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隆熙舉著手裡的斬殺令,看著遠處的身形瘦小的獄卒。隨即又把斬殺令放回了長桌之上喊道:“大膽,臺下獄卒何故當眾咆哮,來人,押上梟首臺之上待審。”

這邊隆熙命令下達完,那些將士都聞聲而動,幾個人分開人群,就把那瘦小的獄卒押赴到了梟首臺之上。

臺下的獄卒和囚犯,此時的心裡想的都差不多。都是為此幸災樂禍,暗自得意。

特別是那些囚犯,此時內心早已心花怒放,心想:“今天這是什麼好日子,看到了八竿子打不著的大人物,要斬這南荷城中的捕頭。今天這親眼看斬個捕頭,也算得償所願了。現如今真的是巧了,這天殺的獄卒也急著趕去投胎,這一下死個捕頭還得搭個獄卒。這真的是破天荒頭一遭啊!”

臺下的獄卒一個個笑容滿面,翹首以盼的等待著臺上那殿下的判決。

而隆熙看著跪在梟首臺上的獄卒問道:“小小獄卒,方才為何當眾咆哮?”

這匡拾財被幾人押赴的時候,心裡怕的要死。可當跪在梟首臺之上看著咫尺距離那遍體鱗傷卻又笑容滿面的捕頭時。匡拾財卻一掃之前面臨死亡的恐懼。

聽到不遠處的殿下的發問,匡拾財跪在地上,挺直腰板看著臺上的殿下和幾位端坐在行令臺上,坐落於殿下左右的那些貴不可言,威風八面的大人物時喊道:“小人是獄卒匡拾財,拜見殿下千歲和各位大人。小人方才之所以當眾咆哮,是因為小人有天大的秘聞稟報。”

隆熙和臺上的嚴虎以及一行人聽完獄卒的這一嗓子,瞬間變得心情緊張。而混在囚犯中的四兄弟以及嚴承志看著獄卒說出此言,皆不由得嚥了咽口水,手也不禁的輕微顫抖起來。

隆熙急忙喊道:“虎郎衛,速去把那獄卒領近至行令臺前答話。”

“得令!”兩個虎郎衛出班應喝。疾步走到梟首臺上架起了跪倒在地的匡拾財。

待到行令臺上的眾人看到那獄卒到了眼前之後,匡拾財跪在行令臺下,從懷中拿出密信,雙手捧著呈過頭頂說道:“啟稟殿下千歲,秘聞盡在此密信之中,還請殿下明察。”

隆熙聽完此言,並未說話,只是對著匡拾財身旁的虎郎衛使了一個眼神,那虎郎衛看著殿下的暗示,心領神會,從匡拾財的手裡拿過那封密信,就上臺去呈遞給了隆熙。

隆熙小心翼翼的拆開那信封,滿懷期待的開啟密信,當眾人看著隆熙查閱密信內容時的表情變化,臺下的眾人也皆是好奇的仔細端詳著這位殿下千歲。

而距離比較遠的囚犯還是看不到隆熙那細微的變化,可這行令臺上的幾人,卻是看著隆熙此時的手拿著密信一個勁的顫抖,再看錶情變得驚恐,特別是眼神中的那股凌厲以及眼尾流漏出來的殺氣,讓臺上不少人也瞬間感覺到了寒意。

身旁的嚴虎看著隆熙的這些表情變化,隨即也就站起身來,邁著闊步走到隆熙的身旁好奇的問道:“賢侄,信中寫了什麼?以至於你如此失態?”

隆熙在悲傷中,聽到嚴虎的聲音,按捺住自己內心的悲傷,把手裡的密信遞給嚴虎說道:“嚴叔,實不相瞞那齊奉大將軍,不光是我父王的愛將,而且還是我的恩師,恩師對我有再造之恩。若是我那恩師真如此信中所訴,還請嚴叔能秉公罰罪,還我恩師一個公道。”

嚴虎一邊聽著隆熙的說辭,一邊看著手中密信的內容。當看到密信中所記,自己的愛子嚴承志也牽扯其中之時,心裡也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嚴虎看完密信,又把密信塞進了自己的懷裡,惡狠狠的瞪著不遠處的嚴承志喊道:“江犇聽令,速令南荷城中現所有閒散將士和官兵,全部圍繞此牢獄展開包圍。”

江犇得令起身應和,隨即就火急火燎的前往城中召集兵馬前來。而不遠處的嚴承志一看到父親如此模樣,瞬間只感覺如墜冰窟,心涼了半截。

此時的嚴承志就怕父親的突然詢問,可俗話說怕什麼來什麼,這不嚴承志只聽得父親喊道:“承志,過來為父身旁!”

嚴承志聽完父親此言,也只得咬咬牙,把心一橫硬著頭皮走到了嚴虎和隆熙的身旁。嚴虎從懷中又掏出那封密信,遞給嚴承志。嚴承志開啟密信一看,不看還好,這一看發現信中所述,文中皆是事實。

嚴承志看完倒吸了一口涼氣,心中不免想到:“本以為此事能夠瞞天過海,息事寧人。算了算去,終究還是這獄閻王棋高一招,只此一封,便斷卻了我們這五兄弟的性命。罷了,罷了!事已既出,悔已將遲。時運不濟,聽天由命。”想到這裡,嚴承志已心存死志,看著手中的這封信,並未表態和言語。

“承志,你且告知為父,大將軍齊奉現在何處?你的四位兄弟又在何處?”嚴虎看著嚴承志問道。

隆熙此時目不轉睛的瞪著眼前這位,沉默不語的嚴承志,恨不得就此拔劍就讓其人頭落地。但是隆熙也在期望,這信上所述的內容都是假的。

而此時的嚴虎也看著自己這位平日裡最鍾愛的大兒子嚴承志,卻在自己的反覆追問之下,竟還是三緘其口,默而不語。

不由得讓本就壓制住怒氣的嚴虎,此時也變得怒憤不已,拔出寶劍就劍抵嚴承志的咽喉處吼道:“逆子,我之所問,你默而不語,是做何為?莫非你是想死不成?”

行令臺上的郡守和六王爺見此情形,一個個連忙上前去拉勸嚴虎。六王爺心想:“這嚴承志可是我的乘龍貴婿,騏驥才郎。這可千萬不能有何閃失。”

行令臺上的這一幕,讓梟首臺上的捕頭和四兄弟看的真真切切。也讓此時身在囚犯人群中的四兄弟,都明白了大哥現在的處境,四兄弟心中也對這位大哥,義薄雲天的這股義氣,不由得在心中為其讚佩不已。

而那捕頭此時看著這一幕,心中也不禁感慨道:

螳螂捕蟬雀在後,壞人作惡天來磨。

若想人間得自在,便成野鶴或化龍。