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以及周邊之外,在那大洋的深處,還有疆域絲毫不小於大明的美洲澳洲非洲歐洲……

有肥沃的流油的土地,有隨手在河裡撈一把沙子,都能從沙子裡挑出好幾塊金子的河流。

有大把比牛都還勤懇的百姓,有無數金髮碧眼,膚白如雪的美人。

聽著這些幾如山海經般玄奇的故事……

別說是馬三保,便是連道衍和尚都驚奇莫名。

畢竟作為被朱元璋親口認證,天地間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得世外高人,但朱肇輝所描述的一切,卻也還是遠遠超出了他的認知。

當然最關鍵,還是因為朱肇輝所說一切,他卻還不敢一口否定其就是隨口胡謅。

因為除了那渾身漆黑如炭的崑崙奴外,他還知道朱肇輝所言那種金髮碧眼,膚白如雪的美人,也的確不是隨口胡謅,而是真實存在!

也是因此,在馬三保還一臉迷惘,似乎無論如何也想不通要都是人,怎麼可能會又人長出金色的頭髮碧綠的眼睛之類時,道衍卻已經直指問題的核心,問朱棣道:“不知殿下可曾問過魯王,其所言之一切大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他又是如何得知?”

“他說是從我二哥遺留的筆記中看到的!”

“而那筆記,因怕被人發現而招來災禍,也早就被他燒了!”

想到這點,再想到朱檀早死,一切都死無對症。

朱棣便只能一邊懊惱一邊拿眼直瞅道衍,意思非常明顯,那就是想在道衍這裡確定朱肇輝所說的一切,到底是真還是假。

“貧僧以為此事真假,其實並不那麼重要!”

道衍道:“貧僧以為對殿下來說,當下真正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你這什麼話?”

朱棣不滿道:“本王想要什麼,本王又顧慮什麼,別人不知,難道連廣孝你還不知本王心意麼?”

“殿下你誤會貧僧的意思了!”

“殿下所思所慮,貧僧自然清楚!”

眼見朱棣發火,俗家名為廣孝的道衍和尚卻絲毫不慌,微微解釋之後才道:“貧僧所言真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想要什麼這話,其實是想告訴殿下,即便魯王所言大多為假,但至少扶桑,呂宋等等之地卻絕對不假……

所以只要殿下願意。

那麼在大明之外,也有的是足以讓殿下建功立業的疆土!”

聽到此處,朱棣這才恍然,低聲道:“能不同室操戈,卻還能成就一番霸業,本王當然是樂見其成,可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大明現今,即便是面對蠻蒙餘孽,也已傾盡全力,根本無暇旁顧……

若非如此,你以為父皇為何明知占城和我大明乃唇齒相依,若占城被滅,到時我大明必將直面交趾大黎朝之兵鋒……

現今占城自願稱臣,絕對是我大明以最小代價,抵禦大黎朝狼子野心於我大明之外的絕佳機會,父皇卻對占城特使避而不見?”

“區區交趾大黎,便已讓我大明投鼠忌器,更何況是如扶桑呂宋這等,需跨海征戰之地!”

說到此處,朱棣語氣幽幽的盯著道衍,意思非常明顯,那就是你所說的這些我也不是沒想過……

可問題是實力根本做不到啊!

但聽到這些的道衍卻並未失望,而是一反常態的嘿嘿笑道:“跨海征戰,或許之前的確不行,但現在……只要殿下願意,道衍可以保證殿下所擔心的這些,都絕不是問題!”

嗯?

朱棣聞言大喜道:“你為何如此肯定?”

“因為魯王!”

道衍提示朱棣道:“雖然因未曾目睹,貧僧並不敢肯定那叫槍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但既然魯王能以那叫槍的東西,居然能輕易讓殿下……”

注意到朱棣聞言開始比歪嘴斜。

道衍不得不幹咳一聲道:“這槍之威力,可見一斑!”

“再加上之前傳言的那什麼手榴彈……”

“這些東西要是能大量裝備,並配合使用,貧僧相信到時我大明軍卒,絕對可輕易做到以一擋十,甚至是以一擋百……”

“有此神器在手,殿下又何愁做不到千人破城,萬人滅國?”

朱棣聽到此處,那是兩眼放光。

畢竟除了過人勇武之外,他還通曉兵法。

知道現在戰爭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數少了沒有必勝的把握。

人數夠了,勝利的把握是上去了。

但人吃馬嚼的開銷又大了……

就拿最近西征蠻蒙餘孽來說。

西征大軍總人數二十餘萬,看似不多。

可為了保證這些西征大軍的後勤,各地出動的運糧民夫隊伍,卻足足高達三四十萬,數量差不多兩倍於出征的軍卒不說,這些民夫隊伍本身也還是要吃喝拉撒的。

也就是說一次西征,出兵看起來只有二十萬。

但所靡耗的錢糧,卻足足是六十萬人份——而且這還不算大軍在征戰過程中就地徵集的部分!

這麼大的靡耗。

也就是大明朝地大物博。

要一般小國,僅僅這麼一戰就得耗盡國力,幾十年都未必能緩的過來。

可要是真能做到如道衍所說可千人破城,萬人滅國的程度,那情況就完全不同——即便沒有後勤供給,仗也未必就一定沒法打!

畢竟幾千上萬人的隊伍,比不得幾十萬。

幾十萬人,在地方徵集的糧草即便再多也只能塞個牙縫。

但幾千上萬人,地方隨便徵集一點,說不定就能吃上十天半個月!

想著這些,朱棣激動的是滿臉通紅,似乎已經看見了自己在不用同室操戈的份上,也能完成君臨天下的夢想……

不過高興了沒一會兒,朱棣的臉色就又暗淡了下來。

因為他忽然發現自己所想的一切,那都只能建立在周邊陸路能夠抵達之處!

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即便能破城滅國,最終拿下的土地,恐怕最終也只能成為大明疆土的一部分,絕對不可能歸他朱棣所有。

想自立為王,那就只能和大明開戰!

道衍呵呵道:“陸上不成,那不還有海上麼?”

“海上?”

一想當年蠻蒙在最盛之時發兵扶桑時的慘劇,朱棣便忍不住的喪氣,心說陸上行軍征戰,千人萬人或許的確輕易,可若渡海……

萬一和當年蠻蒙一樣,遇到點什麼怪風海浪之類。

那損失,怕比數十萬大軍出征帶來的損失都要更大好吧!

雖朱棣這話斥責之意明顯,但道衍卻依舊連眼皮子都沒抬一下,語氣淡淡的提醒朱棣道:“要正常情況,殿下之憂,絕對堪稱心思縝密,只不過不該是現在……”

“畢竟以魯王之能,他能提到海外那些,貧僧以為,魯王絕不會是在無的放矢,當事出有因!”

“你的意思!”

“是那臭小子除了槍和手榴彈這些東西之外,心裡還早已想好了足以讓大軍輕鬆渡海征戰之良策?”

見道衍肯定的點頭,朱棣是忍不住哈哈狂笑,眼神也第一次撇去了所有隱藏,變的無比睥睨,犀利。

如同那風雨過後的雄鷹,總算有機會在驕陽下一展俯瞰天地的氣概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