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鮒這是……坐不住了麼?

怪不得叔孫通跟便秘一樣,怕是如果不是孔鮒來信讓叔孫通來找自己,叔孫通決計沒膽子提出這樣一個要求。

不過,這孔鮒不愧是敢直接拒絕始皇帝的主兒,頭鐵脖子也硬的很啊。

現在更想僅憑一個口信帶話就讓自己幫忙延緩待詔博士的推選?

是不是有點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雖說自己之所以當初給叔孫通面子,就是衝著孔鮒去的,可是莫非他以為沒有儒家大秦就不行了?

更不要說,孔鮒那一系,雖說是公認的儒家正統,可是儒家又不僅只有他那一系?

想到,這裡嬴高的眼神就有些冷。

“叔孫博士,陛下當初東巡之時,可是不遠萬里,前往魯城(後世曲阜)邀孔大家入朝。

即便孔大家推卻,陛下亦封以‘文通君’之號,更拜為少傅,可曾輕慢與孔大家?輕慢與儒家?”

“……回公子話,陛下不僅未曾輕慢,且禮遇前所未有。”

叔孫通有些尷尬,囁囁嚅嚅道。

“高可曾輕慢過文通君?可曾輕慢過儒家?可曾輕慢過叔孫博士?”

“回公子話,未曾。”

叔孫通垂著腦袋,幾欲將腳下磚石摳出個洞來。

如果不是文通君來信讓他如此,叔孫通是決計不會來嬴高面前提出這樣一個要求。

而且那求肯也只是他加上的,文通君心中可沒有一句求肯的話。

更何況,文通君心中甚至有言若是無他儒家子弟參與,那所謂待詔博士,不值一文之語。

當然這話,無論如何叔孫通也是不敢出口的。

“既然陛下未曾輕慢文通君,高也未曾輕慢文通君,那高欲要問問叔孫博士,

文通君將陛下之詔令視作何物?

僅只一句口信,就欲要讓高為其推遲陛下詔令,文通君可將大秦放在眼中?

可將陛下放在眼中?可將高放在眼中?”

嬴高確實是有些火起,這文通君孔鮒實在是給了三分顏色,就想開染坊了。

真當大秦沒有儒家不行?

更不要說,他孔鮒豈能代表所有的儒家弟子?

“公子勿怒,請公子恕罪。”

連續幾句責問,讓本就如坐針氈的叔孫通嚇的慌忙站起,深深一揖到地,連聲道。

叔孫通真個怕這個小煞星,一怒治下,將自己給埋了。

那可真正是萬事成空了。

“叔孫博士何錯之有?不必如此,快快請坐。”

嬴高擺擺手,放緩了語氣勸慰道。

叔孫通抹了把頭上的冷汗,戰戰兢兢的將半邊屁股落在長椅上。

也虧得是長椅,如果是如之前那般的蒲團,怕是此際自己只能癱在地上了吧。

“文通君欲要推遲百名待詔博士的推選,是擔心東方諸郡的儒家弟子無法趕上此次推選?”

想了想,嬴高開口問道。

似乎也就只有這個原因了吧。

“回公子,如今稷下學宮內,還有數百百家弟子逗留。

陛下遴選百家弟子為待詔博士,稷下學宮內逗留的百家弟子很是振奮。

奈何臨淄距離關中實在太過遙遠,無奈之下稷下學宮的百家弟子就一同去信魯城。

求老師能夠上書請陛下推遲此次推選,以便稷下學宮中願為大秦盡心者,可以趕至關中。”

叔孫通老老實實的交代道。

稷下學宮?

聽到這個名字,嬴高不由暗罵,自己怎麼把這藍星上第一所有官方開辦卻有私人主持的高等學府給忘記了。

百家爭鳴,不就是由稷下學宮為中心的麼。

如孟子、淳于髡、鄒子、田駢、慎子、申子、接子、季真、涓子、彭蒙、尹文子、田巴、兒說、魯連子、騶子、荀子等,可都是在稷下學宮治學過。

李斯的老師荀子更是連任稷下學宮的三任祭酒,而李斯同樣也在稷下學宮求過學。

也就在求學的時候,李斯和韓非子拜在了荀子們下。

沒想到,稷下學宮盡然如今還在,且還有許多的百家弟子逗留其中。

是了,如今始皇帝還沒有行那焚書坑儒之事,更沒有開始封禁天下私學。

稷下學宮,這個從齊國建立開始,就完全由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可以算是如今天下最大的私學了。

既然始皇帝還沒真正開始封禁私學,那麼稷下學宮定然還存在,且還有百家弟子在內。

有稷下學宮一百多年的基礎在,如果以稷下學宮為核心,將大秦的官學給辦起來,是不是要容易的多呢?

學室,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且學室的弟子,都需要有吏員出身的人推薦,天然就限制了很多秦人求學的可能。

不過,將大秦的官學設在臨淄,始皇帝顯然不會同意,換做自己也肯定不會同意。

臨淄離關中如此之遠,東方諸郡更是六國遺族反秦的中心。

誰知道,大秦耗費錢糧之後,培養出來的學子們,到底是姓秦還是姓什麼。

看來還需要好生謀劃一番。

“公子……公子……”

叔孫通見自己說完之後,嬴高半響沒有回應,不由輕聲喊道。

“哦,叔孫博士,高剛剛有些出神了。高還以為百家諸子不說盡皆聚與咸陽,至少也應有八九之數。

不曾想稷下學宮竟還有如此多的百家弟子,這倒是高先前沒有想到的。

如此一來,此次陛下所發詔令,確是需要好生斟酌一番了。

只是高很是好奇,為何先前陛下廣招天下賢德入關中,那些百家弟子還要逗留在稷下學宮呢?

既然決議逗留在稷下學宮,為何此次又欲要前來咸陽呢?”

嬴高看著叔孫通,問道。

當初始皇帝確是發了詔書,但是那些人卻都沒有來,如今卻又想來,又是因為什麼?

聽到嬴高這個疑問,叔孫通不由一滯。

嬴高問的這個問題原因,叔孫通知道,只是他也知道,自己肯定是不能說。

為何?

因為,如今留在稷下學宮內的百家弟子,要麼是出身原六國權貴大族中的子弟,要麼就是跟原六國上下有千絲萬縷關係的人。

所以當初始皇帝廣招天下賢才入關中,這些人都選擇留在了稷下學宮,而沒有來咸陽。

如今麼,之所以又想來,甚至不惜去魯城請文通君孔鮒上書始皇帝推遲遴選,所為不過是可以外放為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