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隗狀,朕已將其囚與廷尉府中交予廷尉嚴守,汝勿需擔憂。”

始皇帝的話,聽得嬴高不由一愣。

隨即就明白過來,始皇帝顯然以為自己想要去做商賈,是因為隗狀的緣故。

嬴高不得不在心中對隗狀暗道一聲抱歉。

不過,他並不覺得隗狀冤屈。

原本歷史上扶蘇的結局,跟隗狀有莫大的關係。

算是間接導致了大秦曇花一現,在短短時間內崩塌。

既然扶蘇都說了,嬴高自然沒有什麼好隱瞞的:“稟父親,確是如此。”

“徐福都未曾尋到那長生不老藥,汝以為汝同去就可得願?”

始皇帝看著臉色依然蒼白的嬴高,放緩了聲調。

“父親,高得的那古籍,記有東海大部海圖,高以為要比徐福更為清楚仙山何在。”

嬴高想了想,只得再把緣由都推到那根本不存在的古籍頭上。

反正蝨子多了不癢,也不差這一件兩件了。

“只是那海圖太過簡陋,只在緊要之處有所標識,即便高復刻出,怕也難尋其蹤。”

“竟還有此事?”

始皇帝狐疑的盯著嬴高看了半響。

由不得始皇帝不生疑。

嬴高會數術之道,說是那古籍上的;先前說的比竹簡還要好用的造物,也是那古籍上的;

馬鞍、馬鐙、馬掌三物也還是那古籍上的,甚至連欲要開設的食肆中售賣的吃食這般物事古籍上同樣也有;

如今更是還有了這一份東海海圖,將來會不會另有其他東西出來?

一本古籍,竟然記有如此之多的物事,那真正堪比天書了。

而且還是在大秦書庫中發現的。

始皇帝不相信自己這個十六子運氣就這麼好。

這麼多年都沒有人發現,偏偏被他給發現了。

“都怪高不小心,將那古籍遺落在蘭池之中,無法獻與父親。”

嬴高聽出來始皇帝話語中的懷疑,心裡有些虛,訕訕道。

始皇帝見嬴高如此說,只得又將狐疑放下。

“有此海圖,汝復刻出交予徐福就罷,出海之事休要再提。”

始皇帝瞥了一眼嬴高,沉聲道。

這個兒子真正是膽大包天,竟然還想出海。

豈不知那海域可不比陸上,風雲不測,異獸無數,幾條命都不夠填的。

“父親,高還從少府監處得知,那博士湯溭疑是鬼谷門下。

高曾聽言,鬼谷門人無數,壽數無盡,若能從那湯溭處得到鬼谷所在,當更為便捷。”

嬴高想了想還是把湯溭丟擲來,來增加自己話語的可信度。

聽到嬴高這話,始皇帝嘴角咧了咧似乎想笑,但是又似乎覺得不夠嚴肅,立馬收了回去。

“汝這豎子可知為何朕信那徐福之言?”

嬴高茫然搖搖頭:“高不知。”

不是為了尋那長生不老藥麼?

“那徐福正是鬼谷關門弟子。”

“啊?”

嬴高還真沒想到會從始皇帝口中聽到這樣一個答案。

他確實沒想到徐福的出身竟然是鬼谷弟子,而且還是關門弟子。

也是,有了徐福這個正大光明露面的正牌鬼谷弟子,湯溭這樣一個疑似的鬼谷弟子,根本算不得什麼。

“朕初次東巡,行至齊地琅琊郡時,那徐福上書與朕,言及其乃當代鬼谷關門弟子,而那初代鬼谷子早已於數百年之前羽化登仙。

那初代鬼谷子羽化登仙之前,曾留下古籍一冊,言及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上有神仙居住。

尋之,則可求得長生不老之藥,同那初代鬼谷一般登臨仙位。

兼之朕查知那徐福博學多才,通曉頗多,琅琊一地其名甚廣,且此前已然出海數次。

朕乃會信其所言,不惜耗費無數讓其出海尋那長生不老之藥。

然天不遂人願,那徐福歸來言及陡遇異獸、風暴,並未尋到那海外仙山,更將隨船而行之數百童男童女盡皆葬身與海。

徐福歸來後向朕請罪,言道其欲回鬼谷門中詳查海外仙山所在,再度出海為朕尋仙求藥。

朕憐其赤誠,乃未曾追究,不曾想已逾數年,那徐福還未曾歸來。”

這應該是嬴高聽到的始皇帝一口氣說話最多的一次了,

末了始皇帝還似乎頗為惋惜的嘆了口氣,顯然很是有些失望。

不過始皇帝這些話,倒是聽得嬴高目瞪口呆。

沒穿之前曾看過某個小品,大忽悠能把人給忽悠瘸了,自己以為那已經是忽悠的最高境界了。

不曾想,那忽悠跟徐福相比,簡直是小兒科。

怪不得章邯說徐福出海一直未歸,原來是早就偷摸的來見了始皇帝,併為再次忽悠埋下了伏筆。

什麼叫忽悠,徐福這兩千多年前的忽悠才是真正的忽悠啊。

當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顯然,從一開始徐福在始皇帝第一次東巡求見的時候,就已經設定好了套路。

至於鬼谷關門弟子,是真是假,除了他自己又有誰知道?

畢竟,鬼谷弟子到如今已經很少見,根本不可能找到人來對質不是?

藉著鬼谷關門弟子的名聲,藉著一本同樣也可能莫須有的古籍,徐福忽悠始皇帝耗費大秦國力,去尋那虛無縹緲的長生。

徐福乃是齊人,或許他最初的目的,也只是想利用那虛無縹緲的長生來空耗大秦錢糧。

以此來達到削弱大秦、尋機復辟齊國的目的。

嬴高覺得,有可能這徐福在第一次忽悠始皇帝出海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那倭島所在。

只是有可能帶的幾百童男童女太少,不夠他長久立足。

嬴高認為更關鍵的是,有可能徐福也不知道他能發現那倭島,並沒有帶如他第二次要求的那些工匠、各類書籍等物。

沒有那些東西,僅憑那根本不知事的數百童男童女,徐福根本沒法教化那些還在石器時代的倭島土著。

如此,也就有了欲擒故縱的那第二次出海。

這第二次出海,徐福向始皇帝索要了無數包羅永珍的各類典籍、各色工匠以及相比第一次出海翻了數倍、多達三千之眾的童男童女。

耗費更是第一次出海數倍之多。

當真是全大秦之力,成其個人私慾啊。

為華夏種下無窮的禍根,留下無數的血債。

這樣看來,自己更要跟著徐福出海了啊。

嬴高暗道。

好在,徐福估計還沒準備好,沒尋上門來,還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