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沿著大街向南一直走去,路上我看著左邊赫然矗立的“新城門”疑惑的問吳叔道:“此門是通向哪裡,怎麼城中還有城中門?”

吳叔說道:“天成,你有所不知,自明朝滅亡以後,清軍入關,清軍絕大部分是滿族,和漢族的生活方式差距很大,清軍佔領西安府以後,就在西安府的東北角建立了自己的滿城,將滿城內所有的漢人全部趕了出來,只允許滿族的人居住。

這滿城,西邊有“新城門”和前面不遠的“西華門”,南邊有鐘樓、端履門、柵欄和土門,漢人要進出滿城必須得到大清朝地方官員的層層審批和嚴格檢查,更不準攜帶任何武器進入,一經發現格殺勿論。滿城剛建好之時,進去的政策非常嚴格,前後需要經過三次盤查,歷經這幾百年的時間,滿漢融合度已經非常之高,現如今已不是那麼的嚴格,稍微有點關係或是有頭有臉的人都可以進出自如了。”

我嘆息道:“可悲啊!這種刻意隔閡民族融合的事,真的是歷史的大倒退!”

吳叔笑著說道:“那可不是,人都是自私的,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就會想方設法不擇手段的!”

說話間,我們已來到了鐘樓面前,這鐘樓剛好建於西安府的城中心,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距今也是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據史料記載,鐘樓原址在現在西門大街上與鼓樓相對,明萬曆十年才移到現在這個位置上。而且這其中還有一段頗具神話色彩的民間傳說,傳說關中地區原本乃是一片**大海,五臺山也只不過是幾個零星小島而已,後來遇到大地裂動,海水東流而去,於是形成了一條非常龐大的地下暗河,原來的海中有一條大鰲魚,不願離去,於是藏身於暗河之中,每年三月十五,大鰲魚就會游到暗河河面進行呼吸空氣,這樣建在暗河之上的長安城便地動山搖,小則房屋毀壞,大則暗河湧出殃及無數人的性命。

話說明萬曆年間,長安城地動更加劇烈,於是請來當時有名的老道士,老道士掐指一算,找出了暗河泉眼,也就是如今的鐘樓所在位置,眾人挖開泉眼,引誘出大鰲魚,用鐵鏈困住,然後用千斤巨石將大鰲魚沉到暗河河底,並迅速將廣濟街的鐘樓移到泉眼之處。自此,長安城再也沒有出現過地動。

傳說固然是有點玄乎,但多多少少給鐘樓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這鐘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簷,四角攢頂的形式,在簷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真可謂是巧奪天工之作。

面對如此宏偉的建築,心中難免詩興大發:

無際滄海一粒塵,浩渺蒼穹滿天星。

漢唐回首三千載,元明輝煌幾多秋。

鐘鼓相對城中臥,龍鳳呈祥王氣凝,

雕樑畫棟鬼斧工,重簷斗拱氣勢雄。

我隨口而發的唸了出來,吳叔站在旁邊不停的拍手稱好,我就隨便胡亂說了幾句,吳叔這樣子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我突然發現乞丐在哪裡急急忙忙的一個人在找著什麼,我好奇的問道:“乞丐,你找什麼呢?”

乞丐背對著我答道:“我在找筆墨,我要把公子的詩都記下來!”

我一聽這個趕忙攔住說道:“你這不是瞎忙活阿,咱們還有正事,趕緊走吧!”

過了鐘樓門洞,吳叔指著前面一個五層多高的建築對我說道:“那就是咱們家的文寶齋!”

我順勢看去,不遠處文寶齋立於南門大街的路南邊,從側面看過去是一個五層樓古色古香的仿唐建築,足足比吳堡縣的文寶齋大了一倍多。金色琉璃瓦,硃色木門窗,每層樓每間房的窗戶都掛著一個大紅燈籠,上面用楷體寫著“文寶齋”三個大字,這些燈籠在微風中來回飄蕩,甚是壯觀!

我們一行跟著吳叔不一會就來到了文寶齋的門前,文寶齋的門可真是氣派,四扇硃紅大門足有兩人之高,兩對威風的石獅子站在門口,獅子頭披卷毛,張嘴揚頸,四爪強勁有力,神態盛氣凌人,看獅子的樣式和形狀,應該是唐代的沒錯,光是這門口的一對石獅子已是價值不菲的寶物,還不知道這個文寶齋裡面到底藏了多少人間珍奇。

大門旁邊的寫著一副對聯:

上聯曰:囊物華天寶笑談古城風水好,長安城人傑地靈玉宇瓊樓美不勝收。

下聯曰:藏稀世之珍渺視天下瑰寶少,文寶齋璞金渾玉珠光寶氣貨真價實。

橫批曰:捨我其誰。

看完這副對聯,我驚訝的看著吳叔問道:“這對聯不會太招搖了吧?”

