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入仙途,初見李墨丹
有人說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有道理嗎為什麼 小木莊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靈淵界西南角有一青石鎮,鎮子不大約有百十戶人家。土牆瓦房木窗下,有爺孫二人,時值六月午休時候,老翁手搖蒲扇,清風徐徐拂之少年,少年十五六歲樣子,正襟危坐於窗前,手執毛筆抄寫著什麼,臉上豆大的汗不時落下。老翁喃喃道“你六歲起我便教你寫字,到現在已經有十年了,也算是寫的有些模樣。明天通靈門就來人了,你要是有靈根就得跟他們走,你抄的這篇百草歌給我就留個念想,死了我就帶進墳裡……”老翁說著眼眶就溼了,少年沒答應什麼依舊平穩的抄寫著,豆大的汗珠依舊時不時落下,也分不清是汗珠還是淚珠。
三天後,少年已經是通靈門的一份子。那天少年被測出三色偽靈根,便被帶入通靈門,斬去了凡塵,從此那個老翁對他來說只是個老翁。
少年名叫陳亦,從小失去父母,被爺爺帶大。今年十六歲卻只有一米四的身高,面板黝黑,在人群中是那麼平平無奇。
通靈門落於霧隱山脈鐵牛山,門內約有數百人,此門派是方圓百里凡人修仙的引路人,每年從鄉野凡人中尋找有靈根的有緣人,加以培養成為門派的一份子。
此時陳亦和其他新來的弟子坐在一棵老松樹下,圍在中間的是一名中年青袍道人,頭戴蓮花道冠髮際線後移,面容清瘦,面板微黃,須長半尺倒也是一副仙風道骨模樣。此人名孫覺知,通靈門三號人物,天資不佳此生註定止步於結丹,結丹後便縱情享樂做了個真仙人。平日無事提攜提攜後輩,今日便在松下給孩子介紹起修仙世界。
孫覺知對座下弟子說道:“汝等且聽好了,我便是你們孫師祖,接下來幾日我帶你們入門,教你們知識,規矩,再根據你們的表現分派給不同師傅”。孫覺知喝下一口茶接著說道:“修道之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見到同輩稱道友,師兄師姐,見到前輩叫師叔師伯,跨了不止一個境界就叫師祖,真人,往好聽了叫不挑你理。要是遇到脾氣不好的,嘴巴叫不出個好聽的響,給你個教訓都是應該的。記住,修仙界不是打打殺殺,修仙界是人情世故。修仙者在這一界分為練氣,築基,結丹,元嬰四大境界。每突破一個境界壽元都能增加一倍,老夫如今結丹中期修為,如今五百餘歲,還有三百光陰可見天地變化,汝等當潛心修煉,追求大道。”
孫覺知又飲一口茶水,接著說道:“你們可知這天地有多大?你說。”孫覺知一指身邊小童問到。小童張望四周,說到:“天如我眼見般大,地如兩腳之間那麼大。”孫覺知聽了為之一笑,手中拂塵華作戒尺輕輕敲了童子一下,說到:“井蛙之見,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你的眼睛能看到很遠,卻窮盡不了天的廣大。你可知鯤鵬,背若泰山其翼若垂天之雲,然其也不知地邊界。天地寬廣,唯有追求大道,才能遨遊天地盡逍遙。”
孫覺知和新來弟子講課論道,不覺之間已經過了三日。孫覺知在這三日瞭解了弟子資質天賦,遂把新來弟子安排到了各個分堂。
陳亦眼見同期弟子被分往各堂,心中不免逐漸失落,到最後只剩下其一人。
孫覺知嘴角一笑,對陳亦說到:“你小子字寫不錯,雖然靈根差了點,但倒是有個好去處適合你,你隨我來。”
說完隨手摘下一片竹葉往地上一彈,竹葉落地變大百倍,化為一葉飛舟,拉著陳亦站了上去。飛葉逐漸加速,陳亦身形往後一倒,孫覺知按住陳亦肩膀,助其穩定身形,說到:“別慌,看前面。我帶你見的人是一位符籙大師,此人雖然只是築基後期修為,但一身符籙奇妙無比,你要是能拜他為師也是你小子的造化,不過此人獨來獨往並不喜歡收徒,就算是我親自送你過去,你小子還是得機靈點。記住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陳亦穩住身形,眼中的天地不再晃動,穿雲過霧感到清風拂面清清爽爽,回頭對孫覺知一笑答到:“嗯,弟子記住了”。
幾息過後,孫覺知帶陳亦來到一座洞府門前。這洞府門建於崖間,門出有數丈寬廣的平臺,四周長有松竹青柏,靈草奇花。二人便落在了這平臺之上,孫覺知唇齒微動,吐出一條光絲穿過府門飛入洞中。
陳亦正驚奇修仙界奇妙這洞府雅緻,洞門便開啟出來一人。此人仿若三十出頭的年紀身穿淡青雅緻大袖長袍,袍間隱隱見得筆畫文字,頭戴金邊綠玉高冠,身高一米八有餘,加上冠帶足有兩米,身姿挺拔,氣度非凡。
那人對孫覺知行禮一拜說到:“孫長老前來,有失遠迎,失敬失敬。”
孫絕知手一抬,示意免禮說到:“別跟老夫,這麼客氣啊,今年收的弟子中這小子有些符籙天賦,你給提點提點,就當是收個燒火打雜的。”說完對陳亦使了一個眼色。
陳亦心領神會撲通一跪說到:“請收晚輩為徒,晚輩手腳勤快不會給師傅添麻煩的。”
怎料這男子並未看陳亦一眼,雙手一抱對孫覺知又行一禮。“晚輩潛心悟道,無心收徒,只怕是要誤了此子前程,還請長老帶回去另行安排。”
“李墨丹,你也三百多歲了,這些年門派給了你多少資源助你突破結丹,這麼多年了你有點突破的樣子嗎,現在讓你帶個徒弟是為了你好,有個人給你照顧起居,一身衣缽也有個傳人”。孫覺知耐心跟男子說到。
男子冷淡說到:“請長老把人帶回。”
孫覺知哼的一聲,扔下一句“人已經帶來了,愛怎麼處理是你的事”便消失在了原地。
男子見孫覺知離去,便轉身往洞飛去,府門砰的一關,此地便只剩下跪在地上的陳亦。陳亦還在李墨丹三百歲的年紀三十歲的容顏的驚訝中,二人便消在了視野,想起孫覺知說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牙一咬,頭一磕向洞府說到:“請師傅收我為徒”。連磕二三十個,洞府中終於傳來男子聲音。
“你自已找下山的路,要是嫌麻煩就直接跳下去,別在我門前聒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