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玄中
嫁新疆本地人能落戶嗎 子夜幽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山間小路即使剛剛才被一行人砍去道中荊棘,可是陳年曆久的荊棘雜草一層接著一層地壓下來,不消片刻又會被重壓下來的荊棘覆蓋,荊棘藤蔓之上尖刺倒勾,來人稍不留神就會劃破面板。
這才初春,山中的枯草還未消失,新的雜草又從土壤裡冒出來,頂著去年的枯榮向上生長,直到枯草踩在腳下都沒過小腿,成了障礙。
林無憂扶著老師父走了一炷香的時間,衣裙袖擺都被這荊棘颳得零落破爛,倒是老師父身上破舊的袈裟不見傷痕。
林無憂抬手擦了擦汗,看著衣角完好無損的袈裟,問老和尚道:
“老師父,你這袈裟是什麼材質所縫製?它在這荊棘之中,竟然沒有一點剮蹭!”
老和尚氣息均勻,面上一點汗水也無,他雙手合十,回道:
“此乃玄中寺所傳袈裟,歷經多朝,相傳是多年前救災後,山下百姓的百家衣所製成,阿彌陀佛。”
林無憂抬起自己的袖子,嘆氣道:“還得是佛法無邊,我這衣服也算是材料上乘,都抵不過這山間艱難。”
老者看了看林無憂,低頭道:“官家貴女,自有官兵開路,施主本不該來此吃苦。”
“那百姓呢?”
林無憂將破碎的袖擺扯下,放到老者面前,道:“山下百姓大多身著單薄麻衣,更有多年粗布,他們可上得了這山?”
老者微微一怔,看著腳下雜草,回著:“山間雜草多年未得清理,是老衲忽略了,如今山中只有我和幼徒二人,不捨晝夜地清路除障,想來十餘天,便也可走行人。”
林無憂重複著:“十餘天。”
她點頭笑了笑,道:“十餘天之後,玄中寺中的香火錢還能撐個個把月,向山下買來糧草,再運送上山給難民吃。”
她看著老和尚,問他:“山下難民過萬,請問老師父,玄中寺的香火換來的清粥夠這一萬難民存活幾日?”
老和尚並不回答,只低頭阿彌陀佛。
“老師父,佛家佛法小女並未精通,可是我的師父卻教過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她看著老和尚道:
“這山間雜草你和徒兒二人清理,需要十天!這十天中,山下難民只能等待。即使開路修繕完畢,難民在沒有去處之前,都只能蝸居山林,依靠玄中寺的香火度日,這個法子並不久遠,更不能普度眾生。”
老師父聽到這裡,蒼老的眼眸微微抬起,看著林無憂等她說下去。
“這石壁山在晉陽城外,屬於晉陽郡的地界,山間修路,本就需要招募勞力工作。”
她看著漫漫崎嶇山路對老者道:“勞力可以是城中百姓,也可是飢渴難耐的難民,不是嗎?”
老者對林無憂合十行禮道:“貴人,願意出錢讓難民修路,自給自足?”
林無憂笑著點點頭,片刻後又搖搖頭道:“是唐王願意出錢給難民一條活路,但是緊緊修路嗎,卻也不夠。”
她回身看著玄中寺的方向道:
“石壁山雖然大,可是恕小女直言......老師父,你這玄中寺太小,容不下幾個難民,更無法在風雨飄搖中普度眾生。”
她對老和尚雙手合十,規規矩矩行了一禮道:“所以,官家出馬,除了修路,還要在這石壁山上還要為玄中寺擴建廂房,廂房內不設貴椅桌案,不招待貴客,只做通鋪暖炕,歡迎難民百姓前來暫住!”
她仔細算了算,說著:“如此浩大的工程,想來怎麼也要一年半載的時間,工匠上萬,如此,山下的難民也可自給自足,選擇體面的法子,活下來。”
老者眼眸漸漸清明,他看著面前不過十幾歲的女娘,問道:
“姑娘,方才你說你從龍虎山而來......”
他頓了頓,才問:“你的師父是何人?”
林無憂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她有些為難的說著:“師父他老人家不叫我們提他,只說我們是狐假虎威,沒自己的真本事......”
老者聽到此處,釋然地笑了笑,說著:“老衲少時曾與龍虎山的張天師有一面之緣,如今看來,我與他的緣分,還未盡啊......”
他拄著禪杖,看著林無憂道:“姑娘,你是何家女子?可是與前些日子的那位蕭...蕭施主來自一處?”
林無憂拱手一禮,回道:“小女林家無憂,現在的晉陽城中李家二郎的妻子,今日出言無狀,只為給這山下的百姓求個體面,還請師父恕罪。”
“李家二郎......”
老者略一思索,在看向林無憂時,竟然開朗地笑了笑道:“罷了罷了,世事輪轉,不可倒是逆行!”
他點頭道:“老衲多謝施主,為百姓請願,為萬世開太平!”
他二人回首從來路,一步一步地走回山上,直到玄中寺門口,老和尚回身對門口等待的眾人道:
“玄中寺,恭迎各位貴人。請隨老衲,一起入寺。”
蕭荷等人喜笑顏開,林無憂對遠處的房喬報以微笑。
方才房喬的“龍虎山”助攻,甚為有效,她心中明白,更對這位跟著李郢承多年的校尉都督,另眼相看。
眾人在寺中與主持詳細說明修路規劃、建寺所需的地塊及安排後,又詳細將難民食俸等細節寫在竹牘上存檔在寺中,供老師父看管。
蕭荷見自己說得口若懸河,那老師父卻一言不發,心裡沒了底氣,只好向林無憂投來求助的目光。
林無憂也不推辭,上前問道:
“方才世子妃只是將初步的構想寫下來,如果師父有什麼補充調整,也可以說明,我等定會照辦。”
“阿彌陀佛。”
老者坐在蒲墊上對眾人行禮,道:“玄中寺只接受個人捐贈,並不接受朝堂勢力。”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
石壁山、玄中寺都在晉陽附近,老和尚這話一出,豈不是在反對晉陽城中剛剛舉兵的唐王政權?
不等蕭荷反應,老和尚看著林無憂道:
“若由這位施主出資捐贈,老衲便替山下難民,安心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