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盛怒的始皇帝,嬴高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用自己豆蔻之年的女兒去籠絡手下已是垂垂老矣的大將。

這件事顯然是始皇帝這一生無數的豐功偉績中最無法抹去的一個汙點。

那時候始皇嫁女這件事,同樣也是大秦的一件盛事,為關中的很多人所津津樂道。

甚至連沒滅的楚地和齊地都頗有些傳聞。

對此,嬴高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

怪不得這份記憶前身記得如此清楚,卻又藏的如此深。

怪不得從來沒有人在自己面前提及王離,甚至都鮮少有人提及王氏一族。

怪不得昨日章邯聽到自己那些話,神情古怪,王離最開始也是一臉彆扭。

敢情,這中間還有這一出“事故”。

暴怒過後,始皇帝不知道想起什麼,亦或是自覺在嬴高面前丟了顏面,父子兩人卻是同時沉默下來。

“呵呵,沒想到王老將軍竟然還是高姊夫,通武候豈不是要稱高為舅父?”

嬴高的這個更像諷刺的冷笑話,讓始皇帝不由狠狠瞪了他一眼。

顯然,始皇帝完全不想搭理他。

也對,始皇帝還是王翦的婦公呢,那又如何?

王翦還不是跟一些居心叵測的嬴秦宗室勾勾搭搭,想要逼迫始皇帝退位?

“父親,大姊如今何在?居於頻陽(後世陝西富平縣)?”

過了半響,自覺無趣的嬴高只得又道。

“嗯,華陽一直居於頻陽朕為其修築的宅邸中,從未曾來過咸陽。”

始皇帝語氣極為的平淡,聽不出任何的喜怒。

不過嬴高卻感覺的到,始皇帝此刻心中顯然還是有些內疚和惆悵的。

頻陽距離咸陽不過百餘里地,近乎十年了,華陽公主卻從出嫁到如今從來未曾來過咸陽,為何?

顯然是心中對自己的父親怨念頗深。

始皇帝為了自己的統一大業,為了籠絡王翦,不惜犧牲自己親生女兒一輩子的幸福。

若說始皇帝心中沒有虧欠,又怎麼可能?

不然按照始皇帝的脾性,王翦和王賁豈能僅僅是幽禁了事?

再看看適時那跟一些居心叵測的嬴秦宗室眉來眼去的老秦勳貴,還有幾家存在?

全部都被始皇帝犁庭掃穴,給殺的一乾二淨。

嬴秦宗室都沒有留,何況那些個有不臣之心的老秦勳貴?

“父親,等高好些,就去頻陽拜見大姊。”

嬴高想了想又出聲道。

不知道扶蘇有沒有去過頻陽,或許可以問問。

其他人,不用想,應該是不可能去的、

始皇帝沉默不語,沒有反對也沒有答應,仿若沒有聽到一般。

不過,這個反應已經表明了始皇帝的態度不是麼?

“汝對那王離講出那等言辭,可是想要復起王賁?”

過了半響,始皇帝冷著臉看向嬴高。

聽到始皇帝的話,嬴高一時間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圓回來。

如果早點知道大姐華陽公主的事情,無論如何嬴高也不會對王離說出那些話。

好在王賁知道輕重,在給始皇帝的奏章中並沒有全盤拖出。

這要是傳到始皇帝耳中,那自己豈不是百口莫辯?

“父親,高曾給父親進言,六國遺族之禍,根在六國之地、之民。

只需安撫好東方諸郡,推行吾大秦之制,些許六國遺族,只是土雞瓦狗爾。

可若要推行秦制,僅靠些許吏員、嚴刑峻法怕是不足。

且東方諸郡距離關中委實太過遙遠,往來信報耗時甚久。

加之如今東方諸郡委實空虛,為免六國遺族狗急跳牆,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也需得大軍駐守震懾。

可若是在東方諸郡駐守大軍太多,短時內倒也無妨,然若是時日一長,怕是耗費甚巨。

高以為可以一員老將為主帥,統數萬精兵坐鎮要害之地,再分二三偏將,分領精兵以為羽翼。

如此六國遺族稍有異動,坐鎮之主帥可便宜行事,提兵擊之,以免延誤戰機。

如今朝中,郎中令蒙將軍衛戍皇城宮闈,衛尉楊將軍衛戍關中。

大將軍蒙恬已是北上,屠國尉更是遠在百越之地。

然父親治下雖說是良將如雨猛將如雲,然能獨領一軍有隨機應變之帥才,卻是不多。

所以,高對王離道出些許言辭,本想進言父親命王賁擔此重任。”

嬴高斟酌著緩緩道,生怕觸及到始皇帝的g點。

“哼,汝真正是蠢不可聞。”

始皇帝聽完嬴高的話,一聲冷笑喝罵道。

“高知錯、”

嬴高耷拉著腦袋,有些不服氣道。

“汝可知,朕收天下之兵是為何?將六國之富戶盡皆遷與咸陽是為何?

朕不知收天下之兵,黔首亦生諸多怨念乎?

乎六國遺族縱然為禍,帳下無銅鐵之兵可用,縱有黔首為其所惑又能奈何?

只需盡忠良將一員,精兵數萬,反掌可滅爾,

然王翦、王賁父子已有不臣之心,若依汝這豎子之言,豈不若放虎歸山?

幽禁其父子數年,若那王賁心有怨念,同六國遺族勾連成伍,汝又待如何?

汝不是蠢不可聞是何?”

始皇帝看著嬴高,厲聲呵斥道。

“夫言‘為人君者,止於仁。’然,汝須知,為人君者,不可仁!

亦不可交(心),不可眾(沒有朋友),是為孤家寡人也。”

嬴高看著疾言厲色的始皇帝,心中不禁有些悵然。

先不管始皇帝說的話對或者不對,而是此刻始皇帝顯然在對他言傳身教。

始皇帝肯定是孤獨的。

他現如今,也僅只是從一個父親的角度,在對他的子嗣傳授一些他自己的經驗。

高處不勝寒。

歷史上那些如此眾多的皇帝,是否都如此,嬴高不知道,也沒見過。

為人君者,不可仁。

為人君者,是為孤家寡人。

嬴高不知道若干年後,自己會不會也如此教授自己的兒子。

“父親之言,高銘記於心。”

嬴高對著始皇帝重重點頭。

“王翦、王賁父子,絕不可用,王離並無大才,殊為平庸,或可一用。

然其縱是可用,也須待到王翦卒斃,方可用之。”

始皇帝盯著嬴高一字一頓道。

“高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