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嫿經羅先生的悉心醫治已無大礙,只是身體的抵抗力大不如前,還需仔細調理數年,倒也不影響日常生活習性,偶爾也能跟隨羅先生下鄉上山採藥材。

晃眼間便到了八月,訂親這日李府並沒有大肆宴請,只請了趙家前來作個見證,宴席依舊男女分席,即便是訂了親事,生活在一個府上的兩小隻還是得顧全男女大防習俗,仍無法同桌而坐。

訂了親事也算是名正言順的過了明路,柏舟小夥子可勁的想著法子討思嫿歡喜,比如時不時便讓書才往舒梅院送物件。

女兒家喜愛的簪子釵子鐲子不提,前幾日還往舒梅院送了一株培植好的山茶花。

李婉每月給府裡孩子月銀用度只有五兩的銀子,柏舟恨不能全花在未婚妻子的身上,再有上回順子將這些年軍中發放的餉銀全留給了這小子,李婉還聽說柏舟用這些銀子倒騰鋪子轉手賺差價。

據說連懷溪和銘笙見此也拿出自己以往攢的月銀參股,三小隻倒是會偷偷賺錢,只要不影響課業,李婉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至於銘意嘛,心有餘而力不足,往往月銀方到手,就受不住城內美食的召喚,若不是這小子平日勤加習武,李婉真真擔心他哪天吃成了個胖墩。

秋靈每日在府中上完晨課,便會到鋪子或者莊子上忙活賬目,慶豐行第一批菌子已成功售往各地。

小姑娘這兩年在李婉身邊倒是學了經商之道,主張訂製了一批薄木禮盒,禮盒裡裝上品項好的菌子,按盒售賣可作為送禮的佳品,價格飆升幾倍不止。

月初益商行的鄒三爺特意為此來信,說是禮盒尤為受達官貴人喜愛,讓慶豐行千萬別將好物私藏,奈何品項佳的菌子每年僅兩個月的生長期。

明昭這個守財奴雖沒參與小叔兄長們的轉手買賣,可李婉卻聽說小丫頭給家中幾個兄長放應子錢,這般操作自然得受罰。

有官身的人家最沾不得手的便是放應子錢,雖然小丫頭只是在自家府中這般操作,倘若把她的膽子養大了,日後揹著家人在外頭胡來,可不得給家中老子惹來麻煩。

小明昭苦哈哈的抄了幾日的女訓,抽噎著鼻子心疼不迭,她才放了幾個月而已,收到的應息也不過三五兩,孃親怎的就斷了她的財路,早知道她便與表哥一塊倒騰鋪子了。

時光飛逝。

四虎和五虎也將新婦迎娶回家,如今他們都出府別住,而李婉身邊除了五虎,十一也由暗轉明,時常緊隨李婉身旁。

實則,李婉有意培養出五虎到明面上做商行管事,許多時候她一個官家女眷不便出面的,便可交由他處理一二。

-----

凜冬飛雪,寒意漫天。

李婉在屋裡烹茶看書,想起去年這個時候,殷氏時常過府與她談天說笑,喝茶賞樂。

時間過得真快,魏家也遷走快一年了,身旁少了個說知心話的,倒是無聊得緊。

孫娘打簾子進來,見夫人手裡雖拿著畫本,可目光卻有些呆滯地看著圍爐上的茶碗,不由地微笑上前。

“夫人可是乏了,今個夫人晌午倒沒睡多會子,要不奴婢伺候夫人您回裡間歇著。”

李婉恍惚間回神,淡笑道“不必,也不是累著,便是覺得這冬日裡,清靜了不少。”

孫娘聞言一笑,道“方才奴婢特意去了姑娘的院子,姑娘還問起夫人您呢,要不讓姑娘過來陪夫人您解悶。”

“那丫頭在我這也坐不住,聽說她最近總粘著秋靈。”

孫娘點頭應是“正是,一刻鐘前才隨了秋靈姑娘回的府,許是到了鋪子上。”

“也好,多跟著秋靈學了些生意上的事也是好的,對了,今年送回鄉下的節禮可都備好了。”

孫娘“已經照著夫人您例的禮單備足了的,今年是懷城公子回淄州,夫人可還需要準備些什麼,奴婢這便去讓人張羅了來。”

李婉想了想,道“倒也沒什麼需要準備的,懷城這次回淄州便不再回來,銘傑媳婦肚子裡的孩子開春就要生了,五叔該是也著急這小子的。”

“對了,你不提我倒忘了。”

李婉說著起身,來到裡間的衣服櫃子前。

孫娘見狀,趕緊跟上。

李婉拿出兩套新做好的衣裳,是她今年閒時給李婆子和張姑父做的新衣,料子用的都是張秀才送來的好料子。

“這兩套衣裳是給老姑和姑父的,你找塊布包起來,讓懷城一併帶回淄州給他們二老。”

孫娘雙手接過,眼瞧著衣裳上的針線腳細膩無瑕,便想起已故的老夫人,若老夫人還在世,姑娘這般有孝心的,定也少不得給老夫人做上幾身衣裳。

“夫人這般有孝心,姑老夫人定是喜歡的緊,每年夫人都親自給二老裁衣。”

李婆子是李婉在這世上睜開眼見到的第一位長輩,也是誠心對待於她的長輩,她自當加倍孝順李婆子。

“我自小沒少受老姑的照顧與關愛,自是要盡到晚輩該盡的孝道。”

孫娘聽到此,心底陡升悵然,她的主子自小受苦,卻也好在遇到了好人相救,聽說李家已逝的太老爺是個心腸極好的老人家。

二人說話間,仲夏打了簾子恭敬的進了屋裡“夫人,劉家太太的書信剛送來府上。”

這幾年李婉一直沒有斷了與淄州劉氏的往來,劉氏自從被當家男人負心後,在母族的撐腰下接管了家中幾間首飾鋪子,還逐步新開了分鋪。

去年劉氏有意在京城開設獨立的首飾鋪子,鋪子僅僅掛於她自己的名頭上,鋪子開在京城親近了與孃家的關係,再有京中出手闊綽的貴眷眾多,首飾鋪子不愁沒有生意的。

為此,劉氏誠邀李婉入股,京城生意水深不迭,若背後沒個達官權貴支撐難以立足,在劉氏眼中,雖然李大人當下不過是七品知縣,架不住日後升遷有望,且李家夫妻二人還如此年輕,倒不如趁此繫結了李家這根大腿。

李婉不是猜不出劉氏的心思,這門生意她倒極有興趣,女人的錢最好賺了,她自是樂意加入。

同時,她還繪製了許多首飾花樣夾帶信件送至劉氏手中,果然,京城的鋪子有了李婉繪製打造出的樣式首飾,短短半年間京城的鋪子賺得盆滿缽滿。

月寶樓首飾鋪子很快在京城打響了名頭,貴眷圈中開始盛行首飾只戴月寶樓所出,首飾樣式精美別緻,且僅此一件,再也不必擔心與別家太太姑娘撞頭面的。

李婉接過信封拆開,信紙中夾帶了錢莊票號的存根,是今年月寶樓的盈收分紅,瞅著存根上的數目,李婉心情豁然開朗。

同時,腦子裡閃過許許多多精美的首飾樣式,她彷彿已看到了大把的銀子錢向自己招手。

啊!!賺錢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