吳叔笑呵呵的說道:“敢這麼寫,在這西安府的地界上恐怕也只有我們家了!”

說完吳叔帶著大家進入了文寶齋。

剛進入文寶齋內部,一個看似夥計頭領的人從櫃檯裡趕忙跑過來對吳叔說道:“大掌櫃,你可回來了,這都快半個月了,一點音信都沒有,真是擔心死夥計們了!”

吳叔笑著說道:“沒事沒事,在路上耽擱了幾天,這不安全到了嘛!哦對了,這段時間可有什麼事發生?”

這夥計答道:“倒是沒有什麼大事,只是不知為何那青幫隔三差五的前來尋人,可咱們這裡豈是他們隨意吆五喝六的,每次都是談不攏幾句就走了!”

吳叔說道:“那就好,現在我回來一切就沒事了。哎呀,你看我的記性,就忙著說話忘記貴客了,張記事快來見過少爺!”

這時,這張記事才看到我這邊,怔怔的說道:“少爺?難不成是老爺在吳堡縣家裡的少爺?”

吳叔說道:“那不是還有誰啊?”

張記事這才反應過來,慌忙就要行禮,我趕緊攔住說道:“張記事不必多禮,不知者無罪,更何況我也不認識你啊!”

張記事不好意思的說道:“每次老爺來時,都或多或少的講少爺一些事情,只是一直未曾謀面,今日相見,少爺果然一表人才,英雄出少年啊!”

一聽這話我就有點發慌了,平日最怕別人說這些客套的話,讓我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我趕緊戳了戳吳叔。

吳叔會意笑呵呵的對張記事說道:“你先去把這批貨物好好安頓一下,等下晚飯再給你講講少爺的英雄事蹟也不遲!”

張記事別過我之後就帶著夥計們匆匆的去忙了,我這才認真的看起文寶齋的內部佈局來。這文寶齋的內部裝飾的如外表一般古色古香,屋頂上雕樑畫棟,各種彩繪龍飛鳳舞,頗具詩情畫意。

進大門正對著一張十幾丈的黃花梨木櫃臺,就這麼大尺寸的黃花梨木也是世間少有,此處應該是平日結賬之用。

進門的北側一個很大的區域佈局成了古玩走廊,各種古玩古物應有盡有,擺放的倒是錯落有致,盎有古意。

進門的南側的區域擺放了十幾張茶桌,茶桌上擺放著茶海和茶具,看來應該是平日客人休息談價之處。而大廳這麼大的空間,擺放的魚蟲花草更是非常講究,皆是按照五行八卦的方位佈置。

我看著這些問吳叔道:“這些都是你的傑作吧?”

吳叔不好意思的說道:“天成,你太抬舉我了,我雖然略知一二,但是這一切皆是出自老爺之手。”

我這才恍然大悟,這確實是父親的風格,和慕家村家裡的佈局完全是一個風格。

突然我疑惑的問吳叔道:“這麼大的樓一個守衛都沒有,如果遇到盜匪或是搶劫怎麼辦?”

吳叔笑著說道:“天成,你可別小看這空無一人,有句話叫做最不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同理最安全的地方也可能危機四伏,我們這裡可是暗藏殺機!

你想我們開門做生意的,如果安插了眾多的彪形大漢站在明處,人人都會不寒而慄,誰還願意來做生意呢!我們的文寶齋常年駐紮了三百多名一等一的高手,或明或暗,或是在樓內當夥計或是在外面賣東西,只要有人敢來搶劫或是偷盜,這些高手會立刻出現在面前,讓其插翅難飛。

再說了,這大廳也就是平日的一些小商小販,交易的也都是不入流的貨色,真正的好東西都在樓上,樓層越高東西越是珍貴,有貴客來臨我們都是在樓上進行交易。一會有時間我帶你上去看看,讓你看看咱們的防守。

而且我們每個樓層都機關密佈,只要發現有人行為不軌,立刻啟動機括銷簧,定讓那些人有來無回。所以文寶齋能在西安府立足百年,自有其生存的法則,外面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忌憚,所以安全問題大可放心。”

我點點頭回應著吳叔。

這時,我突然發現怎麼少了一個人,好像是乞丐不見了,急忙問吳叔有沒有看到,吳叔無奈的指著北側的古玩展示廊說道:“在哪呢,一進來一頭就紮了進去,這會還沒出來!”

