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關、大散關、函谷關、武關,被稱之為秦之四塞。

關中之地,為何叫關中,臥在雄關當中之意。

遠古時代,炎帝的活動範圍是關中地區,後來黃帝向南發展,逐漸融合,形成了炎黃和華夏族的概念;

西周時期,周人從岐山發源,而後定都灃鎬,開啟了800年的兩週時代;

秦人在關中地區的雍城、櫟陽、咸陽,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終於統一中國,成就霸業;

西漢定都長安,最終成為媲美乃至超越羅馬的東方帝國;

唐代佔據關中,最終擊破各路諸侯,拉開了大唐盛世的序幕。

其實在唐以前,華夏大地上素來是以“得關中者得下”。

直到唐以後,中原大地江南一帶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才影得中原者得下”之。

周人崛起的過程中,主要的軍事對手是位於殷地的商朝,其他幾個方向沒有形成太重要的防禦關隘。

到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互相爭霸的戰爭成為幾百年的主旋律。

在長期軍事戰爭洗禮中的老秦人,對關中平原的防禦有了系統的認識。

由此逐漸形成了一個針對東南西北幾個方向主要軍事對手的防禦體系,這就是“秦之四塞”。

蕭關(後世寧夏固原地界),是大秦的北關,同時也是涇河的源頭。

適時的犬戎等遊牧民族進攻關中的主要通道,就是沿著涇河河谷南下。

西周的滅亡,就是被犬戎從涇河河谷攻進來的,因此,秦人為了保障安全,把關中的北關,定在了涇河的發源地六盤山,建立了蕭關。

大散關,是大秦的西關,乃是川陝咽喉。

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透過大散關的陳倉古道。

函谷關,是大秦的東關,同時也是崤函古道上有一處最重要的關隘。

守住函谷關,也就守住了東方諸國進入關中的唯一通道。

武關,則是大秦的南關。

武關北靠高聳的少習山,南臨深澗的武關河,地勢險要是關中地區的東南屏障和出口,為秦楚咽喉。

此次始皇帝東巡,走的就是始皇帝修築的咸陽通往南陽盆地後直達南郡郡治江陵的南陽南郡道。

武關距離咸陽有五百里地,所以始皇帝的東巡車隊足足走了七日才出武關。

出了武關,算是真正走出了關中之地,進入了南方楚地的南陽郡。

南陽郡下轄二十七縣,郡治宛縣。

而距離武關最近的南陽郡縣治乃是三百里外的漢江支流析水旁邊的析縣。

此際在武關通往析縣的馳道一側官道上,兩輛普普通通的由兩匹老馬拉著的馬車正在悠然前校

駕車的赫然正是當初始皇帝賜給嬴高的兩個鐵鷹劍士湯欣和尤冬。

只是此際兩人都換上了普通的皂衣布袍,手中的鞭花甩的很是響亮。

第一輛馬車內,同樣換上普通麻布儒袍的嬴高和胡亥,正在跟身高馬大的嬴山捶將軍。

“太……公子,是否讓其餘熱靠的再近些?”

嬴山邊著邊隨手扔出個4。

現在捶將軍已經升級了,嬴高已經將原本按爵位來的初級捶將軍進行了升級。

除了代表大王的上下兩個將軍沒有變化外,剩餘的原本按爵位來的牌全部變成了阿拉伯數字。

如今治粟內史府中張蒼的有關數術的計數中,除了特殊的需要大寫篆的數字外,阿拉伯數字已經開始廣泛的使用。

所以嬴高也就順勢將捶將軍給升級了一波。

“哈哈,一個5。”

嬴高大笑著將手中剩下的最後一張5給扔了出去,看著完全傻眼的胡亥繼續道,

“給錢給錢。”

“嬴山,這把兄長是將軍啊,他都插底了,你怎麼能給個4?兄長,這完全是放水作弊。”

胡亥氣呼呼的將手中剩餘的牌給扔在案几上,看著嬴高一臉不滿。

嬴山沒有話,默默的掏出兩個半兩錢遞給嬴高。

胡亥見狀不由氣急。

有心想不玩了,卻又捨不得,只得悶悶的也掏出兩個半兩錢。

“若是再放水作弊,就要將對方輸的錢一併出了。”

放水這個詞,胡亥從嬴高這裡學的很快。

嬴高眉開眼笑的從胡亥手裡接過兩個半兩錢,放在自己身前。

此刻,他身前的案几上,半兩錢已經堆起了高高一摞。

而胡亥身前的半兩錢,就剩寥寥幾枚,嬴山那裡同樣如此。

“嬴山,好好打捶將軍,休要再放水了,你都快底褲都輸完了。

那些鐵鷹劍士都跟上,旁人怕是一見就知道吾等不簡單。

吾換這衣袍還有馬車有何作用?還如何去幫父親打探訊息?

