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的話,讓李斯心神微動。

顯然,始皇帝對這位突然嶄露頭角的十六公子高格外看重,才會有如此叮囑。

如十八公子胡亥,自是極為喜歡寵愛的,甚至命趙高為師教導胡亥,卻從來沒有過避諱之舉。

李斯確實很會揣摩始皇帝的心意,但是這次並不僅僅是靠揣摩。

而是因為,李斯知道的關於嬴高的事情,要比蒙恬、頓弱等人都多。

最受寵的十八公子被一向懦弱的十六公子在蘭池宮按地爆捶這件事,朝中群臣知道的很少。

但是掌握廷尉府的李斯是知道的。

兩位始皇帝的公子,其中還是最受寵的十八公子,甚至還動了劍器,這件事李斯怎麼可能不關注?

正是因為李斯關注了,所以始皇帝才能知道。

嬴高給胡亥灌的那些雞湯並沒有避著胡亥的那些個近侍,想要知道自然很容易。

生死間有大恐怖。

若真是死去同那道邊螻蟻有何區別?父親能記得他否?

何等心酸之語?何等孺慕之情?

從未出過宮門,早慧卻又心性溫和、怯懦,與眾公子中名聲不顯,再正常不過。

一場生死間的大恐怖而心性有所改變,很合乎其理不是?

李斯知道他能想到這些,始皇帝定然也是能想到的。

同為人父者,感同身受矣。

一句“大丈夫當如是乎”,這“當如”的就是始皇帝啊。

所以那天章臺宮看到嬴高盯著他的時候,李斯才會對他點頭示意。

不然,自視甚高的李斯,會對一個小透明的十六公子在意?

在看到望夷宮內傳來的那些訊息時,李斯第一反應就是“陛下真得類父麒麟子矣”。

始皇帝眾多的公子,大公子扶蘇看不上李斯,李斯何嘗看得上迂腐又心慈的扶蘇?

其餘公子,盡皆才智平庸,始皇帝知道,李斯自然也是看不上的。

最受寵愛的十八公子,也僅僅是因太過崇拜父親,年幼且尤擅賣萌撒嬌拍馬罷了,這點始皇帝清楚,朝中諸臣也是知道的。

所以,對始皇帝追尋的長生,李斯很是支援的。

子嗣平庸,始皇帝若得道長生,諸臣得享恩澤,追隨始皇帝永治天下,豈不美哉?

如今長生之藥遙不可及,卻忽得此類父麒麟子,無論對始皇帝還是對他李斯、對大秦,似乎又多了一個選擇。

此刻,大殿之上又出來始皇帝的聲音。

“想來高之早慧,多是用在那先賢之論、古籍之上,對我大秦律法知之甚少,實是頑劣無知。”

始皇帝心情格外的好,忍不住怒其不爭哼道,

“陛下,十六公子尚且年少,我大秦律法大家何其之多?陛下只需為公子尋一良師,以公子之早慧,當易如反掌爾。”

蒙恬適時的上前應道。

這話一出,殿中蒙毅、頓弱、楊端和三人眼神齊齊朝著李斯和趙高兩人掃去。

始皇帝話裡話外的意思,誰不知道?

屢次的學室考校,以十六公子的早慧之姿,如果有好好研習律法,始皇帝詢問的那些律法條令不可能答不上。

若是能答的甚好的話,始皇帝肯定是早就注意到了自己這個兒子。

始皇帝這會兒連理由都給十六公子找好了,殿中幾人哪個能聽不明白?

顯然是有意要給十六公子也找個老師了。

始皇帝先前已經說過,不可與外再言之,那麼能做十六公子老師的似乎只有殿中這幾個人了。

律法之道上,蒙恬、頓弱、蒙毅和楊端和四人都自己知道自家事,四人都是沒有辦法跟李斯和趙高比的。

那麼能在律法之道上教授十六公子的人顯然就只有李斯和趙高了。

殿上稟立的趙高,聽到始皇帝的話,也是心中有些激動。

顯然十六公子很得始皇帝歡喜,若是能再做上十六公子的老師,到時猴,始皇帝最為喜愛的兩位公子,都出自自己門下,自是再好不過。

只是已經有了十八公子胡亥做弟子,趙高此刻卻不敢直接出言自薦。

不過趙高並不太擔心,畢竟朝中誰不知道,他趙高將十八公子胡亥教授的非常之好。

這就是他的優勢所在。

“稟陛下,下臣厚顏,願自薦為十六公子之師,不負陛下所望,教授公子律法之道。”

李斯看了一眼趙高,起身拜伏在地。

大殿內,趙高聽到李斯的話,神色微變。

蒙恬四人則是對視一眼,心中無不暗歎,這楚人李斯果然是最懂始皇帝心意的。

之前始皇帝給十八公子尋老師的時候,曾經詢問過李斯,但是卻被李斯婉拒推薦了趙高。

所以趙高就成了胡亥的老師。

這一次,不曾想李斯竟然主動站了出來自薦為十六公子老師。

拜伏於地的李斯卻是不管別人怎麼想,他只知道一件事,當爭必爭。

如果當初他不爭的話,在始皇帝在宗室和一干老秦貴族的勸諫下,驅逐六國之臣的時候,他就早被趕出大秦了。

也就沒有了現在的九卿之一——廷尉李斯了。

只有殿上側臥的始皇帝臉上沒有任何的意外之色。

對李斯他很瞭解,一部《諫逐客書》,讓他擁有了眾多來自六國的良臣幹吏,最終橫掃六合。

如今對嬴高,殿中除了他之外,也就李斯最為清楚嬴高種種。

自己話說的很明白,李斯如果不爭,那麼就不是李斯了。

始皇帝掃了一眼稟立在側的趙高一眼,沉吟片刻笑道,

“卿能自薦為高之師,朕自是甚慰,然廷尉府諸事繁雜,王相也已垂垂老矣,朕以為趙高更適之。”

顯然,對趙高的教學能力,透過胡亥很是得始皇帝認可。

他自不會知道,趙高最後到底教出個什麼貨色。

這話一出,殿中幾人無不微微色變。

當然,他們色變的原因不是始皇帝選擇趙高作為十六公子的老師,而是始皇帝話中透漏出的意思。

始皇帝已經有意讓李斯接任王館丞相之位了。

這是始皇帝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露出這樣一個意思。

那麼如今的丞相王館該如何?

殿中蒙恬等人,無不心緒紛雜。

拜伏於地的李斯,聽到始皇帝這話,激動的差點難以自己。

此刻是否能做十六公子的老師對他而言已經不太重要了。

因為李斯知道,他李斯在大秦十餘年,終於在此刻清楚的明白他離自己孜孜不倦以求的位置,僅只一步之遙了。

“下臣,敢不為陛下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