我無奈的走過去在迴廊裡瞅了瞅,果然發現了乞丐,乞丐正躺在地上,對著一座漢白玉佛像聚精會神的看著,我故意的“咳咳”兩下,乞丐這才發現我已經在看著他。

乞丐趕緊起身不好意思的對我說道:“公子,這裡的東西真好,我一生都沒見過這麼好的寶貝啊!”

我故意逗他,嚴肅的說道:“難道你想隨手再順上一兩件發財?”

乞丐一聽立刻慌了神,語無倫次的解釋了半天。

最後我終於憋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看把你小子嚇得,我開玩笑的!”

乞丐這才舒緩了許多,慌忙躲在了吳叔身後,吳叔無奈的看著我笑個不停。

吳叔見此刻無事便對我說:“天成,我帶你到後院看看,裡面還大著呢!”

我興奮地點點頭,我對新興事物的好奇,真的是天生的。我跟著吳叔,過了三道門,便來到了後院,當我第一眼看到後院的時候,我真的傻眼了!這後院哪是什麼“後院”,簡直和達官貴族的後花園一般大小,比前面的地方不知道大了多少倍,遠遠看去,後院西、北、南三面都是建了五層高的房子,後院的建築與前面的主樓連成一個“回”字的結構,院子中間被圍城了天井,天井的地面部分人工開鑿了一個小型的荷花池,裡面假山流水,鴨子金魚樣樣俱全。

我圍著池塘邊轉了一圈,院子裡人聲鼎沸,幹什麼的都有,打水的,淘米的,洗菜的,劈柴的,燒火的,各自都忙活的不可開交。

吳叔指著西面的房子說道:“這棟房子的一層是咱們文寶齋的廚房和用餐之處,二層以上是雜役和夥計們夜間休息之用。北邊和南邊的房子,一層均是庫房,二層以上為客房,也是供住宿之用。這三面五層樓的房子,每層住房約二十間,總共將近三百多間,大大的保證了文寶齋的正常生活之用。

我心裡暗暗嘆道,這哪裡還是什麼店鋪?這簡直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小的王國,儼然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獨有的生存體系。直到此時,我這才慢慢的接觸到真正的文寶齋。

我打趣說道:“這麼大的地方難道就沒一個地下密室什麼的?”

吳叔一臉壞笑的說道:“天成,什麼事都瞞不過你,你的心思縝密堪比幾十歲的老江湖了!”

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道:“我也就是隨口說說而已!”

吳叔說道:“天成,你跟我來!”

我就跟著吳叔徑直向主樓走去。

其實我也並非胡亂信口開河,這麼大的生意,往來的奇珍異寶定然不在少數,縱然這地方被守的固若金湯,但有時候盜匪為了活命或者報復,來個魚死網破,一把火足以讓這裡的所有化為灰燼,必須得有個銅牆鐵壁、水火不侵、堅如磐石的密室存放著那些和璧隋珠。

我想這一點父親不會不知道,應該是早有準備,所以才那樣問吳叔,果然被我猜中。思索間,吳叔已帶我來到了剛才前面的廳堂,帶著我從另一邊的樓梯徑直向二樓走去。

剛到二樓,我就感覺有兩雙眼睛在暗裡地警覺的觀察者,但是我卻看不見人,看來這文寶齋的防守果真是名不虛傳。這二樓被格成好多小的房間,每個房間的都賦予了不同的名字,什麼“垂棘”、“九龍玉”、“洛神賦”、“魚腸”、“蘭亭序”、“和氏璧”等等,全是用古往今來的世間珍寶來命名的,真的是用心良苦。

我跟著吳叔九轉十八彎的來到一間“百鳥朝鳳”的房間,吳叔開啟房門,我尾隨而入,房門隨即而關。這間房子擺放和裝飾與前面的沒有什麼差別,都是各具特色。這時,吳叔走到牆壁裡的寶物格,用手轉動了一個花瓶,只聽機括銷簧聲吱吱作響,突然失重感隨即而來,之後迅速下降,不一會便來到了地下停了下來。這機關做的甚是巧妙,能將整個房間在地上和地下來回移動真是不簡單。