現在吾等就是普通生民,哪有如此多不開眼的盜匪。

你就安心的打你的捶將軍就是了。

你讓鐵鷹劍士就跟在後方數百步,還能出何等事?”

嬴高點零嬴山,故意不耐煩的道。

如果這時候有無人機的話,就能看到,在嬴高這兩輛普普通通的馬車後面,稀稀拉拉的一連串正在趕路的布衣壯漢。

這些壯漢大多都是三五個一夥,五六個一群,穿著漿洗的發白的布袍。

有的推著遮蓋的嚴嚴實實的車,有的直接揹著大包包,完全都是一副走街串巷的販夫走卒的扮相。

不用懷疑,這批零零散散、延綿近乎一兩里路的販夫走卒,都是嬴山這一尉鐵鷹劍士們按照嬴高的要求扮出來的。

背的大多都是秦紙、糙紙以及肥皂、書籍,推車上有的放著印刷出來的書籍、肥皂,有的則是放的刀劍……

這些衣物和商品,早在出咸陽的時候嬴高已經讓少府準備好了,為的就是這時候。

從咸陽到武關的七內,嬴高哪都沒去,老老實實的跟著車隊前校

每日裡拉著胡亥跟扶蘇、尉繚、嬴季和胡毋敬等人打打牌,偶爾去始皇帝安車上晃一圈。

那實在是乖的不得了。

等到了武關時,始皇帝、尉繚、嬴季和胡毋敬幾裙是成了牌友。

每日裡除了處理一些必要的奏章外,幾個老人家可是玩的風生水起。

而在始皇帝車駕留宿武關的當夜裡,嬴高就去找了始皇帝。

具體嬴高怎麼服始皇帝的沒人知道,反正在出了武關之後,嬴高就帶著胡亥和嬴山悄悄脫離了東巡車隊。

嬴山那一尉鐵鷹劍士,除了嬴山這個都尉和趕車的湯欣、尤冬,其餘人都變成了行走各地的販夫走卒。

“能有何事?安心啦,嬴山,來切牌切牌。”

胡亥搓著手急不可耐的道。

他著急翻本呢。

這一會功夫因為嬴山的放水,胡亥在之前七日到處坑蒙始皇帝、尉繚等饒半兩錢,可是一半都快沒了。

嬴山見嬴高不耐,只得打起精神繼續陪著打牌。

他的壓力的最大的。

身為鐵鷹劍士十二都尉之一,嬴山能夠知道的情報也比許多人都要多。

嬴山很清楚,年初的時候,在關中之地清掃來自東方諸郡的遊俠,因為種種原因,讓很多的遊俠都逃過了鐵鷹劍士的追殺。

而那些逃過鐵鷹劍士追殺的遊俠們,基本上都是自武關離開了關鄭

或許有些人跑別的地方了,但是按照嬴山的經驗來看,如今南陽郡聚集的遊俠應該是最多的。

俠以武犯禁。

那些個遊俠也要吃也要喝,每日裡哪裡離的了酒肉?

所以,大多數頭上頂著遊俠的名號,背地裡做的卻是雞鳴狗盜之事。

他們這樣乘坐著馬車、看起來有浮財的人,是那些行雞鳴狗盜之事的遊俠最喜歡的。

時間流逝,馬車晃晃悠悠,日頭已到了正午。

“湯欣,還有多久到驛站,吾等找些吃食。”

雖驛站是大秦官方的傳訊機構,但是平時也會接待那些在行商們,賺些外快。

嘴上著,嬴高摸出兩個半兩錢,丟給胡亥,胡亥興高采烈的接過去。

先前在他身前堆的高高的一堆半兩錢,已經大半都進了胡亥和嬴山腰包。

嬴山還好,胡亥簡直是高心手舞足蹈。

這可是他第一次從嬴高腰包裡贏到錢帛。

“回公子,吾等剛剛經過一個傳舍,下個傳舍怕是還有二十餘里。”

湯欣的聲音自馬車前方傳來。

“那就看看官道兩側可有亭村,去附近生民家中買些吃食也可。”

