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小恙羊袁楓很不自在的躺在了房裡的榻上,此時,羅先生提著藥箱進來,身後跟著一名隨侍和一名學子。

袁姝依舊守在外間,無不緊張的掐緊了虎口,擔心哥哥受不得斷骨之痛。

小佩同樣憂心世子,“姑娘,要不奴婢陪您到院外等著。”

袁姝想也沒想的搖頭,“不,我要在這陪著哥哥。”

榻上的恙羊楓抿了抿唇,示意行骨,“動手吧。”

行骨握了握拳頭,於心不忍地提起主子的一條腿,抬起的手臂遲遲不敢落下。

羅先生用烈酒淨手,轉身見狀,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

“十三,你來。”

袁楓就見神醫那名隨侍近前,接過行骨的動作,手起掌落。

“唔~~”

行骨及時往主子嘴裡塞了塊帕子,袁楓疼得渾身顫慄不止,臉色煞白,冷汗直滲。

十三繼續提起另一條腿,再次落下掌刀。

咔嚓!接連骨頭斷裂的悶響。

外間的袁姝都聽見了,心疼得眼眶泛紅。

行骨無不心疼地握緊了主子的手,呼吸都不由窒住。

羅先生上前,伸手摸了摸腫得老高的膝蓋,回頭瞥了眼十三,讚許道。

“幹得不錯!”

行骨:……

神醫,當下是說這個的時候嘛。

羅先生撇嘴瞅了兩眼行骨,嘴角哼哼。

先前他瞧過,這小子雖多年久坐輪椅,身邊人卻伺候得極好,許是日日有為他的雙腿按摩,才不至於久坐的雙腿肌肉痿縮。

--------

左相李府,懿祥閣,書房。

隔著珠簾坐在裡間茶臺前的李婉,面色凝重的聽著外頭人的述訴,握著茶碗的手緊了又緊。

孫娘憂心的看著夫人,雖當下二公子已回到老爺夫人身邊,如今再聽得二公子於邊疆時的遭難,總歸是讓老爺夫人心裡難受。

李懷江背身站在案桌裡,緩緩地閉上雙眼,須臾回身,示意跪著的書圓起身。

“知道了,去忙你的吧。”

“是,老爺。”

書圓退出去後,李懷江又重重的嘆了口氣。

李婉示意孫娘也先退出房外,起身為李懷江斟了碗熱茶。

李懷江隔簾相望,頓了半晌,打簾子進來,握住媳婦伸來的手。

“飲血飽腹,到底是恩重如山。”

李懷江點了點頭,“若是能早一步,他也不會愧疚至此。”

“罷了,他小子想,便隨了他去吧。”

李婉默了默,“好,即如此,下回殷大太太再來,我便與她挑明瞭說,若兩家能成,總歸咱是開誠佈公了。”

李懷江捏了捏媳婦的手心,“也好,早些給他小子訂了,讓他穩定下來,京中如今不少眼睛盯著他這樁親事。”

“好。”

“回頭,我書信給老三,讓他在老家幫著操辦吧。”

當下京中風起雲湧,銘意這位錦衣衛都督暫時離不了京,倘或與殷家的婚事訂下,便需緊著籌辦婚宴。

彼時再讓老家為那死去的女子上宗婦族譜,多少讓新過門的二房兒媳心裡不快。

李婉想了想,“我覺得,還是讓他小子尋摸機會,遠遠的看一眼人家姑娘,總歸得閤眼緣不是,他如今這般心性,若日後不對眼了,豈不是耽誤了孩子的終身。”

“嗯,便按夫人的意思來,讓他小子自己瞧過,合適了夫人再與殷家聯絡。”

夫妻倆很快商議出結果,畢竟以當下時代,銘意已是大齡剩男,如他們老李家當下的境況,婚事不能再拖。

思及此,李婉悠悠的嘆了口氣,把茶盞移到男人面前。

“聽說與曲家有牽連的大臣都已羈押入大牢,二皇子那邊,皇上打算怎麼處置?”

李懷江端起茶盞抿了口,“到底是親骨肉,帝皇再無情,亦是下不去手,最多不過是幽禁終身罷了。”

李婉聞言,想了想,問“魏瀟的事,你可有與魏將軍去信明說?”

李懷江點了點頭,放下茶盞,“早在魏瀟選擇站隊曲家,便該料想到有今一日。”

回想去年,他曾有意提醒過魏瀟,奈何彼時的魏瀟已是被利益蒙了心智。

提到福州城魏家,李懷江倒是想起了閨女。

“昭兒可是快生了?”

“估算還得有兩月,有殷夫人在,咱不必操心的,魏將軍府不同梁親王府,不好往人家府裡塞人。”

如殷氏這般世家夫人,兒媳婦臨產期間,養身嬤嬤和穩婆、乳母定然提前張羅好。

李婉也想閨女了,淡淡笑道,“以往孩子小,咱總嫌事多麻煩,如今孩子各自成家,咱倆又掛念得緊。”

“靈兒可有書信給夫人?”

提到長養女,李婉心頭瞬間湧過股暖流,“那丫頭每月信件不斷,北境沒那戰事,有稹哥兒陪著她娘倆,身邊又有良娘子看著,最是省心。”

說起戍守幽州城的梁親王,李婉聽說皇上曾有意讓他留京,奈何,梁親王得知當年的王妃便是在那北境的土地亡故,若沒戰事述職,怕是此生都不會離開幽州。

“唐氏本是想著今年領孩子來京與之秋團聚,碰巧之冬的媳婦懷了身孕,她做為長嫂總不好此時離開,便留在幽州城,等孩子出來了再說。”

李懷江點了點頭,這樣也好,此時之秋與四皇子仍滯留關中,最快也需冬日才回到京城。

“我在想,瑾瑜生產時,銘笙怕是趕不回京。”

“無妨,府中有夫人看著,還能虧了咱們的孫子不成?”

李婉笑道,“可別總是孫子孫子的掛到嘴上,若是日後生出來是孫女,豈不是讓兒媳婦多想。”

當年阮氏因心結難消,苦了瑾瑜那孩子,總不好讓瑾瑜步了阮氏的後路。

“夫人說的是,不管是孫子或是孫女,總歸是咱老李家長房之後。”

“油嘴。”李婉沒好氣的嗔他一眼,“好了,本夫人不打擾相爺務公,我去讓廚房給你做碗冰粥。”

“好。”

近段時日,為了讓郝程對他掉以輕心,許多公務李懷江都是拿回府裡來辦,總不好在堂堂右相面前,表現得過於勤政。

比之李懷江,高帝的演技更勝一籌,一面擔心三皇子的傷勢,一面又更加重用於三皇子,大餅加蜜餞灌得高景迷迷糊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