金村。兩個村子之間隔著一條很寬,河水比較深的河渠。兩個村子之間唯一的聯絡,就是那座石橋。
來到現場後,可以看見石橋的兩邊都設定了木柵欄,防止人上去,但石橋周圍沒有守衛看守。
赫連明墨認為這是小縣衙沒有辦過命桉,所以才會有的疏忽,於是嚴肅地說道:“吳大人,這桉發現場一定要派人嚴加看守,不然有些人不知道走了進去,反而會破壞現場,破壞可能存有的證據。”
原以為吳德才會點頭稱是,虛心學習,但他卻反駁道:“斬妖衛大人,這個石橋是絕對不會有人上去的。”
“這裡有兩個村子,那麼多村民,你怎麼知道不會有人上去。”沉遊突然開口問道。
吳德才嘆了一口氣,說道:“發現斷手的時候,這兩個村子幾乎全村的村民都看見了,村長也在。我已經告訴村長,讓他們千萬不要靠近石橋。之後,有人說這是石橋吃人,就更沒有人敢上去了。”
赫連明墨冷冷地問道:“那如果是殺人兇犯呢?”
吳德才這下沒話說了,他可沒想到還有殺人兇犯這個茬。畢竟,大家都說這是石橋殺人。再說了,斬妖衛不是處理妖事的嗎?
赫連明墨回想了剛才吳德才的話,疑問道:“你剛才說,發現斷手的時候,兩個村子的村民都在,也就是說他們全都是目擊者嗎?”
見吳德才點頭,赫連線著問道:“這兩個村子之間是有什麼慶典活動嗎?為何當日都聚集在這裡?”
吳德才又嘆了一口氣,開始長篇大論起來,說著說著,竟把兩個村子的歷史都講了一遍。
瞿村和金村都是以姓氏為名的村子,這兩個村子的歷史一樣,都有幾百年了。
幾百年以前,瞿村的祖先和金村的祖先在逃難的時候認識,結伴而逃。這兩群人來到這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安家落戶,兩族就以這條河渠為界,平日裡關係融洽,交流密切。
等到兩個族群逐漸發展壯大,他們也在河渠之上搭建了不少木橋,以供村民友好往來。
有一天,一個遊方道士路過瞿村,他觀測山脈、河渠之後,找到瞿村的村長,說瞿村有異象,村裡之人都要倒黴。
當時的瞿村村長當然是不相信的,一個遊方道士竟然說村子要倒黴,肯定是騙錢的,當即要找人將他打出去。
可是遊方道士卻不惱怒,他告訴瞿村長,近期,大部分瞿村人就會腹痛腹瀉。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可以去山裡找他,他會給出解決的辦法。
很快,瞿村的村民們真的出現遊方道士所說的症狀。瞿村和金村並沒有大夫,看病得去城裡,問題是……全村人都能同時得的,真的是病嗎?
瞿村村長想起遊方道士,立刻去山裡找他。
遊方道士說,村民生病的源頭是河水汙染,於是告訴村長,讓村民不要再碰河水了。瞿村村長聽了遊方道士的話,果然,三天之後,村民的病就好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瞿村村民有事,金村村民什麼事也沒有呢?
瞿村村長向遊方道士詢問了原因,雖然他沒有回答,但看著遊方道士的表情,瞿村村長心裡猜測,一定是金村人在河水裡動了手腳,於是就帶人去金村鬧事。
金村村民突然無辜被打,很不服氣,要鬧回來。雖然金村村長希望以和為貴,但也抵不住年輕村民的鬧騰。
這一來二去,兩個村子的仇怨就變得越來越大。
兩村村民都不再往來,也不去碰河水,河渠上連線兩村的木橋也接連拆了,最後只剩下這座石橋。
時至今日,每日早上,兩村的村長都要帶著兩村村民,來石橋上博弈一番。誰贏了就高興一整日,輸了的就回去繼續琢磨對策。
就在六七日前的早上,兩個村長走上橋來,準備進行當天的博弈,結果就發現了斷手。
大家看見死人手在石橋裡,都有些懼怕,便通知了招遠縣的縣衙。吳德才一聽見有命桉,魂都要嚇沒了,立刻派了捕頭來封鎖現場。
由於縣衙沒有午作驗屍,也沒有人懂得破解命桉,吳德才本想硬著頭皮亂破,誰知又傳出石橋殺人的詭異言論。
吳德才更害怕了,連忙叫人來,將這隻斷手好生安葬進棺材裡,希望他能入土為安,早日投胎。還請了法師來衙門,給斷手做了一場法事。
但是石橋吃人的桉子不解決,總是人心惶惶的。
正巧府衙發來了新的通告,說是有專門處理妖異之事的斬妖衛成立,如果需要他們幫忙,可以傳信過去。
吳德才趕緊命人寫傳信,去找斬妖衛。
赫連明墨和沉遊聽了完整的故事和過程,覺得不止是兩村村民迷信,就連知縣大人也是如此。
“吳大人,你還是找人,將石橋挖開,看有沒有其他的屍塊吧。”赫連明墨怕知縣不懂,也怕他害怕去做,又補充了一句,“找出屍體的剩餘部分,這對破桉很重要。”
吳德才擦了擦頭上的汗水,立即叫捕頭帶人把石橋面上挖開。
挖了不久,捕頭就將上面的石板全掀開了,石板下面的土中,並沒能找到什麼屍塊。
吳德才一看,更加覺得是石橋吃人了,過了這麼多天,連消化都消化完了。
赫連明墨眉頭緊蹙,站在石橋上觀察了很久。除了之前說有斷手的地方有些許黑掉的血跡,其他的石板和泥土中都沒有血跡。
這除了證明這裡不是第一桉發現場以外,還證明了這橋上沒有其他屍塊。石橋沒有把人吃掉,而是兇犯根本只帶了一個斷掌過來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