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禧年第一天,孩子們都到正院給李懷江與李婉拜年,四虎和五虎也帶上各自的媳婦來到府上與他們拜年。

派完紅封,李婉把給家中下人準備的紅封交給孫娘,讓她與孟管家一同給府中下人們發的。

便連藏於暗處的每一位暗衛都領到一封,雖然紅封裡頭的銀子不多,每人五兩,便是圖個好意頭。

最早一批跟著李懷江夫妻倆的暗衛今年是第二回領紅封,今年皇上送來的十個新暗衛頭回領,個個都驚喜不迭。

待人都散去,李懷江給李婉溫了一小盅的清酒,眼見媳婦望著廊外的飄雪入神。

“夫人,可是在想老家的親人?”

李婉收回目光看向男人,淡笑“自然是想的,我想若來年你能如願排程回北方,我便帶著孩子回去看看。”

李懷江給她斟了杯暖酒,淡然一笑“好。”

他家媳婦跟著他自是悶壞了,除了偶爾到鋪子莊子走走,便不喜與城內人家串門。

李婉斜睨了男人一眼,“瞧你這樣子,當真能調任北方不成?”

被問及的李懷江嗆了口酒,緩了緩才道“據為夫瞭解,南方地界去年朝廷重整廣南地方官員排程,理應是不會再往那個地方調職,多半是往北方排程。”

李婉聽了後安心了不少,“我別的倒不擔心,就是南方地段相較北方的官不好當,你這幾年眼瞧著都熬成啥樣了,若不是我每日給你想著法子進補,你這小身板能抗得住什麼事兒。”

李懷江新年頭一天就被媳婦嫌棄,很心梗。

“夫人說的是。”

便是希望皇上這回別再與他說笑,這幾年自己交出的政績仍算不錯,不求排程富庶之地,只求別再坑他。

年前,滇州邊境就已迎來了好訊息,李婉在順子捎回來的信件中獲悉,這小子初次出征便立了大功,此次他得跟將領回京述職,沒法抽身到寧縣看她的。

得知順子一切安好,李婉便放心,看來順子從戎之道還算順遂,若能好的早些替他自己與柏舟打下家業。

慶豐行的買賣這幾年逐漸擴大,在淄州與滇州兩地開啟了名頭,當下每年的盈利相當可觀,李婉盤算過了,不必再為孩子們的聘禮嫁妝發愁。

去年她已書信回長留村,交待與李懷河讓其到縣衙錄冊新商號,日後新商號和祥商僅他們老李家獨自持有,比方說慶豐行的商鋪、作坊,以及與劉氏合夥做的首飾買賣,都以和祥商號參股。

自然,和祥商的明面持有人還是李懷河,而她為此立了份契約,蓋了自己的私章也讓李懷河在上頭籤蜀了名字,和祥商真正意義上的幕後東家還是她李婉本人也。

又是一年四月杏香,在李婉焦急的期盼中,朝廷給李懷江的排程文書終於下達,在文書送達滇州當日,李懷江的眼皮是跳了整整一個上晌。

結果!

嗯!

很好!

皇上,果然很是器重於他。

李懷江看了看手中的文書,昂頭望天半晌。

心道,皇上,您當真不怕失了一位臣子的心啊。

下晌,李府後院。

李婉好大一口茶水從口中噴出,連帶著嗆咳了好一陣才緩過勁來。

“福州?”

孫娘嚇得趕緊來到李婉身後替其順背“夫人,您當心。”

李懷江悠悠的抿了口茶,默了默才嘆了口氣,點頭應聲。

可不是那福州!

李懷江甚至懷疑,是不是魏宏那王八蛋給他下的套,他雖沒有那本領,可他家的老爺子有啊。

李懷江此次連升兩品階,擔任正五品福州知州職務,文書旨意讓他次月趕往福州上任。

而李懷江此次排程,自然不忘扶持趙大人一把,寧縣知縣將由趙大人升階擔任,下頭的縣丞與主薄朝廷已有了人選,不日便會來到寧縣任職。

這一個月,李婉得著手打點府中所有事務,家中下人若願意跟隨,她便一併帶走,有些在寧縣已安了家的下人若不想離開,李婉很大方,只收一半的贖銀便發還身契。

然,府中下人都是極有眼力的,在府中當差幾年,家中老爺的能力他們都是看在眼裡的,自當是跟隨了主家。

莊子上以及滇州兩家鋪子李婉一併交由李銘傑夫妻倆打理,暫且將李銘浩留在滇州助兩人熟悉上手。

而府邸房契文書夾帶在此次送到李懷江的密信中,李懷江將契書交給了李婉,讓她將府邸處置了。

李府在寧縣可算是豪華宅邸,以當下寧縣的行情,少且賣到一千多兩的銀子錢。

李婉讓牙人放出賣府邸的訊息,當日便有幾名寧縣的富商遞來請帖相談一二,李婉看了看這其中的名帖,有一家梁姓的富商在滇州當地較有實力臉面。

李婉讓人請了梁家太太過府一聚,二人言語間很快拍板落定,李婉以一千八百兩的價錢將府邸賣於梁家,梁家付款很是爽快。

當然,李婉提前告知了對方,待他們走後府邸才能清出,梁家太太應笑不迭,直說無妨。

四虎和五虎必定是帶上媳婦跟隨了李懷江和李婉,他們兩家的小宅邸倒是都留給了在當地的岳家來處置,是留或賣由岳家作主。

雖此次李懷江到福州升任知州要職,可福州不比當初的寧縣好到哪去,為此,李婉讓莊子收了百擔土豆,以及雞鴨崽子由今年從淄州來的另兩名後生,李元挺和李元志負責尋鏢隊護送到福州。

府中教書的趙先生也隨了他們一同前往福州,李懷江任命書下達次日,便特意尋了趙先生談話,如趙先生願意也可留在寧縣的縣學教書育人。

趙先生是什麼人,歷經兩朝的人精,自然不可能錯過李府這根粗大腿。

趙先生願隨了他們一同走,自是最好的,到了福州也不必操心哥兒幾個的學業,當然福州也有州學書塾,若府中沒先生,也可將哥兒幾個安排進書塾。

李懷江有意給宋之秋在寧縣謀得主薄一職,宋之秋卻婉拒了他的提攜好意,只願追隨在其左右當差,做個無官無職的師爺最是能學到好本事。

且他有私心,跟在李懷江身邊,便等於讓幼弟隨了羅先生,眼看之冬近一年頑疾甚少發作,身子骨底子也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