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公主也就遲疑了片刻,便將圍帽一把摘下,丟在一旁。

雖說未嫁女子以真容見外男是一件很失禮的事情,但她如今自著嫁衣求嫁一事都做了,還懼怕這點失禮嗎。

李同光不加一點修飾的用眼神去描摹那公主的容顏。

那公主站得更直了,將頭微微揚起,但一隻手手,已經用指甲將另一隻手給掐的發紫。這種注視,於她而言是屈辱。

“不錯,公主貌若天仙,傾國傾城。”

李同光嘴上如是說著,心底裡卻只有冷笑,這般空有相貌血脈,便自視甚高的人,連她的一根手指頭都比不過。

公主聽見李同光稱讚自己的容顏,也只是禮貌地回應著微笑。

“公主不顧禮義廉恥,遠赴千里來委身‘求嫁’,難道不是在輕賤自己的容貌還有你這尊貴的身份嗎?”

李同光話語中的重點,便是那“自輕自賤”四字評判。

好巧不巧,這四個字正中這位安和公主的下懷,“自輕自賤”,多麼適合她的形容。

當下屋內只有兩人,李同光將話說到這份上,那公主也是沒必要再裝模作樣下去。

應付的微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悲哀的自嘲,

“是啊,侯爺真是瞭解我,這一路過來,無數的人在我耳邊罵著,說我不知廉恥,說我自輕自賤,但這些本公主都不在意。”

說到此處的她,那恭順的模樣頃刻間化為烏有,陰謀算計通通掛在了臉上。

“我來到此處想嫁於你,不過是想同你談上一筆交易罷了。你封侯拜相,做一國首輔之時,褚國期望與安國建交,通商。”

通商在當下的幾國之間,都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畢竟不止一次兩次,各國間客藉著通商的由頭潛伏滲透。

如今安國強盛,褚國想要依附安國,抱團取暖,那也是很合理的想法。

“為表誠意,褚國會全力支援侯爺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李同光聽了這公主的表忠心,面色倒是沒有什麼大變化。探究的目光間或與那公主對視上,公主只得接著說。

“除此以外,我的嫁妝,內有褚國典籍,黃金萬兩,珍奇藥材……”

李同光依舊沒有抬頭,似乎也是不感興趣的模樣。

只見那公主將話語止住,一步一步向前靠近,走到了李同光面前的位置。

她眼神閃爍,卻仍是擠出來一個笑容,一雙纖細的手自身側拿到身前,捏住了外衣邊沿。

“除此之外,自然還有,我……”

隨著那外衣被拉下半邊,裡衣輕薄,肩膀之處已然隱隱能瞧見白皙的膚色透過了那衣料。

李同光輕哼一聲,眼神順著一個白眼就別到了另一邊,嘴裡念著,

“不過如此……”

褚國公主愣住了,停了手裡的動作,沒聽清還追問了一句,“什麼?”

“你脫衣服的樣子,俗,太俗。”

李同光的聲音帶著鄙夷不屑,竟然也是激起了那公主心下殘存的廉恥心,將那外衣重新穿好,口中生出悽苦之音。

“長慶侯認為是我想如此嗎?天道不公,身為女子,亂局之中身不由己罷了。”

李同光也才將眼神轉了回來,

“天道不公?身為女子?”李同光冷哼一聲。

李同光第一時間想起的也就是任如意了,不過又連帶著想起了楊盈。

“她出身低微,靠著真刀真槍的本事闖下來尊名地位,受許多人的敬仰。”

說到楊盈,他也是嘴角帶了一抹淡淡的笑意,本來也是萬分瞧不上她,但此時卻要讓她來做一回榜樣。

“還有一個,她母不不顯,自冷宮而出,卻能在男人堆裡站穩腳跟,在危局之中從未低過頭。”

說完轉頭看著這公主,“先前在你身上還瞧見了一分她們的影子,但你……”

李同光輕笑著搖搖頭,

“她們從來不將‘身為女子’,‘天道不公’這樣的話擺在嘴邊,於她們而言,再多的無奈也都只是她們成事路上的絆腳石罷了。”

那褚國的安和公主不知怎的,被這李同光將情緒給挑撥起來了,倒是真真對如今的自己生出了厭惡之心來。

將自己困在這褚國公主的身份裡,將自己變成了一個物件兒,變成了一個籌碼,而不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

“你可知,和親大梧不成,若我嫁你也不成,我的名聲便毀盡了,父兄也定不能容我……若你居於我的位置,你未必……”

“若我是你,誰不容我,那我便不容誰!”

李同光那臉上猛然染上了一絲殺戮的興奮之感,就彷彿猛獸聞見獵物那模樣。

……

沒有人知道這一天,褚國使團在長慶侯府裡發生了什麼。

這褚國使團的人被困在前廳吃茶,也不知道這安和公主在裡間和李同光之間發生了什麼。

只知道這一日過後,那褚國安和公主便如同人間蒸發一般消失在了眾人的視野內。

褚國使團拜託鄧恢的朱衣衛查尋公主的蹤跡,卻遲遲沒有蹤跡。

殊不知,在他們看不見的隱秘之處,朱衣衛秘密協助那公主返回了褚國國都,大庭廣眾之下於國都城門請罪。

那公主自知失了名聲,難以高嫁,於眾目睽睽之下請旨自梳,終身不嫁。

安褚兩國和親一事自然是告吹了,但李同光知道,沒了初月,沒了這位褚國公主,以後還會有別人。

但他不想……

三日過後,李同光於朝堂大殿之上,向皇后討要賞賜,他要納妾。

皇后聽聞此事,也是先覺惱怒,將這等事情放在朝堂之上說成何體統。

然而李同光異常的認真,對著在場眾人描摹著自己如何青睞那女子,如何非她不要。

“好,本宮應了。”皇后也是想著,今日那李同光能動了心納了妾,那來日娶妻也未嘗不可。既是她再不願意瞧見李同光同別的女人站在一處,但更進一步,他還需要助力。

皇后從頭上取下一支簪子,算作賀禮,那簪子簪在了三日後入府的新娘子的頭上。

這一場納妾禮過後,全城的人議論了許多日子。

“堂堂長慶侯,居然娶了身邊奴婢為貴妾,還得了皇后賞賜,還讓她管理這偌大的侯府?那還有哪家閨閣女兒敢嫁他為妻?”

是啊,沒有人會嫁,這偌大的長慶侯府,不會再有第二個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