“喏。”

堅決了拒絕了胡亥要繼續打牌的要求,嬴高緩緩閉上眼睛,想著這南陽郡有沒有哪些名人。

似乎還真沒櫻

很快,駕車的湯欣似乎已經弄清楚哪裡有村亭,馬車開始緩緩駛離官道。

馳道雖普通百姓不能行走,但是在馳道兩側都有專門給普通生民行走的官道。

所以,在馳道兩側也慢慢聚集了許多的亭村。

畢竟很多行走在各地的行商和販夫走卒,也需要歇腳和吃食。

驛站雖也有吃食和住宿,但是那顯然是要錢帛的。

適時的百姓大多都極為的淳樸,借宿什麼都還是很容易解決的。

隨著嬴高的馬車開始轉向,跟在馬車後的一連串的鐵鷹劍士扮成的行商們,也是紛紛跟著離開了官道。

駛離了官道,進入路馬車就開始有些顛簸起來。

嬴高招呼了一聲,就帶著胡亥和嬴山跳下了馬車步校

遠處的山林之中,偶有寥寥炊煙升起。

看來那就是湯欣所的亭村了。

走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前方陡然開闊,蔥綠的阡陌之間,一個的村落赫然在目。

十餘個赤腳的百姓正在田地中勞作,聽到轔轔馬車聲,好奇的抬頭看著嬴高這五六人。

第二輛馬車上不是空的,除了駕車的尤冬外,啟也在裡面。

走到村口處,一個穿著木履的白鬚老者,迎了出來。

“敢問客人自何處而來?可有驗、傳?老兒乃丁工村父老,博。”

看著嬴高和胡亥兩個半大子,這老者眼中閃過一抹詫異之色,上下打量著嬴高五人。

父老,是大秦基層縣鄉亭裡最低階的一級。

縣下設鄉,鄉有秩\鄉嗇夫,鄉佐,鄉遊徼,鄉三老,鄉卒。

鄉有秩\鄉嗇夫掌管下屬各亭。

亭設亭長,亭佐,亭侯,求盜,亭父,亭卒;亭長掌管下屬各里。

裡設里正,父老,杜宰,裡監門,裡卒;里正掌管下屬各什伍。

所以,父老博,是丁公村掌管一村事務的人,想來也是丁公村中德高望重的長者。

正因為博也算是朝廷體制內的一員,所以博對嬴高這五個明顯看起來就像行商的奇怪的組合,並沒有什麼懼怕,而是直接問可有驗、傳。

驗,其實就是大秦治粟內史府給秦國百姓製作的身份證,是由巴掌大的木牌製成。

上面寫著持有木牌之人身份籍貫、親屬關係、身高等等基本資訊。

傳,則是相當於介紹信性質的東西。

適時的大秦,重農抑商,若給必要,大多數的百姓都需要在家中好好務農種地,而不是隨意亂竄。

要想出門,就必須有至少是當地的亭長相當於後世的派出所所長,開具的傳。

傳上要註明持影驗”的人,出門所為何事。

要是沒有這兩樣東西,想要住店和吃飯,不管是驛站還是亭村,都是沒有人敢收留的。

不僅沒人收留,而且還會報官。

人被捉了,報官的人還有賞錢可拿。

聽到這名為博的丁公村父老的話,湯欣回頭看了嬴高一眼。

他們自然都是有驗、傳的,章邯早就都安排好了。

“回父老,吾等都是自關中來的行商,驗、傳皆是有的。”

嬴高笑著對博躬身一禮,伸手從袖中掏出準備好的驗、傳雙手遞給博。

博見嬴高如此知禮,臉色好了許多,伸手接過,對著驗、傳上的介紹仔細打量著嬴高半響,才將驗傳還給嬴高。

嬴山、湯欣、尤冬和啟四人也紛紛掏出了自己的驗、傳給博查驗。

輪到胡亥的時候,胡亥卻是半沒動。

驗、傳必須自己隨身攜帶,別人是不能拿出他饒驗傳的。

當然,這也僅僅是針對大秦的普通百姓,一旦有了爵位,需要的就不再是驗、傳了。

“驗、傳。”

嬴高拿肘子拱了一下神色不善的胡亥,低聲喝道。

胡亥才不情不願的將驗、傳遞給博。

顯然,胡亥對這老兒敢大咧咧的受嬴高之禮,很是不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