待機關聲停下之後,吳叔按了門邊一個比較隱蔽的按鈕,門瞬間開啟,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條燈火通明的甬道,甬道兩邊均是用整塊石料砌成,石料和石料之間用石膏和糯米混合物黏結,這種“石膏和糯米的混合物”在古代經常作為皇家建造墓室的主要粘合劑,非常的堅固,鐵鍬對它根本無可奈何。

跟著吳叔,繞了幾圈之後,來到了一個巨大的石門之前,石門用整塊巨石雕鑿而成,我用內力試了一下,非常的厚實,幾乎靠外力根本不可能開啟。石門周邊全是用比剛才甬道還大的整塊巨石堆砌而成,看著都讓人覺得堅不可摧。

吳叔在石門前地上的小方格上前後左右胡亂的走了一通,說是“胡亂”,那是從一般人的角度去看,而我則清楚剛才吳叔走的可是五行八卦的方位,其蘊意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而後吳叔來到石門前,從腰間掏出一把金鑰匙,插了進去,頓時石門從下而上緩緩升起,我在一旁看的興奮異常,待石門開啟的瞬間就要衝進去,看看這人間寶庫到底是個什麼樣!

誰知我還沒走半步,吳叔就在後面拉住了我說道:“天成,別急,此處可不敢冒進!”

我驚慌的趕緊退了回來說道:“不會吧,開了如此巨門,前面難道還有危險?那咱們怎麼進去呢?”

吳叔微微一笑,從腰間拿出另一把鑰匙,在開啟的石門側面的石門框上一個類似圓孔的地方插了進去,升上去的石門隨即翻轉,旁邊的側門竟然開啟了。原來這石門竟然是“門中門”,不知情況的正如我一樣興奮不已的衝進去,然後被裡面的機關殺死,真是構思獨特的精妙設計。

我跟在吳叔後面的問道:“這門可是出自天下第一巧匠‘朱砼’之手吧?”

吳叔笑道:“你懂得還挺多的,什麼都瞞不過你的眼睛!”

從側門進去走了一小段青石路,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條筆直的長廊,長廊兩邊分列著一望無際的小房間,而這小房間個個金碧輝煌,無需任何油燈,已然敞亮得很。

吳叔見我如此驚愕,給我解釋說道:“這裡每個房間放的寶物都是異常珍貴,為了防火,絕對不會使用明火,都是在房子裡貼滿金紙,然後放一些螢石,這樣你看起來都會金碧輝煌!”

我連連點頭稱讚,又問吳叔:“如此多的寶物藏於這地下暗室,自然是隱秘,但是難保有人挖地道前來,那可真是人不知鬼不覺的?”

吳叔哈哈笑道:“天成,你果然與眾不同,居危思安,這些事情老爺在建密室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從咱剛才進來石門開始,整個密室的四周都是用兩層十丈寬的巨石壘砌而成,巨石與巨石中間全部灌滿了鐵汁,縱然你使用火藥也無濟於事!”

我又問道:“密室就這麼一個長廊嗎?”

吳叔說道:“另外一個和這邊一模一樣就在對面。”

我這才大概明白了密室的整體結構,整個密室又是一個“回”字,我們從正下方進來,然後兩側走廊存放的是寶物,而中間則是滿是機關的死地,這種違背常理的建造方式真是新穎。按一般人的思維,費九牛二虎之力開啟石門,自然興奮徑直向裡邊走去,然則徑直走進去的密室的卻是滿布機關的死地,走進了就永遠回不來了,而且機關越多,人們就會覺得寶物必定在裡面,其中的道理真可以說是“建造不所謂不堅,用心不所謂不奇”。

我突然問吳叔道:“這密室的上面可是那後院的天井?”

吳叔驚訝的答道:“這你也看了出來?”

我呵呵笑道:“按我們剛才進來的方位與步行距離應該是差不多,我也就是猜測而已!”

吳叔說道:“你的猜測沒錯,這上面正是天井,而四周的巨石就是上面房屋深挖的地基,所以無論如何,我們文寶齋的防守和護衛都做到天衣無縫!”

我重重的點了點頭。

吳叔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就對我說道:“天成,估計上面已經安排好了,咱們上去休息一下準備吃飯吧!”

此刻,我看完了文寶齋固若金湯的防守,我的心裡一片欣慰,可是那青幫之事卻有在我心中縈繞而起……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